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围绕《文选》李善注的发展演变,立足两个基本点:前人的目录记载与《文选》的文本文字。在具体的操作中,间或涉及一些《文选》研究中有较大争议的问题,并提出我们的看法,此可视为《文选》李善注发展演变研究的基础。
《<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对《文选》的研究分为三大块,一是研判《文选》李善注,所占篇幅大,用力多。二是对《文选》五臣注进行了研究。三是对几个重要传世版本做了重点研究。
《文选》是在魏晋六朝总集编纂兴盛的氛围中,由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的一部梁前文学总集。收入上自周秦、下迄萧梁一百三十馀位文人七百馀篇作品。由于时空的差异,即使在萧梁时代,对《文选》全部作品进行透彻的理解与接受,不借助其他著作与工具书几乎已经不可能。因此,在《文选》成书后不久,先有萧统的族侄萧该进行音注,继有隋唐大儒曹宪作音义的注释,并以《文选》教授弟子,众弟子也多有《文选》注释之作问世。李善在曹宪众多弟子中成就突出,他以一部《文选注》出入四部、上钩下联,构建了一部唐前的中国文化史,且承其师业,教授《文选》,正式宣告了“文选学”的诞生。
李善师承与著述
李善师隋唐宿儒曹宪,史有明文记载。曹宪是隋唐之际重要的《文选》传播教授大家,《文选》之学在江淮一带的盛行,与其教授弟子密切相关。其讲述《文选》的信息,前引《大唐新语》当是最早的记载,《旧唐书·儒学传》上《曹宪传》比之增添了一些信息:
曹宪,扬州江都人也。仕隋为秘书学士。每聚徒教授,诸生数百人。
当时公卿已下,亦多从之受业。宪又精诸家文字之书,自汉代杜林、卫宏之后,古文泯绝,由宪此学复兴。大业中,炀帝令与诸学者撰《桂苑珠丛》一百卷,时人称其该博。宪又训注张揖所撰《博雅》,分为十卷,炀帝令藏于秘阁。贞观中,扬州长史李袭誉表荐之,太宗征为弘文馆学士,以年老不仕,乃遣使就家拜朝散大夫,学者荣之。太宗又尝读书有难字,字书所阙者,录以问宪,宪皆为之音训及引证明白,太宗甚奇之。年一百五岁卒。所撰《文选音义》,甚为当时所重。初,江、淮间为《文选》学者,本之于宪,又有许淹、李善、公孙罗复相继以《文选》教授,由是其学大兴于代。
到《新唐书·儒学传》中又增添了一部分内容:
曹宪,扬州江都人。仕隋为秘书学士,聚徒教授凡数百人,公卿多从之游。于小学家尤邃,自汉杜林、卫宏以后,古文亡绝,至宪复兴。炀帝令与诸儒撰《桂苑珠丛》,规正文字。又注《广雅》,学者推其该,藏于秘书。
贞观中,扬州长史李袭誉荐之,以弘文馆学士召,不至,即家拜朝散大夫,当世荣之。太宗尝读书,有奇难字,辄遣使者问宪,宪具为音注,援验详复,帝咨尚之。卒,年百馀岁。
宪始以梁昭明太子《文选》授诸生,而同郡魏模、公孙罗,江夏李善相继传授,于是其学大兴。句容许淹者,自浮屠还为儒,多识广闻,精故训,与罗等并名家。罗官沛王府参军事、无锡丞。模,武后时为左拾遗,子景倩亦世其学,以拾遗召,后历度支员外郎。善,见子邕传。②
贞观初,曹宪已经年老,以其百馀岁计,时约八十岁。其仕隋约在隋文帝、
炀帝时期,约四十至六十岁之间。《隋书·经籍志》仅载其《博雅音》《古今图学
杂录》,由此推测其《文选音义》等著作或是入唐后完成的。
大业前期,曹宪就以授业名著京师;末期,因不堪战乱归居乡里。至唐武德年间江淮平定,始著书讲学,故有贞观中扬州长史表荐一事。李善授业于曹宪,自是贞观年间。曹宪此期的讲学,亦有卢照邻十馀岁“就曹宪、王义方授《苍》《雅》及《经史》”为证。据李云逸《卢照邻集校注》①附录年谱知,卢照邻生于贞观九年,十馀岁当贞观十九年以后。宪以“赅博”称,尤精小学。考之卢氏求学科目,推测宪也多以小学经史教人,《文选音义》亦属小学音注训诂之书,李善的《文选》小学功底自当得益于曹宪。曹宪同门有许淹、公孙罗、魏模诸人。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②著录公孙罗著《文选钞》与《文选音决》二书;《旧唐书·儒学传》记载许淹有《文选音义》十卷。其少时出家,于其师外另著《文选音义》之书,自当有所不同,六朝以来僧释多精音义训诂之学,淹或染此学,非独师曹宪一门。魏模在武后时期曾官左拾遗。曹宪诸弟子于《文选》之学虽皆有成就,然真正发扬广大《文选》学且影响深远者,无疑当推李善。
李善的著述《旧唐书·经籍志》载:《汉书辨惑》三十卷,《文选》六十卷;
《新唐书·艺文志》除上述二书外,增《文选辨惑》十卷。又日本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载有李善《文选音义》十卷,然此书两《唐志》及中土其他文献均未著录,估计此书可能很早就亡佚了,而亡佚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此书内容不断渗入李善注《文选》注中,丧失了本身存在的价值。
李善不以诗文名世,诗文流传至今者几乎没有。其《进文选表》勉强算是唯一可存的文字,《全唐文》卷一八七收录。高步瀛云:“善文不多见,即以此表观之,闳括瑰丽,较之四杰、崔、李诸家,殊无愧色。”③此文语音浏亮,用典颇繁,虽无奇特之处,然可证《传》记所云“不能属辞”者,亦非中允之论;同时可知“书麓”之号也非空穴来风,要之,李善之成就在于学术而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