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7307380
  • 作      者:
    温华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温华,1974年生,内蒙古乌海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术史。近年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编《20世纪欧美文学史》等,出版译著两部。
展开
内容介绍
  《中西学术丛书: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以“话语转型”为视角,聚焦建国以来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以各时段最重要的学术期刊所载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六十年来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理论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模式及期刊话语热点的变化,勾勒出话语转型的过程,反思了外国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与话语模式。《中西学术丛书: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集中讨论以下问题:一、在不同时期,外国文学研究体现出了怎样的问题意识?其中存在哪些具体的变化?变与不变是何原因促成的?二、外国文学研究如何在不同语境下建构不同的外国文学秩序?不同秩序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三、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主体性表现在哪里?通过梳理分析,《中西学术丛书: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清晰地呈现了六十年来外国文学研究学术历程的曲折变化过程,同时深入分析了话语转型的动力及原因,对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理论总结作出了富有意义的探索。
展开
精彩书摘
  曾经被拒之门外的西方现当代文学流派、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包括意识流、精神分析、新批评、意象派、新小说、叙事学在内,也得到了一些初步的介绍。这些文章依然不脱“介绍”的模式,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还算不上深刻,但已经不再滥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更注重艺术风格的把握和细节分析。试以《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4期上赵毅衡的文章《爱米丽·迪金森作品的现代派诗人特征》为例:首先,文章引入了一个全新的研究对象。在此之前,诗人爱米丽·迪金森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中的盲点,尤其本书所探讨的她创作中的“现代性”,更是美国本土迪金森研究中最前沿的话题之一。其次,作者运用了新的研究方法。虽然作者并没有对自己的研究方法进行说明,不过显而易见,它通篇不谈“政治”,致力于对诗人创作技巧和艺术特征的深入探讨,引证大量诗作,分析透辟,评价客观。实际上正是作者后来曾进行过专门研究的“新批评”方法。此外,文章中平易而亲切的话语风格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外国文学研究话语的创建与变异
第一节 民国时代外国文学的多元话语
第二节 “十七年”外国文学一元话语的创建
一、1949-1955:全盘苏化
二、“百花”开放:短暂的多元化
三、阶级话语一曲独奏
第三节 “文革”十年外国文学话语的变异与失声

第二章 外国文学研究话语的重建与转换
第一节 阶级话语与批判模式的滞留与退隐
一、转折与过渡
二、变与不变
三、新旧话语并存
第二节 人道主义讨论和现代派文学论争的话语分析
一、对人道主义的呼唤
二、“现代派”的转化
第三节 西方新理论话语的引入与影响
一、新旧理论的选择
二、新理论话语对批评实践的影响
第四节 期刊专栏与话语热点
一、期刊定位与外国文学新秩序
二、“比较文学”与“走向世界”
三、“20世纪外国文学走向”大讨论

第三章 西方话语中心的突显与质疑
第一节 “延续性问题”的再探讨
一、“延续性问题”和“新问题”、“新话语”
二、“20世纪外国文学”再讨论
三、“十七年”话语传统的“昙花一现”
第二节 西方话语中心的形成
一、理论译介特点
二、叙事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接受历程
三、作家作品研究版图
四、理论与批评的时间错位
第三节 西方话语与本土意识
一、“殖民文学”论争
二、“全球化与民族化”
三、“理论”之争

第四章 理论退热、文化转向与本土话语建构
第一节 理论退热与话语多元
一、学术繁荣与理论退热
二、多元化研究模式
三、批评实践个案分析
第二节 文化研究:理论探讨与批评实践
一、理论探讨
二、批评实践
第三节 建构本土批评话语的尝试
一、文化诗学
二、作为“方法”的古典西学研究
三、文学伦理学批评

结束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