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列国地理图志》:
水、澤及相關地名
伊水,周境内水名。即今河南省境内伊河。
伊水為周境内重要川瀆。按伊水即今伊河,發源於河南樂川縣西,東北流經樂川縣、嵩縣、伊川縣,過龍門人洛陽市區,又東北流人偃師市,至楊村東匯人洛河,全長265公里。伊水為河南伏牛山與熊耳山的分界綫。
伊川,周境内地域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南之伊水流域,龍門附近。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初,平王之東遷也,辛有適伊川,見被發而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禮先亡矣。’秋,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伊川的大致範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南之伊水流域、龍門附近。
洛水(雒水),周境内水名。即今河南境内洛河。
洛水即今洛河,為黄河支流,在陝西省東南部與河南省西北部。因有伊河匯人,其下河段稱伊洛河。發源於陝西省洛南縣秦嶺華山南麓木岔溝,東流經河南省盧氏縣、洛寧縣、宜陽縣、洛陽市、偃師市,於鞏義市神堤匯人黄河。全長447公里。
洛油(雒油),為洛水流經今鞏義縣之北時由北向東流而形成的河流彎曲部。
洛油(雒油),為洛水流經今鞏義縣之北時由北向東流而形成的河流彎曲部。《左傳》昭公元年:“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於穎,館於雒油。”即此地。
圉澤,周澤。其地當在位於今河南省偃師市西南的束圉附近。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遂軍圉澤,次於堤上。”杜注:“圉澤、堤上,皆周地。”高士奇《春秋地理考略》:“圉澤當即東圉之澤。”可從。其澤在今偃師市西南。
關塞
輾轅.周關名,在今偃師市東南軒轅山。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使司徒禁掠樂氏者,歸所取焉,使候出諸輾轅。”杜注:“輾轅,關,在缑氏縣東南。”晉時缑氏縣在春秋時為滑邑區域,其東南有輾轅山,山有關,名轅轅關。其地在今偃師市、鞏義市、登封市交界之處的輾轅山。轅轅關是周東南方向的重要關隘。
闕塞,周關名。在今河南洛陽市南龍門山。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晉知礫、趟鞅帥師纳王,使汝寬守闕塞。”杜注:“闕塞,洛陽西南伊闕口也。”漢靈帝時黄巾軍起,漢軍備河南八關,伊闕即為其一。《水經注。伊水》:“伊水又北人伊闕,昔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北流,故謂之伊闕矣。《春秋》之闕塞也。昭公二十六年,趟鞅使女寬守闕塞是也。”闕塞關是周都洛陽南部的重要門户。
。
山
三塗,山名。在今河南嵩縣西南古山嶺村附近。
《左傳》昭公四年:“四岳、三塗、陽城、大室……九州之險也。”杜注:“三塗,在河南陸渾縣南。”又服虔注以三塗為太行、輾轅、崤澠三道,又有以三塗為伊闕、大穀、輾轅三道者。杜預《春秋释例》云:“三塗,河南陸渾縣南山名。或曰三塗,伊闕、大穀、輾轅三道也。傳曰:‘晉將伐陸渾,而先有事於洛與三塗,先祭山川也。’謂三道,皆非也。”則三塗為山,而非三道,杜預辨之已明。《水經注.伊水》:“伊水歷崖口,山峽也,翼崖深高,壁立如闕。崖上有塢,伊水逕其下,歷峽北流,即古三塗山。”按晉時陸渾縣在今嵩縣北40餘里,今嵩縣西南古山嶺村附近,崖壁之下,伊水彎曲北流,正與古籍記載相合。故定三塗山於此。按三塗山所在之地,春秋前中期開始為陸渾戎佔據,故晉將伐陸渾,而先祭於洛水與三塗山。其地在春秋中期後屬晉。
陽城,山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北分水嶺山。
《左傳》昭公四年:“四岳、三塗、陽城、大室……九州之險也。”杜注:“陽城,在陽城縣東北。”《漢書.地理志》:“陽城山,洧水所出。”洧水即今綏水,其源頭正在登封市東北分水嶺山附近。陽城山即此。
太室,山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市北太室山。
《左傳》昭公四年:“四岳、三塗、陽城、大室……九州之險也。”杜注:“在陽城縣東北。”即今登封市北太室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