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断舍离.瑜伽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9902570
  • 作      者:
    (日)龙村修, 山下英子著
  • 出 版 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关键词:断舍离 瑜伽 山下英子 龙村修 冲正弘  

    

图书特色:

1.《断舍离·瑜伽篇》是唯一一本从源头“冲道瑜伽”探索断舍离本真智慧的图书。

2.《断舍离·瑜伽篇》作者龙村修和山下英子都是日本瑜伽创始人冲正弘的弟子,本书内容不仅有很多冲正弘的经典语录和修习方法,还有两位作者自己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3.《断舍离·瑜伽篇》受到张德芬、杨澜、素黑、张怡筠、毛丹青、王人平等知名学者和媒体人认同推荐,《人民日报》《ChinaDaily》《瑞丽》《昕薇》《人物》等多家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持续报道,宫崎骏父子作品《来自虞美人之坡》、林夕作品《断舍离》完美诠释。

4.《断舍离·瑜伽篇》第一次提出“生活即瑜伽”修行理念,断绝思想上的束缚,舍弃了固定的瑜伽行法,脱离了瑜伽修习以动作为先的修习方式,主张生活处处都是瑜伽。

5.《断舍离·瑜伽篇》双封设计,极简版式,摆脱多余修辞与宣传语,让读者与断舍离更近。


展开
作者简介

龙村修(TATSUMURA OSAMU)

龙村瑜伽研究所所长。1948年生。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1973年师从世界性的瑜伽权威冲正弘导师门下。1985年导师逝世后,曾担任冲瑜伽修道场场长一职,1994年独立创设龙村瑜伽研究所。40多年来从事瑜伽指导、呼吸法指导,受到社会公认。著有《作为生活方式的瑜伽》(人文书院),《手指瑜伽健康法》《眼部瑜伽》(Tomoni日贸出版社)等。国际综合生活瑜伽研修会领导者。NPO法人冲瑜伽协会理事长。NPO法人日本YOGA联盟理事长。 

山下英子(YAMASHITA HIDEKO)

出生于东京都,现居石川县。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学生时代邂逅瑜伽的行法哲学“断行、舍行、离行”,并由此归纳出“断舍离”,提倡将其运用到日常的“整理”中。提出了不问年龄、性别、职业的、任何人都可以实践的自我探寻法。在全国各地举办研讨会和讲座,此外还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开展丰富的活动。以畅销书籍《断舍离》《俯瞰力》(均为Magazine House)为首,发行了超过300万部的断舍离相关书籍,成为畅销作家。


展开
内容介绍

《断舍离·瑜伽篇》是一本心灵励志类图书。“断舍离”概念源自冲瑜伽的“断行、离行、舍行”,由冲瑜伽创始人冲正弘提出,后来在其弟子山下英子的努力下普及到世界各地,其所著相关图书已累计发行超过300万册。冲正弘是日本瑜伽开创者,他在道场里留下了许多名言给弟子们,皆强调拥有一颗柔软心灵的重要性,并且传授如何活出生命的智慧。本书的作者是曾担任冲瑜伽修道场场长的龙村修与“断舍离”实践者山下英子。两人承袭冲大师的指导,熏陶于大师的瑜伽生活智慧,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还要向读者介绍这些简单却重要的生活理念。

展开
精彩书评

张德芬、杨澜、素黑、张怡筠、毛丹青、王人平等知名学者和媒体人认同推荐,《人民日报》《ChinaDaily》《瑞丽》《昕薇》《人物》等多家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持续报道,宫崎骏父子作品《来自虞美人之坡》、林夕作品《断舍离》完美诠释。

展开
精彩书摘

学习瑜伽哲学,并将其实践于生活之中,那么自然而然就会拥有一颗坚定不移的心。其原因在于:瑜伽是一种“获取坚定不移信念的行为”,通过仔细思考自我和自我的生活方式,来获知自我定义的自主性行为。

随着自我体验的不断积累,不论人生中有怎样的风浪,人们都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来,并且成为一个能够朝着明确目标前进的人。

这样一来,人们不需要依赖他人,只需要依赖自我,便能坚强地活下去。

生命即神(生命本身就是神)


◎龙村修

选择让生命喜悦的生活方式

如果一定要列举出培养坚定不移心灵所必需的严格法则,那一定是“生命即神(生命本身就是神)”,我想世间万物都凝聚在这句话中。这句话是真理,也是根源。“该怎么做才能让生命感到喜悦,才能活得朝气蓬勃呢?”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倾听自己的生命,还要询问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它才是每日生活的根基。

回忆往事,当我刚进入大学念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世界变得如此广阔”。没过多久,我渐渐觉得心中产生了困惑。我虽然出生于1948年,但在学生时期有机会接触到各种思潮。即便是关系良好的同班同学,有人倾向左翼,也有人倾向右翼,其中还有对政治漠不关心的人。当我倾听各种团体的见解之后,我觉得似乎他们各自说得都有道理。我认为左翼人士A君的话“说得没错”,也认为左翼人士B君和楯之会所言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最后我不知道应该认同谁的见解,不知道今后自己该以怎样的观点活下去……此时,学生时代的我陷入了思想上的困惑。

随后没多久我和瑜伽相遇,当我初次接触到“生命即神”这一哲学观点的时候,我心中惊叹:“啊!我要找的就是它!”只要我能透彻理解“生命即神”,我的身心就能坚定不移,当时的我第一次有了这样的确信。

“生命即神”和确信“身心的坚定不移”,这两者的关联如下所示。让我们以身体为载体来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

例如,每当提到“正确的姿势”,在接触瑜伽以前,我一直认为那就是臀部用力、如同军人们立正一样的站姿。但是冲老师说并非如此。老师对生命即神的观点进行了引申,他解说道:“所谓正确的姿势,就是你的大脑、身体、心灵能够以安定的状态进行工作的姿势,是能够轻松呼吸和运动的姿势。”


无论外表看起来站得多么笔直,多么规规矩矩,只要是身体的某个部位扭曲,让人感觉疼痛的姿势,从力学角度来说都是错误的姿势。此外,导致身心俱疲,让人感到有压迫感的姿势,从生理学角度来说也是错误的姿势。所以让自己感觉呼吸顺畅,头脑清醒,便于运动的姿势,才是让生命喜悦的正确姿势。

反复摸索并掌握这样的姿势,其过程当然也能成为坚定自我的目标。有了坚定不移的目标,不论周围的人有怎样的意见,心灵都不再轻易动摇。人们的“自我支柱”也将更加信赖自我。

我向冲老师询问了“生命即神”和瑜伽姿势蕴含的含义,并以此为契机找到了追寻自我支柱的道路。同时,我的思维方式也寻得根基。

冲老师曾这样说过:“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值得尊重的存在,因为人生是仅此一次的珍贵人生,所以我们才能体会今天这一天、当下这一瞬间是多么珍贵和重要。”要想这样真实地活下去,就必须领悟“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并在生活中重视它、付诸实践。

所谓世间最重要的事物,没有它世间万物就不复存在,它是万物的根本,那就是生命本身。我们自身也是生命所在,我们诞生于其他生命,被养育,并生存于世。只要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够体会具有生命的万物是多么珍贵,以及其中神奇的力量。当我们能够将自身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的时候,便能最大限度地体会到“生命即神”这一观点带来的喜悦。要想得到这份喜悦,应当选择自由无拘束的生活方式,以一颗自由的心灵、将自己奉献给周围的一切。

此外还应该注意加强身心的适应能力,选择积极的生活方式。遵循生命法则的真实的生活方式,才是带给你喜悦的生活方式。


世间万物皆有生命

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在神的庇佑下”或者是“由神创造”等表达方式,我认为这样的表达方式稍有偏差。


创造这个宇宙,即对于“创造一切的力量及其性质”赋予“神”这个名称的,正是我们人类本身。也就是说创造“神”这个名称的,与其说是神,倒不如说是我们人类。只要知晓这一点,就再也不会拘泥于“神的旨意”和“充满人情味的神”之类的本末倒置的表达方式。归根结底,世间万物皆有生命。所以世间万物都可以视作“神”。

此外,纵览世界各种宗教的形成和内容,若将“生命即神”的“神”字的体现理解为“创造一切的力量和性质”“真理”“宇宙和自然的法则”,那么“GOD”也好,“阿拉”也罢,“婆罗门”(印度哲学中宇宙的根本原理)也好,“法”(达摩)也罢,这些称谓的本质其实都是相同的。

对于神道教的天照大神,同样也可以这样理解。虽然日本人将天照大神人格化,认为天照大神是皇室的祖先,但是“天照大神”绝不仅仅局限于人格化的神这一含义。比起“创造一切的力量及其性质”,还拥有更为深远的含义。

也就是说“神”“法”“佛”等词汇,并非所谓的“具有人格的创世主”,而是用于体现“创造的能量及其法则”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领悟到“生命”具有“能量的流动”这层含义,也具有“法则”这层含义。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培养一颗坚定不移的心

生命即神(生命本身就是神)

选择让生命喜悦的生活方式

世间万物皆有生命

理解对你真正有必要的是什么

改变心灵,改变身体

“生存的力量”就是“做选择时的决断力”

容易动摇者的特点是“以他人为支柱”

让你自由的答案就在心中

“雅俗参半,人生路”

通过伪装自我来学习

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我能力

敢于面对痛苦

生死在天

掌握最真的智慧

“初学者应从形式开始入门”

内心必定体现于形式

加深对自己的提问

“学习、体验、冥想”

询问你的心情,询问你的身体

勿将体验视作绝对

所谓冥想就是回忆和反省

纵观全局,才能看到重点

练习瑜伽是为了身心的平衡

专栏 冲瑜伽的根基在于“日本式精神” 

举头三尺有神明

第二章 正确审视

“别轻信,别怀疑,只需亲身体验”

逐一查看手中的信息

客观性的定义是什么

勇敢面对“不明白”

“对你的信赖”同时也是对我自己的信赖

通过分类思考培养纵观全局的能力

以自我为轴心进行思考练习

“别自缚,别拘泥,别体谅”

“海外冥想法”的精华

价值基准用在何处

体会自己灵魂深处的追求

“断舍离”和瑜伽都有一个共同目标

感到厌恶是改变自我的好机会

“断舍离”对母亲的期待

一切终将在自己身上应验

做选择时的决断力是自我的圣地

专栏 冲瑜伽的根基在于“日本式精神” 

有远见方得始终

第三章 鼓起勇气

“尽人事,听天命”

培养从既定事实中学习的能力

将想法付诸行动

积极地解释“自作自受”

传达给别人的勇气和接受的勇气

“瑜伽是为了让人们从业障中摆脱出来的真谛”

单靠理性无法控制自我

成功实现心中的期待需要两个要素

我从戒烟中学到的知识

“排泄能力既是生命力,也是呼吸能力”

将万物理解为“能量”

有勇气的态度就是坦然的态度

有改变自我的勇气才能拯救自我

重新审视问题的前提

专栏 冲瑜伽的根基在于“日本式精神”

最后一位织布机木工告诉我的话

第四章 从体验中汲取知识

“别轻信,别怀疑,只需亲身体验”

为了弄明白问题而积累的体验

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为什么体验之后却一无所获的人日益增多

感情不分“好”与“坏”

“分清‘疲劳’和‘疲劳感’的不同”

疲劳的种类

单靠营养分析无法衡量的“营养”

对食物的偏见

最合适的食量要询问你的身体

“越吃越累”是一种残留能量

“你们的头脑已死!”

没有感激之情是因为心死了

“让每个人的心中充满平静”

“扔掉它,感觉很困扰”,这句话就是借口

无法摆脱烦恼的时候

抛弃“被害者意识”

专栏 冲瑜伽的根基在于“日本式精神” 

日式文化根基深厚

第五章 充分发挥自我

“调身、调心、调息”

调整身心状态的重要原则

现代医学的极限,瑜伽的可能性

即便解剖也无法获知心灵的作用

只要方法对,一切都可以是瑜伽

时尚也属于“补气”的一种

“通过一切训练来加强丹田”

丹田十足的人

丹田具有让身心平稳的力量

支撑相扑的精神后盾

“学习的原则是‘修破离’”

每个人的瑜伽各不相同

在生活中应用瑜伽

通过断舍离来磨炼“内在认知”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