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至高权力:罗斯福总统与最高法院的较量:Franklin Roosevelt vs.the supreme court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627455
  • 作      者:
    (美)杰夫·谢索(Jefe Shesol)著
  • 出 版 社 :
    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克林顿眼中雄辩的历史学家,罗德学者生涯代表作:罗德学者、知名史学家、白宫核心幕僚、“一代人中雄辩的历史学家之一”(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评价)杰夫·谢索的代表作。以细致的材料、采访及研究,揭露美国二战前甚少人得知的关键转折点。


      颠覆罗斯福伟人形象,普利策得主盛赞“开创性作品”:重现罗斯福总统生涯大的挫败,颠覆伟人形象——当总统对抗法院,民主制遭遇严峻挑战,独裁者和伟人仅在一线之间——普利策得主多丽丝·卡恩斯·古德温誉为“一整代人才会出现的开创性作品”。


      启发当下世界的及时雨,法学泰斗罕见推荐:在世界集体向右转的今天,这个“强人政治vs司法独立”的故事“来得正是时候”,法学泰斗理查德·波斯纳指出此书“对我们当下的经济形势及其政治问题都有很大的启发”。


      《纽约客》《纽约时报》年度之书,获美国众媒齐声褒奖: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新共和》、《华盛顿时报》、《哈佛法学评论》等大众传媒及学术刊物盛赞,入选《纽约时报》年度杰出著作及《纽约客》年度爱之书,成为美国近十年畅销的法学著作之一。


      入围“绿包奖”,《九人》作者评为21世纪公民必读之书:本书以严谨的法律事实诠释政治惊悚氛围,被《九人》作者图宾誉为“21世纪的公民必须接受的教育”,因示范性法律写作入围法律行业荐书指南“绿包奖”。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杰夫·谢索 Jeff Shesol

      美国知名历史学家、政治评论家。曾于1998至2001年间担任白宫撰稿人,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现为West Wing Writers组织的联合创始人。杰夫·谢索被誉为“讲故事的高手”,文章常见于《纽约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称其为“他那一代人中雄辩的历史学家之一”。《至高权力》是他的代表作,出版后广受好评,得到多家学术期刊及媒体推荐。


展开
内容介绍

      克林顿眼中雄辩的历史学家,罗德学者生涯代表作

      颠覆罗斯福伟人形象,普利策得主誉为“一整代人才会出现的开创性作品”

      启发当下世界的及时雨,法学泰斗波斯纳罕见推荐

      《纽约客》《纽约时报》年度之书,美国媒体一致盛赞

      入围“绿包奖”,《九人》作者誉为21世纪公民必读之书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股市暴跌,银行倒闭,失业率飙升。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临危受命,上任总统后开始实施一系列新政,改善民生经济。

      1935年,法院在多个判决中阻击新政,削弱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新政严重受挫。

      1936年,罗斯福以巨大优势连任总统,登上权力高峰,开始酝酿反击法院,一场政治强人与法院之间的对决就此展开:报刊和电台煽风点火,国会陷入没完没了的争吵,罢工和暴力事件此起彼伏;与此同时,海外法西斯势力崛起,罗斯福将通过干预司法以实现独裁统治的谣言四起,民主制遭到严峻挑战。

      通过研究大量的手稿、信件、从未出版过的日记,以及对各种司法记录和新闻报道的详细调查,杰夫·谢索再现罗斯福、白宫幕僚、大法官、议员、政治投机分子、商业与媒体大亨等人物,重绘1930年代美国法院的真实面貌,全面展示美国政府三大分支之间极具张力、互相制衡的角斗。

      美国,这个三驾马车齐驱的国家,迎来了历史的转折点:是应为了时代所需而屈就于政治强人,还是维护司法体系的尊严和传统?

      《至高权力》是一部杰出的著作,与我们这个时代息息相关。杰夫·谢索是他那一代人中雄辩的历史学家之一。    ——比尔·克林顿

      这本书来得正是时候,对我们当下的经济形势及其政治问题都有很大的启发。    ——理查德·波斯纳


展开
精彩书评

      《至高权力》是一部杰出的著作,与我们这个时代息息相关。杰夫·谢索是他那一代人中雄辩的历史学家之一。他对总统一职以及政治、原则与个人性格这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在这部了不起的著作中做出了栩栩如生的描述。

      ——比尔.克林顿,第42任美国总统

      

      这本书来得正是时候,对我们当下的经济形势及其政治问题都有很大的启发。同时,它读起来也十分精彩。任何对罗斯福、新政、1930年代、国会、总统、大萧条、法官、法院或宪法感兴趣的人,都会对本书爱不释手。 

      ——理查德.波斯纳,美国法学界泰斗


      杰夫.谢索有着小说家的眼力、历史学家的谨慎及博客作者的精力。《至高权力》令人赞叹地重现了一场20世纪的重大政治和法律斗争。富兰克林.罗斯福填塞法院计划的故事是21世纪的公民必须接受的教育。

      ——杰弗里.图宾,《九人》作者


      一整代人才会出现这么一部开创性作品,对一个众人熟知的历史事件重新进行重要解读。谢索笔下这个罗斯福填塞法院计划的故事,就如同从未被写过一样。这部历史著作相当了不起。 ——多丽丝.卡恩斯.古德温,普利策奖得主


      谢索成功还原了这次大辩论的氛围,即使是那些已经知道此事结果的读者,也很难不去感受这场对决的硝烟。

      ——《纽约时报》


      引人入胜,高度精准。 

      ——《纽约客》



展开
精彩书摘

鸡尾酒的酒劲通常很大。今晚,这些酒似乎是给人壮胆的。

酒是总统亲自调配的,这已成了一种惯例。他调酒时看似漫不经心,手法却娴熟老到。但在1937年2月2日这晚,不论是总统安然自若的神态,还是他调制出的烈性饮料,都无法驱散幕僚心中的不安。此刻,他们正聚集在位于白宫楼上的总统私人小书房里。

富兰克林·罗斯福举杯向最高法院致敬——向曾经的最高法院,也向他所希望的即将改变的最高法院。罗斯福告诉幕僚,“采取行动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与最高法院的对峙不能再拖延了。“尽管这样做会很不愉快,但我认为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一局面。”三十六个多小时以来,这些幕僚是全国唯一能够准确理解总统这句话含义的人,这就不难解释他们为何会有不详的预感了。

曾经有记者称罗斯福“显然是美国最无忧无虑的人”,而今晚,他在这个房间里也是最无忧无虑的那个。他模仿幕僚沉郁的表情,后者对于即将开始的晚宴没有任何期待之情,那可是一年一度为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举办的宴会。不过,很明显总统对当下这个时刻感到很高兴:此时,最高法院“九个老头”中的七个已经抵达楼下的东厅,一起出席晚宴的还有其他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一出国家级的大戏即将上演。

此时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第二个总统任期的第二个星期,他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在美国人的生活中,罗斯福是战胜一切的力量,有着卓绝的影响力。1936年11月,他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百分之六十一的大众选票和几乎所有的选举人选票,赢得了美国总统选举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压倒性胜利。他新组成的庞大联盟——其中有自由派人士、劳工、妇女和少数群体——不仅授权让他继续担任总统,而且极大地增强了他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所取得成就的分量。

在罗斯福看来,这一压倒性胜利使他终于能够与最强大、最无法容忍的对手一较高下了,他将其视作美国社会和经济进步的最大障碍。这个对手就是美国最高法院。

到罗斯福于1937年1月第二次就任总统时,最高法院已经通过一系列极具破坏力的判决将新政摧毁得体无完肤。罗斯福第一个总统任期中的工作重心是全国复兴总署。这一机构以其随处可见的蓝色老鹰标志而闻名,不论是在商店的橱窗里,还是在合唱队女孩子的演出服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1935年5月27日“黑色星期一”这天,最高法院判决废除了全国复兴总署——大法官们以惊人的九比〇的投票结果,不仅否定了这一机构的合法性,而且取消了包括最低工资、最高工作时数和工人权利在内的一整套体系。紧随其后被最高法院裁定取消的是新政农业政策的支柱《农业调整法》。然后是《格菲烟煤法》。接着是一项州的最低工资法。在历史上最高法院还从未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消过如此多的法案。在1933年至1936年间,最高法院推翻国会法案的速度是从前的十倍。为了做到这一点,大法官们翻找出被长久遗忘的法律原则,并给宪法中隐蔽晦涩的条款注入了新的活力。最高法院正在创造“新的原则,其创造的速度超过了我理解这些原则的速度”,大法官哈伦·菲斯克·斯通抱怨道。斯通对于最高法院的这种做法渐感愤怒,反对意见日益增长,这使他成了新政派心目中的英雄。

由最高法院颁布的反对判决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立场强硬,影响面广泛,因而将华盛顿笼罩在一片危机重重的阴云之下。到了1937年,最高法院的多数派大法官明确表示新政的概念——运用政府权力来缓解由大萧条所造成的损失,并创造一个全新的更加公平的社会和经济秩序——是对宪法的冒犯,不论运用该权力的是联邦政府还是州政府。罗斯福向新闻界抱怨道,最高法院已经建立起一个“‘无主之地’,在那里州政府或联邦政府都无法发挥作用”。即将面对最高法院审查的《社会保障法》看来肯定会被推翻,正如《全国劳工关系法》,以及国会所通过的或罗斯福可能会提出的一切重要提案一样。

如果改革现在无法进行,那么复兴也就无从谈起。罗斯福政府的内政部长哈罗德·伊克斯认为总统面临着一个清晰无误的选择:要么限制最高法院的权力,要么屈从于“司法专制”。

罗斯福认为他在总统大选中获得的胜利并没有在任何方面对最高法院起到遏制作用;“最高法院追随大选结果”这句老话不再可能适用于当下了,因为如今的最高法院一再公然地蔑视民意。的确,四到五位最保守的大法官所写下的每一份反对新政的判决意见都招致了公众的愤慨,而这似乎正是他们所乐见的。罗斯福在11月总统大选中获得的压倒性胜利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但是对罗斯福而言,这一胜利意味着他具备了还击并且是快速还击的力量。

到了为大法官们举行宴会的那天晚上,所有的准备都已就绪。这一计划酝酿了多年,其主要策划人是司法部长霍默·卡明斯。在总统的坚持下,卡明斯在暗中执行着这一计划。在其最终可能变成现实之前,没有其他人知晓这一切,包括罗斯福的“智囊团”和内阁成员。

这一计划是——填塞最高法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