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建筑空间的魅力 芦原义信随笔集(解读大师建筑经典《外部空间设计》《街道的美学》背后的故事)
0.00     定价 ¥ 6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4239624
  • 作      者:
    [日]芦原义信
  • 译      者:
    [日]伊藤增辉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日本著名建筑大师芦原义信(1918 — 2003)是日本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先驱者之一,生前历任日本东京大学为首的多所大学教授,并出任日本建筑学会、日本建筑师协会等日本主要建筑行业组织主席,留下大量的建筑作品和理论著作,是集理论研究,建筑教育,设计实践三位于一体的全方位建筑大师,其《街道的美学》,《外部空间设计》等建筑论著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出版,被列为日本建筑专业学生推荐阅读书籍,对年轻建筑师和高校的建筑师生均具有高度的参考价值。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理论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提供了一个认识建筑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方法以及探索现代建筑发展的途径。

 

 《建筑空间的魅力——芦原义信随笔集》是由芦原义信的著作《阁楼上的小书斋》 《建筑空间的魅力——我的体验》和《探索秩序》精选而成,按“关于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和“人生体验记”的上下卷进行重构,希望给读者在内容上、分类上以更综合的阅读感受,从而得以清晰地摄取芦原义信先生所表述的理论和观点。

 

 同时,为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把握芦原义信先生的建筑理论观点全貌和增强本书对当今中国读者的意义,有幸邀请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庄惟敏教授为本书加以概要点评。本书的编译和出版亦得到了芦原义信先生的建筑传人芦原太郎先生的大力支持,并多次提及父亲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的轶事。

 

让我们回归原点,思考未来。我想这正是今天汇编出版芦原先生跨越人生数十年所提出的对建筑、对人生的感悟和见解的意义所在。


展开
作者简介

芦原义信(1918-2003),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工学博士,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艺术院院士,文化勋章获得者。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于1956 年设立芦原义信建筑设计研究所,完成了驹泽公园体育馆、索尼大厦、蒙特利尔世博会日本馆、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东京艺术剧场等建筑作品并多次获奖。

 

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的同时,历任日本法政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东京大学教授,曾担任日本建筑师协会主席、日本建筑学会主席。主要建筑论著包括《外部空间设计》、《街道的美学》和《隐藏的秩序》等。

 

伊藤增辉,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日本都市设计综研(UDI)代表,日本一级注册建筑师。参与中日各类建筑项目的策划和设计工作, 尤其专注于老龄社会的养老机制研究和养老项目的咨询与设计。


展开
内容介绍

《建筑空间的魅力——芦原义信随笔集》是由芦原义信的著作《阁楼上的小书斋》 《建筑空间的魅力——我的体验》和《探索秩序》精选而成,按“关于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和“人生体验记”的上下卷进行重构,从而得以清晰地摄取芦原义信先生所表述的理论和观点。上卷主要讲述作者对城市、建筑以及建筑空间构成的研究。下卷内容主要是作者通过在日本和海外的生活和工作经历,讲述其对建筑、对人生的感悟和见解。


展开
精彩书摘

阁楼里的小书房——小空间的价值

 

我的书房搭在阁楼里,是个只有3.64 平方米大小的小空间。说也奇怪,或许是由于实在喜欢的缘故,以至于一进到里面便顿时平心静气,得以埋头工作。眼镜、香烟、稿纸、书籍,什么东西都伸手可及。我觉得小空间不但方便,而且具备有别于狭小空间的价值。

 

阁楼里的小书房一上街便被喧哗吵闹的音箱、熙攘杂乱的人群、擦身而过的车流等包围,人们宛如其中蠕动的小虫子。席卷城市的巨大能量令我们不自觉地产生了对抗性的过敏反应。在建筑学的领域,相对于巨大空间,对小空间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也可以看作在城市的巨大化中,人们追求回归人性的表现吧。

 

小空间,并不一定意味着空间的狭小。像茶室或盆栽等这样的小东西,极力通过“小”来积极地展现自我价值,从而在小空间中演绎出大空间所无法达成的那种实在的丰富内涵。法国哲学家巴什拉说过,“诗人总是从小东西中读取大内容”,其中论及的是小空间的必要性,而非那些狭小或混杂的表象。

 

那么,小空间代表了怎样的意义呢?它是个人的、静寂的、想象的、如诗般的、人性的。任何一点都与大都市的杂乱、匿名、喧哗、现实、非人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太阳东升迎来了清晨,万物开始活动;太阳西沉

入夜,万物开始安息。白天人们在大空间中活动,入夜从中解放出来,停驻在静寂的小空间中,或一家人轻松闲聚,或在书房独思。如同外面越冷感觉室内越温暖一样,外面越是喧哗,室内的静寂便越是必要。

 

西欧不少学者和文人所讲的关于“住宅”的内容,多是尽可能地追求“住宅”的保护性和隔断性,这或许是由于他们住惯了那些传统石造或砖砌的、带有厚墙的住宅吧。“住宅”不仅仅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本质上还是人类安息的场所。纵然狭小,每个人也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房间,在其中人们才能享受到完全的个人自由。如同西欧的公寓一样,日本那些林立在郊外的钢筋混凝土住宅群,也开始彰显出二战后全新的城市住宅形象。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这类住宅小区。然而与西欧的公寓相比,在对房间的理解上两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日本的住宅楼中,一个个住宅单元犹如钢筋混凝土盒子一样被整齐地分隔开来,虽确保了自家的独立性,其内部却和传统的木造住宅一样,被单薄的隔扇或隔墙分隔为一些狭小的空间,数口之家便聚居其中,令这些空间失去了作为“小空间”的本来意义。这里所说的“小空间”,是与狭小、混杂相反的,独立而静寂的空间。

在西欧的公寓起居室中,人们还是穿着鞋,穿过厚重的门扉进入自己的房间后才脱鞋。可在日本的住宅小区中,这种脱鞋行为是发生在住宅单元的玄关处。也就是说,一个日本住宅单元整体上相当于西欧的住宅形式中的一个单间,夫妻及已长大成人的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在其中。

 

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自十来岁到二十来岁这一阶段是形成人格的最重要的时期。而在城市长大的小孩,这一时期便是在这样的住宅形式中度过,没有经历过独立房间这种“小空间”的生活,就像成长在没有接触到自然风景的环境中,是很可悲的事情。在美国或欧洲的大学生研讨会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年轻人,哪怕只剩自己一人也坚持自我的信念和个性的见解,日本的住宅形式中或许难以孕育出这样的人,对此我实在是担心。

 

以上所讲述的“小空间”,我想是一个反思自我的契机,与人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与希望独处甚至到遥远未知的国度去旅行等这些一时的念头也有关。人们希望待在“小空间”中,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据说是由于“胎内回归”或“约拿情结”的关系。无论如何,为了面对明天的艰辛工作,拥有这里所说的“小空间”,而不是狭小空间,我想这并非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1975 年6 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