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举世公认的一座古代艺术宝库。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琪,分门别类地向读者介绍了有关敦煌的历史概况和欣赏塑像、壁画时会遇到的一些基本知识,例如如何辨识佛国世界里的诸佛、弟子、力士、菩萨的形象,如何理解本生、佛传、经变故事画的内容,以及关于佛教石窟艺术的理论性认识。作者采用明白晓畅的语言,配上有代表性的图画,希望让大众,尤其是年轻读者,读懂、喜欢、理解敦煌艺术。
作者前言
朋友,让我们一道欣赏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
欣赏敦煌石窟艺术应当遵循由浅入深的几个步骤:
第一步,远眺。
我们不要急急忙忙地进入洞窟,而应站在敦煌石窟对面的三危山上,远眺敦煌莫高窟(图1)。你看,在旭日的照射下,那一排排洞窟,好像闪着万道金光,特别是那雄伟的九层楼(图2),辉煌灿烂,使人心动。这时,我们会问,为什么在漫漫黄沙之中,会有如此辉煌的石窟艺术?它何时创建?何时全盛?何时衰败?为什么全盛?为什么衰败?在几乎无人涉足的漫漫黄沙中,在漫长岁月中被人忘却了的洞窟,因为何事、何时又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欣赏敦煌石窟艺术的知识准备。本书第一、二讲回答了这些问题。
第二步,欣赏彩塑。
精美的彩塑是佛窟的主体。洞窟中的彩塑,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有早有晚。当我们走进第322窟(图3),看到那些金碧辉煌的彩塑,我们会问,他们是谁?叫什么名字?他们在佛国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他们相互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好奇的人们还会发现那些豪气万丈的武士,为什么带有少数民族的特征?看一个剧本,首先要了解这个剧本中的人物,所以,在剧本前面,有一个人物表。说明人物都叫什么名字,什么职业,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敦煌石窟艺术的大幕还没有拉开,我们就应当首先阅读这个人物表。因为佛国世界的人物非常多,所以,本书第三、四、五讲,用了许多文字去说明敦煌石窟艺术的人物。
第三步,欣赏壁画。
当我们认识了彩塑姓甚名谁之后,就想知道,这些佛、菩萨、飞天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活动?最后命运如何?要明白这些问题,就要靠彩塑的补充——壁画。例如,盛唐第172窟壁画《西方净土变》(图4),扑面而来的就是压倒的气势。你看,亭台楼阁无数,人物数十。但是,如果有人问你,他们是谁,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他们在干什么,这幅壁画表现的是哪部佛经,这些佛经都说了些什么,你能否一一作答?还有一些壁画,在一幅画中,表现了数十、上百的故事。你想知道那些有趣的故事吗?我认为,要想了解壁画的全部,那是专家学者的事情,对于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者来说,也许穷其一生的精力,也未必能够探求到敦煌艺术的一切谜底。我们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欣赏者,大体上了解这些迷人的壁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本书第六、七、八、九讲,回答了这些问题。
第四步,思考。
当我们欣赏完洞窟彩塑和壁画之后,走出洞窟,扪心自问,我不是佛教信徒,到敦煌石窟不是为了顶礼膜拜,不是为了来世的超脱。那么,通过这些彩塑和壁画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敦煌石窟艺术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标准评价敦煌石窟艺术的高下?本书第十讲,是作者思考的结果。也许,对您有参考价值。本书的任务不是提出新的观点,不是补充新的材料,也不是对敦煌石窟艺术作全面的介绍,本书的任务是选取敦煌石窟艺术中最著名、最重要的作品,通过浅显的文字,把那些晦涩深奥的佛经哲理,融化在生动的故事之中,为那些想了解敦煌艺术的青年人提供一本入门的通俗读物,以便使他们能够轻轻松松地走进敦煌艺术的大门。
……
前言
第一讲 千年沧桑莫高窟
第二讲 百年血泪藏经洞
第三讲 顶礼膜拜佛尊像
第四讲 美轮美奂菩萨像
第五讲 出资建窟供养人
第六讲 平生事迹佛传画
第七讲 前生后世本生画
第八讲 形象佛经经变画
第九讲 度化众生因缘画
第十讲 石窟艺术话理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