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呵呵:中国顽童苏东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2511156
  • 作      者:
    史钧著
  • 出 版 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1.书名新颖活泼,文字通俗易懂,可媲美广受欢迎的历史人物传记如《知行合一王阳明》《在故宫寻找苏东坡》。

2.全书配有数十幅传世宋画,包括苏轼书画名作《黄州寒食帖》《潇湘竹石图》,王诜、米芾、赵佶珍贵书画及宋代帝后像,四色印刷,图文并茂,装帧精美,艺术化呈现宋代精神面貌。

3.本书在正史、野史、宋人笔记的基础上,融合诗词、艺术和趣闻轶事,角度独特,有料又有趣。

4.美食、酿酒、诗词、书画、山水、园林、读书、雅集、生活、养生、科考、职场、宫廷、山野,呈现宋代的精神世界和每一个精彩的历史瞬间。


展开
作者简介

史钧:热爱文史的理科博士,安徽科技学院副教授,豆瓣网认证作者,逻辑思维推荐作品的知名作家!

长期从事进化论与社会生物学科普写作,推崇“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生物的人”的分析原则,擅长以理科视角观察社会及人文现象,对历史人物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曾出版科普作品《鬼故事都是骗人的》《一本书读懂进化论》(罗辑思维定制版)《疯狂人类进化史》《爱情简史》等,以及《千古一相王安石》等人物传记类作品,其作品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着广泛的涉猎和独到的见解,可以带来不一样的知识感受。


展开
内容介绍

有人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

本书在正史、野史、宋人笔记及苏东坡全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辅以苏轼诗词文章的解读,书写了苏东坡的顽童天性和跌宕多姿的一生。从眉山的自由野性到凤翔的书生治国,从西湖的天涯芳草到黄州的人间如梦,从东京春风得意到海南的孤云倦鸟。无论是显达还是落魄,他始终不忘诙谐、百无禁忌,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付以呵呵一笑。

在呈现苏轼一生得失的同时,本书选取苏轼传世书画和同时期名人名画数十幅,呈现了宋代的文化艺术成就和精神风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眉山:少年不愿万户侯(节选)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州市)人。

眉州苏姓源自唐朝宰相苏味道,苏味道为人极有味道,文章写得好,但做事没什么原则,号称“模棱宰相”,谄事武则天,中宗复辟后被贬为郿州(即眉州)刺史,在眉州留下一支苏姓,过了三百多年,出了苏轼、苏辙弟兄两个,带着父亲苏洵也出了名,于是眉州苏家扬名天下。

苏轼的父亲苏洵,原本是个厌学青年,“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快到三十岁时,突然觉悟,于是发奋读书。《三字经》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句话影响很大,启发人正视自己的努力,读书迟点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苏洵二十多岁开始读书,埋头苦学二十多年,直到四十八岁,终究还是没有考取功名,好在两个聪明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

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其时正是大宋仁宗景祐三年农历丙子十二月十九日。苏轼的众多粉丝应该在这一天多吃几块东坡肉以示庆贺。

据说苏轼出生的时候,四周的花草树木全都枯萎,暗示苏轼吸走了天地精华,累及草木。苏轼十岁左右时,父亲苏洵对功名彻底死心,外出游学四方,顺带寻找出路。苏轼就跟着母亲在家读书,小家伙脑瓜灵光,读什么会什么,“博通经史”只是举手之劳,后来写文章,“日数千言”,一代才子初长成。

弟弟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记下一则故事,说母亲程氏带着苏轼在家“读东汉史至《范滂传》”,读着读着,“慨然太息”。十岁的苏轼就问母亲:如果我做范滂,母亲会同意吗?程氏回答说:如果你能做范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

写到这里,苏辙给哥哥写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评语,说哥哥十岁时就已经“奋厉有当世志”。

这个范滂,是汉朝时的一个著名人物,在党锢之祸中敢跟宦官过不去,后来被宦官抓了起来,关在牢里等着处死。范滂的母亲前来狱中探望,对儿子说:你放心赴死吧,不要有什么遗憾,好名声和富贵长寿哪能兼得呢!

苏轼十岁时就以范滂为榜样,看来早就想做一个视死如归的人。后来他在“乌台诗案”中果然险些被搞死,那时苏轼或许已忘了小时候说过的豪言壮语。真正经历苦难时,才知道英雄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苏辙在《栾城集》中写下很多苏轼的故事,说兄弟俩小时候经常出门玩耍,过着自由而富有野性的生活,“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哥哥苏轼总是能第一个上去。如果遇到山高峰险,兄弟俩就会怅然而归。但苏轼改日一定会“翩然独往”,然后“逍遥泉石之上”,“酌水而饮之”。最后,苏辙非常崇拜地加了一句说:“见者以为仙也。”可见苏轼打小就有飘逸脱俗的气质。

苏轼和章惇自小就是好朋友。有一天章惇“坦腹而卧”,苏轼来找他玩儿,见了章惇的肚子,就“摩其腹”。

章惇问:你认为我肚子里都是什么东西?

苏轼想了想说:大概“都是谋反的家事”。

章惇听罢大笑。

本来章惇和苏轼关系不错,甚至苏轼因为讽刺变法而被朝廷法办,章惇也能够挺身为苏轼辩解。但这样一对好朋友,后来却反目成仇,也足以让后人一叹!

苏轼家境不错,母亲程氏出身名门,颇有生意头脑,虽然爷三个都待在家里死读经书,但日子也还过得去。

苏家有个邻居也是有钱人家,家有小女初长成,经常听到苏轼读书的声音,不免春心骚动,“一夕来奔”,大致是想和苏轼拥抱一下,但苏轼没有同意。那个有钱人家的小姑娘大概长得也挺可爱,所以苏家就“约以登第后聘以为室”,也就是等到考取进士以后再娶人家。可是苏轼考取进士以后,“别娶仕宦”。——有种说法是,苏轼听说女方家庭名声不佳,“欲逃窜山林”。最后,苏洵不得不写了封辞亲信。过了很久,有一天苏轼突然想起了这个邻家小姑娘,就“访问其所适何人”,才知道小姑娘已经“守前言不嫁而死”,苏轼顿时感到了一丝惭愧。等到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日子不免孤独寂寞,就写了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据说“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就是指当年的那个邻家女孩。苏轼在落魄之时想起旧人,只觉“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而且,对那个女孩“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姿态表示出无尽的愧意,现在只觉“寂寞沙洲冷”。

这是宋朝李如篪在《东园丛说》中记下来的一个故事。李如篪说“寂寞沙洲冷”原本为“枫落吴江冷”,正指那个邻家女孩不嫁而亡的伤心往事。而李如篪的资料则来自苏轼的侄女婿亲口所言,苏洵为此还亲自写过一封辞亲信,如此一来,这个故事就比较可信了。

最后一句如果是“枫落吴江冷”的话,还有另一层意思。因为“吴江”指苏州,正是烟花雾柳之地,所以有人以为苏轼其实是在怀念一位苏州的歌伎。才华横溢的人容易四处留情,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展开
目录

序  言 呵呵,人生几何/001

第一章 眉山:少年不愿万户侯/011

第二章 凤翔:方今天下何病哉/047

第三章 故乡:十年生死两茫茫/065

第四章 议政:何时东山歌《采薇》/075

第五章 西湖:天涯何处无芳草/103

第六章 密州:老夫聊发少年狂/125

第七章 徐州:寄我千点相思泪/147

第八章 诗案:醉后狂歌自不知/171

第九章 黄州:也无风雨也无晴/189

第十章 赤壁:不道流年偷转换/205

第十一章 荆公:翩然欲下还飞去/215

第十二章 翰林:空教明月照人归/239

第十三章 乱战:只缘身在此山中/261

第十四章 苏堤:徜徉灵隐天竺间/287

第十五章 党争:只与离人照断肠/297

第十六章 岭南:天涯流落涕横斜/313

第十七章 北归:孤云倦鸟空来往/329

第十八章 众说苏东坡/34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