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外文化与文论.第26辑,文化遗产与文化认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477724
  • 出 版 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外文化与文论(第26辑)》“文化遗产与文化认同”专号收录的17篇论文,是这次会议的总结和延伸。论文作者的学科背景包括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学等领域,属地则来自西班牙和中国的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专辑开篇以夹叙夹议方式对会议作了概述,接下来的议题分为几方面展开。 “历史与认同”一栏,收录了叶舒宪与张洪友、史芸芸的2篇论文,探讨了中国古代和近代的认同问题。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来的在“遗产认同理论”一栏,杨煦生和匡宇对identity的脉络进行了知识考古,又分别从比较文化学和思想史的角度,讨论了这一概念与中国国家认同的关系。“遗产认同个案”栏目提供了各式各样的遗产研究和认同研究案例。其中既有讨论某一民族文化遗产与认同的案例,又有探讨国家文化认同表述的论文。最后的“跨文化研究与域外比较”,包括了文学、人类学、电影学的研究案例,既有学理研究,也有中外案例讨论。
展开
精彩书摘
  四
  假如我们再将“identity”作为“认同”的政治学的意义向前推进一点,它又有一个汉语的译法,就是现在大家都在讲的“身份”。这是一个文化理论或者政治学的译法。这个“身份”问题究其根源,可能更多地源于法学的观念。比如说,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古典时代的某一份死刑判决书——“此人非张三、非李四、亦非王五,而乃祸害邻里、欺行霸市之泼皮无赖牛二是也。验明正身,斩讫!……”这个“验明正身”(identify/ldentifizierung)就是把某一个人、某一种东西的身份最后落实,这个“正身”就是一个人在法学、政治学意义上的真确身份。这是一种法学意义上的掷地有声的言说方式。“身份”问题,从政治角度讲,涉及今天大家常常讨论的“身份的政治”的问题,也进而涉及近20年来发端于德国哲学界的“认肯”(Anerkennung,一般译为“承认”)的问题——“Anerkennung”的问题显然是身份问题在当代实践哲学上的深化。
  身份问题,尤其是多元身份的问题,是每一个人在多元文化处境中所常常必须直面的困境,在全球化进程中,这个问题越来越戏剧化地被凸显出来。一个具体的个体可能同时负有不同的文化身份、政治身份、宗教身份。而若干身份中的某一个,可能在特定的语境中显得意义非凡,性命攸关。比如,1900年的两个河北老农民,在政治归属上,作为大清国的国民这没问题,都还拖着大辫子。然而,假如其中一个是皈依了基督教的“教民”,另一个却是仇恨洋教的“拳民”,这个问题就事关性命了。当时在河北、山东一带天主教传教活动很活跃,这一带同时也是义和团的活动地区。从大的方面而言,他们文化身份、政治身份相同,都是大清国的臣民,都是在这个文化传统里长大的人,但他们究竟是“教民”还是“拳民”,在1900这个年份,就成了人命关天的事。宗教身份的政治性,是一个普遍的大问题。
  在此我想强调的是,“身份”问题,特别在全球化时代这个大的背景之下,一个人的多元多层次的身份,以及对这种多元多层次的身份的“认肯”的问题,在当代政治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个罗马居民很可能是一个天主教徒、意大利公民。一个新德里的印度人可能就没那么简单的了,除了他的印度公民身份之外,他可能是印度教徒,也可能是锡克教徒,还可能是穆斯林。一个合法居住于巴黎的市民的情况可能还要复杂得多,他可能是高卢种的法国人和天主教徒,也可能是在宗主国获得居留权的“反向殖民”的北非穆斯林,还可能是一位印度支那难民,从其族源和文化身份而言则是华人……所有这些延伸性的和复合性的身份,都有极大的政治学意义。这种意义不唯对每一个人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都有根本性的影响,同时也可能构成社会冲突的各种端绪。
  五
  我们从“同一性”这一哲学角度走向20世纪80年代“文化讨论”中滥觞的社会学意义上的“认同”,再走向法学、当下的文化理论和政治哲学所专注的“身份”问题。那么再往前,我们还可以或者必须再考虑另一个层面——这个层面,可能是最有综合意义的一个层面,一个实践哲学、存在哲学和世界伦理(Weltethos)的层面。在这一层面上,原本与“identity”相关的深层的宗教意义,也自然得以显现。
  在李慎之先生晚年,我有幸和他有过多次讨论。大概是在1997年的一次讨论,涉及关于“identity”在汉语中是否能有相对理想的、涵盖领域更广一点的译法的问题。我们认为最好的、最少“副作用”的译法,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是“自性”。这个语词并不是生造的词,这是佛学名相里本来就存在的词,是中国佛学对整个佛学思想传统的贡献。“自性”和前面我们讨论的“同一性”、“认同”、“身份”各种名相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叠。相比较而言,“身份”所侧重的主要是外在的社会维度和共同体的共处关系,而“认同”似乎多了一些精神性的维度,然而所谓的“认”,有强烈的动词和动名词的意味,这里强调的是寻求、体认、确认某一种共同的要素,不管它如何深藏不露、大象无形,不管它是隐匿于一种生活共同体中,还是飘忽于一种悠远的文化传统中。这里,我想大家都会对“本质主义”多少有点警惕。我们轻轻松松地谈论“认同”的时候,可能已经假设了某种不变的、恒久持存的本质,这种思路的消极性是可以想象的。那么,“自性”呢?
  ……
展开
目录
文化遗产研究的新起点
——简述“文化遗产与文化认同”国际研讨会

历史与认同
玉石之路与华夏认同
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的历史演变

遗产认同理论
“Identity”的多元意涵及其在当前中国语境中的意义
忒修斯之船的疑难
——同一性、承认与现代国家的集体认同
身体:一个遗产关键词的东西方对话
在文本与文化之间
——民族志写作与文化认同的关联

遗产认同个案
从“母语文学”看少数权利和文化认同
民族身份遗产与多元文化交融
——泰州回族俞氏家族的个案考述
文化认同表征的普遍性与多元性
——以鹿崇拜为例的考察
仫佬族白马娘娘崇拜与族群认同

跨文化研究与域外比较
论“跨文化”背景下的变异学研究
“少数电影”与认同政治
——以阿比察邦·韦拉斯哈古的电影为例
毛姆的中国书写:论毛姆《面纱》中的中国人形象
从沉默的“他者”走向自由的自我表述
——萨义德《东方学》与比较文学的交锋
作为比较文学学理基础和身份标识的“和而不同”
On the Role of Food Habi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dentity antl Cultural Herltage of South and S0utheast Asia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