众所周知,“邻人之爱”在《旧约》中只是一条不太起眼的伦理训诫。但在《新约》中,它被耶稣基督提升至紧随“爱上帝”诫命之后的“一切律法与道理的总纲”,因而成为使徒书信的重要主题。然而在奥古斯丁之前,真正展现“邻人之爱”的基督徒作品并不多见。《忏悔录》的自传性再次帮助它开拓了这一神学主题。在这部著作中,奥古斯丁饱含深情地追忆了他生命中的“邻人之爱”,主要是他与母亲、与朋友之间的爱。它们都是推动他归向天主的重要力量,是对“爱天主”的重要补充。在奥古斯丁笔下,他的母亲虔诚、圣洁、慈爱,堪称基督徒的典范。在她身上,对天主的爱与对儿子的爱合二为一,因为她爱子的最高心愿就是惟愿他有朝一日归入天主的怀抱。母亲的爱是奥古斯丁成长道路上的灯塔,始终向他昭示着光明之所在。在他迷失于世俗洪流或异教学说之中时,母亲为他日夜祷告;在他为最终挣脱尘世羁绊而痛苦挣扎之时,母亲万里相随,给他莫大的支持;在他决心归主之后,又是母亲陪着他经历了心灵上升、直达神圣境界的爱的神秘主义体验,之后不久她便了无遗憾地溘然长逝。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这样一位圣徒般的母亲,奥古斯丁的人生是否会走向另外的方向。除了母亲,在《忏悔录》中我们也看到奥古斯丁记载了他在人生不同时期的友爱。这些友爱在他的信仰历程中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第四卷中奥古斯丁写到他在家乡的一位挚友去世给他带来巨大的悲痛。此事被有些学者视为帮助奥古斯丁深味基督教爱之真谛的宝贵财富,因为他由此意识到:“一人能在你身上泛爱众人,既然不会丧失你,也不会丧失所爱的人。”换言之,友爱只有融入到对天主的爱当中才能得以永恒;此外,第八、九卷中记述的友谊更是直接与奥古斯丁的皈依相关,其中尤以阿利比乌斯为重。此人陪伴着奥古斯丁渡过了灵魂即将归向天主之前那段激荡剧变、惊心动魄的岁月,并且是他在米兰经历“花园奇迹”的唯一见证人。总之,亲朋的挚爱在奥古斯丁的信仰之途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这种自传性质的著作传世、没有以真实的个人体验为基础反思信仰与神学的特殊立场,我们根本就看不到这种重要性,看不到在一个人走向爱上帝的历程中,人伦之爱可以起到怎样的催化作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