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明白她怎么下得了这个决心,她抬腿的时候,动作的迅速和连贯连她自己都暗暗吃惊”。此时,燕子想的却是“现在我寻不回自己了,我不知道我自己这样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燕子的精神困惑与迷失,也是刚刚“成功”的丽莎们在不久的将来同样要面对的。
除了蓝黛、丽莎等渴望财富和成功的知识女性外,王海玲还在作品中塑造了财富拥有者的形象。欧小姐和巩老板(《东扑西扑》)、闹钟(《寻找一个叫藕的女孩》)、唐岁由和大奔(《亦真亦幻》)、侯七(《四季不断的柔风》)等,这些已然“成功”的人物,仍旧过着焦灼不堪、迷茫空虚的日子。欧小姐已经有了7位数的财富,仍感到沉重的空寂,她甚至鄙视自己的生活状态;巩老板被骗600万元,生命就彻底垮了下来。侯七在15层的大楼被拍卖后,竞茫茫然地跟着街上的一个胖女人走过去,而忘了开自己的奔驰车。甚至连冯阿婆随着唐岁由的有钱和没钱,面貌与行动也仿若两人。在现代都市中,财富对人的肉体与精神的强有力的主宰和制约,由此可见一斑。
问题在于,王海玲“呈现”笔下各类人物的所思所行时,并没有写出很多基于传统伦理观念的批判性内容,相反却表现出了更多的宽容与理解。甚而至于对人物的人生选择和行动,都于不自觉中流露出些许欣赏的态度。即使在物质细节的描写上,也呈现为“炫耀”式的点染,如酒店装饰、咖啡厅美食(不同的西餐名称)、服装品牌、汽车品牌(“奔驰”“宝马房车”“本田思域”等在不同的小说出现)等。与国人不再惊讶于豪车富人们开始比飞机的当下现实相比,十几年前相当多的国人可是连一罐“可口可乐”也觉得是奢侈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