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迎接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养育3岁孩子的“黄金准则”:白金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439917
  • 作      者:
    王莉著
  • 出 版 社 :
    朝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 3岁是孩子的身体、大脑、情感发育和发展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

● 3岁存在语言爆发现象

● 3岁是孩子情绪大爆发的一年: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 从友善到叛逆:如何读懂孩子特殊时期的心理需求

● 3岁孩子总是喜欢对着干,父母怎么办

● 教你制定合理规矩,孩子才会认真就范、不抵触

● 妈妈这样说,孩子才能乖乖听你的

● 如何巧妙抓住孩子智能发展的加速期


展开
作者简介

王莉,资深家庭教育研究者、儿童心理专栏作家、菜鸟妈咪工作室顾问,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现专注于儿童发展、家长心理及亲子关系的研究与写作。与人合著多部家教类畅销书,如《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培养zui棒女孩的第1本书》等。其作品视角独特,方法实用,为父母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先进实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
内容介绍

度过了美妙的1岁和波折的2岁,3岁的孩子开始趋向于独立,同时也变得更加麻烦。他们学会了察言观色,知道怎么去降伏父母;他们会对你大声嘶喊:“我不!”……是的,他们的DI一个叛逆期来了!

与此同时,3岁孩子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他们的语言发展很快,但是思维发展却跟不上;

他们做事情,想问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越来越任性;

他们试图自己独立做事,但有时又非常依赖爸爸妈妈;

他们的情绪还很不稳定,大哭大闹仍是他们“要挟”父母的主要手段;

他们虽然参与合作,但与小伙伴的关系相处得还不是很稳定;

……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引导你的3岁孩子走向未来的通途,将是爸爸妈妈们要面对的问题。当然,有问题就要解决,《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白金版)》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就这么简单!


展开
精彩书评

孩子今年3岁半了,随着他的长大,在欣喜地同时,我更多的是烦心。孩子有了自主独立的意识,但各式各样的问题也随之出现。这本书涉及到的孩子的问题的很多方面,给我很多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更了解孩子。

                                                                           ——蓝山

 

心理学还真是一门难学的课程,怎么了解孩子好像就更不容易了,尤其处于3岁叛逆期的小孩真是打不得,说不得。这本书每个案例,甚至每个小方法都给我启示。值得认真学习的一本书。推荐给爸爸妈妈们。

 

                                                                         ——瑞瑞妈妈

 

一本读懂三岁孩子的书,让我们一起了解孩子,不错,让读者认识孩子的心,父母进步一小步,孩子进步一大步!

 

                                                                        ——jojo


展开
精彩书摘

在中国,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具有绝对的权威,这是由来已久的传统。因此,面对孩子的叛逆,很多父母颇为头疼。当挑战自己权威的对象是连话也说不利落,只是习惯用情绪来进行表达的“小人儿”时,那么亲子间的冲突往往会更加“惨烈”。

无论是从婴儿过渡到幼儿,还是从少年过渡到青年,这两个叛逆期的孩子都表现出对独立的渴求,以及对父母依赖性的逐渐淡化。“不行”“不要”“爸爸讨厌”“妈妈躲开”等,都是3岁左右孩子开始出现并频繁挂在嘴边的词汇或话语;在行动上,一旦稍不顺意,他们就会用打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以前以父母为中心的孩子,此时会更倾向于听从自己内心里那个小人儿的声音,充满了执拗,仿佛准备好了随时跟大人对着干。

两岁左右的孩子,进入身体和心理的转换期,这一时期在心理学界称为“恐怖的两岁”。这个时期的孩子精力旺盛,在发现自己能自由控制身体之后,他们便开始从父母的羽翼下悄悄探出头来,尝试独立行走。同时,在心理上,他们似乎也已经了解到自己和父母是不同的存在,于是开始坚持自己的意见,并通过语言和行动来要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了解到这些之后,父母是不是觉得第一个叛逆期的孩子其实没那么糟糕?因为,你会为自己孩子的加速成长备感庆幸,曾经那个只知道躺在床上发呆、睡觉或憨笑的小不点儿,开始像蛋壳里的小鸡崽儿一样,全力向上,一点点击碎保护自己的屏障,融入这个他将与之相伴一生的世界中。在这个过程中,他在进步,在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在感受独立的艰难与快乐,并由此建立和派生出区别于他人的个人品质。

当然,这也是一个容易走极端的年龄段,鉴于智力和见识的限制,孩子虽然想遵从自己的内心,但往往也很难形成明确并坚持到底的想法,因为他们最初形成的自我观念还仅仅停留在抗拒父母的指令之上,所以,便常常会表现得左右矛盾,像故意和父母较劲儿一样。比如,妈妈让孩子坐在儿童椅上吃饭,他一边高声叫喊着“不”,一边梗着脖子执拗地不肯坐下。然而,当妈妈把他从儿童椅里抱出放到凳子上时,他又甩动着两条小腿,闹腾着想要坐回原位。反复几次,忍无可忍的妈妈会训斥孩子不听话,于是孩子就开始大哭大闹。其实,这个时期的孩子什么都想尝试,试过后却又会害怕,觉得自己能做,做了之后却发现做不好,这就是处于第一叛逆期的孩子的困境。因此,父母就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去应对孩子探索自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不能只靠细心抚慰或严厉训斥来对待。

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在限制、接纳与引导之间,显然后两种方法更为有效。因为严厉管教虽然可以维护父母的权威,却会使孩子失去良好的判断力,放弃理性思考而仅仅屈从于父母所谓的“权威”。而如果一味本着对孩子尊重的原则,对孩子过度顺从,则又会陷入溺爱的泥沼。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其实,要在不压制孩子自我意识的前提下抚平他们情绪中的波澜,有一种非常简单易行的方法,那就是由父母给出几个经过筛选且自己能够接受的选项,然后让孩子自己进行选择。比如,玩耍时,父母不要直接命令孩子不能随意丢玩具,而是应该这样说:“你不想玩儿了可以把汽车放到玩具箱里,或摆在柜子上,你觉得放在哪里比较好呢?”睡觉的时候,父母也可以给出类似的选择:“咱们是现在上床,还是5分钟后上床?”这样的做法既可以让父母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行为做到良性引导,又可以让孩子因为自主选择打破被控制感,进而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

如果孩子不愿意在既定的选项中进行选择,依旧想要坚持自己的意愿,而这样的意愿恰恰又是父母不能接受的,那就可以直接告诉孩子,这样的要求不在选择之列,然后重复给出自己的选项,让孩子来决定。这种情况下,父母最好不要对孩子过于民主,不断询问孩子“好不好”“行不行”,大多数时候,这样做只是给孩子提供了一次又一次说“不”的机会,之后则需要父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口舌对孩子进行解释和劝告,反而起不到引导的作用。

另外,孩子在面对经常照顾自己的人时,更容易表现得逆反,比如妈妈经常照顾孩子,孩子在妈妈面前就更容易表现出逆反心理。因此,育儿专家也建议家庭其他成员要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特别是父亲,要多陪伴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因为,一般来说,爸爸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家庭的规则,爸爸陪伴得多,孩子就更容易建立规则意识,也更善于等待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恭喜你!你的孩子进入了第一个成长转折期·············002

 

第二章 从友善到叛逆:读懂孩子特殊时期的心理需求·············024

 

第三章 爱他,就要了解他:与3岁孩子相处的技巧·············042

 

第四章 3岁孩子总是喜欢对着干,妈妈怎么办·············064

 

第五章 制定合理规矩,孩子才会认真就范、不抵触·············084

 

第六章 妈妈这样说,孩子才能听进去·············106

 

第七章 性格:为什么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128

 

第八章 抓住孩子智能发展的加速期·············150

 

第九章 别做虎妈、狼爸:停止吼叫,与孩子建立理想关系·············174

 

第十章 3岁到3岁半:如何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192

 

第十一章 抓住叛逆期,打开孩子学习能力的黄金大门·············218

 

第十二章 巧妙应对孩子最典型的反抗行为·············23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