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本书以时序为经,以文化现象为纬,分为八章,详述从远古至明清的文化流变。内容广博而严谨,涵盖文学、哲学、宗教、教育、经济、绘画、书法、曲艺、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脉络清晰,观点鲜明,择要而言,提炼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质所在。行文深入浅出,学术性与通俗性兼顾,文采斐然,精炼流畅。
全书搭配一百四十余张图版帮助读者一窥堂奥,掌握其深厚底蕴与脉络传承,可以说是一部了解中国文化源流的经典读物。
事件、现象与文化踪迹(代序) 1
引子 1
远古(约公元前2070 年以前)
沧桑大陆 6
石器时代与史前传说 9
早期农耕文明 13
远古神话与宗教 18
陶文化演变 22
原始艺术·王权·巫术 30
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前771)
有无夏文化 36
青铜时代 41
殷商艺术与天人通感 44
西周礼乐文明制度 49
古文字初始 55
商周文化体制 59
风、雅、颂 62
《周易》的世界观 66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1)
周室东迁与王纲解纽72
春秋战国之际的商业与城市75
技术主义时代80
“春秋无义战” 83
教育与学术:由官学到私学88
“士”之兴起91
竞争中的改革95
兵家思维99
衣冠·名教·家族102
阴阳五行104
孔子与儒家思想107
墨家·法家·道家112
楚文化宗风与屈原115
秦·汉(公元前221—220)
秦始皇统一中国122
专制秩序128
汉高王道132
汉初之治135
汉武帝功业与传统政教体系确立139
社会风俗143
丝绸之路·北方边患149
容纳百川153
两汉神学158
东汉文化兴衰162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
由汉末动荡到三国鼎立168
魏晋文化冲突172
玄学与清谈177
士林情怀·文苑风度181
南北朝188
本土道教192
佛陀东来196
儒、道、释的冲突与融合200
隋·唐·五代(581—960)
统一与大运河 206
贞观之治 210
唐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214
风气开放 218
盛世荣华 221
唐诗的意象世界 227
佛教本土化及禅宗兴起 231
禅意·隐逸文化·敦煌艺事 234
中唐思想文化的融合嬗变 239
绘画与书法 243
内忧外患 253
“安史之乱”以后 256
民俗韵致 260
晚唐及五代十国 264
宋·辽·西夏·金·元(960—1368)
兴隆北宋 272
瓷的时代 277
科技与教育 282
理 学 286
“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 290
宋 词 294
俗与雅 296
略说辽、西夏、金的文化 304
南宋偏安 310
元朝杂色 314
元画与元曲(剧) 317
明·清(1368—1911)
明初秩序格局 326
权威与事功 330
“国家导向”与工艺器物 335
明中叶社会生活演变 338
市民文化 342
常规与突破 349
晚明动态 353
清帝国 357
实学思潮及清代朴学 362
康乾盛世 366
踵事增华天朝梦 370
兴亡之感 375
西方文化冲击波 381
晚清历史大变局 384
艰难的选择 387
中国历史年表 394
引用及参考书目 396
以一己之力,纵论中国文化史,要做到大致不差,且有新意,谈何容易!这与吴方兄阅读广泛、善于吸收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其精妙的文笔,如此提要钩玄,恰到好处。对于希望了解中国文化方方面面的一般读者来说,这是一位有才有学且有情的好向导。
—-北京大学 陈平原
古圣以“温柔敦厚”评诗,如果以其字面意义说人,至少在我的见闻里,吴方是绝好的注脚。在他的生命里,此著的写作应当“较劲儿”。他的选择是睿智的,先把内容限定在人文领域,又着重述说各时代的重大文化现象,兼及其他,力求精而有当、要而不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尚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