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科特的代表作,被艾略特诗歌奖评委们认为是一部“动人的、技术上无懈可击的作品”。《白鹭》是一部完美的短诗集,共54首短诗,包括组诗11首。在这些诗中,诗人以一种罕见的热望和强烈的生命力,回忆他生涯中独特的主题——加勒比海复杂的殖民遗存、他对西方文学传统的热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智慧、新的爱情中总是奇异的快乐,以及自然界有时令人恐惧的美丽。诗人置身于时间和空间的无穷中,置身于老之将至后爱的消失和死亡的临近,在过去与现在、神话与现实、永恒的古典之美与当下的衰败之间穿行,随物赋形,极力捕捉广阔世界的斑斓之美;同时,他令人着迷地重复主题和意象,创造了一种近乎冲浪的节奏,拓宽了韵律、诗歌形式和语言的可能性——沃尔科特写出了一种对时间消逝、人生虚无的胜利,“一个成熟而又不满足的无穷无尽的老年”。
◎ 精彩书摘
一
“就是这样,我们砍倒它们,凿独木舟,
时辰呢,是黎明。”菲洛可提提1笑对那些
想用照相机摄走他灵魂的游客说。“风
一把消息传递给肉月桂2,叶子便开始
颤抖,正当阳光之斧砍入杉木的一瞬,
因为它们能看到映在我们眼中的斧刃。
风掀起了蕨类植物。阵阵的呼啸,如同
渔民赖以为生的大海,蕨类点头,‘是的,
那些树,必须得死’。鉴于高地上寒冷,
我们把拳头塞入外套,呼出的气息如
迷雾的羽毛,朗姆酒在我们之间传递。
酒劲一来,便豪气顿生,变成刽子手。
我举起斧子祈祷,让双手鼓满了干劲,
去害第一棵杉木。露水注入双眼,但
我又灌了一口白朗姆酒。我们这才继续。”
如果再多给点硬币,他便会在榄仁树下,
伴随海螺袅袅升起的呜咽,把一条裤腿
挽起,给他们晒他被生锈的铁锚扎破的
伤疤。伤疤皱巴巴的,跟海刺猬的头冠
差不多少。他没解释伤口是怎么痊愈的。
“要听的话”——他笑说——“一块钱哪够”。
自从高大的月桂倒下,他便把自个儿的
秘密,交给一道喋喋不休的瀑布,随之
飞流直下女巫山3;让地鸠求偶的鸣叫
传送给沉默的蓝山,七嘴八舌的山间
溪流,迸溅着,携带这音符汇入大海,
却注入平静的池塘,透明的鲦鱼倏然
而游,一只白鹭在芦荡中高视阔步,发出
生锈的嘎嘎声,一条腿抬起,在泥浆里
一啄一啄。寂静被一只蜻蜓锯成两半,
清澈的沙床上,鳗鱼蜿蜒签写它们
各自的名字,这时日出照亮河流的记忆,
巨蕨一浪一浪,朝着大海的呼啸点头。
尽管烟雾忘掉了它从中升腾的大地,
荨麻掩盖了月桂砍倒后残留的树坑,
一只鬣蜥却听到斧头的声音,每一轮
晶状体,都因它被遗忘的名字而模糊,
那时,这座拱背岛,还叫“伊奥那劳”,
即“发现鬣蜥的地方”。鬣蜥却不慌不忙,
只一年便撑起背藤,颈下垂肉扇形展开,
肘部弯曲好像叉着腰,随着岛屿,移动
它慎重的尾巴。它的眼睛似裂开的荚壳,
历经百年一瞬的停顿,最后成熟,直到
一个蜥类不理解,堪与树匹敌的新族类
直立,在阿鲁瓦克人4的腾腾烟雾中站起。
倒下的是它们的支柱,露出蓝天一角:
原来的多神殿,现在却住了个唯一神。
最早的神是一棵高米尔树5。沉闷的
发电机开始闷吼,鲨鱼张开两侧牙床,
木屑纷飞,如鲭鱼跃出水面,落到
颤抖的杂草中。他们抬起还在震荡的
灼热锯片,检查它刚才锯出的口子。
然后,刮去坏死的苔藓,把缠绕住
伤口、勾连大地不放的藤蔓,清除
干净,然后点了点头。发动机颤抖着
恢复工作,木屑飞溅的速度,因鲨齿
咬合更均匀,大大加快。他们捂着眼,
生怕被粉碎的巢打到。香蕉园上空,
岛屿耸起了它的双角6。日出的光线
顺着它的峡谷流淌,鲜血溅在杉木身上,
林子里,溢满了一片献祭的阳光。
一棵高米尔树嘎嘎裂开。支柱没了,
只剩一树叶子如大块油毡。渔民们
听到嘎嘎声往后跳开。桅杆缓缓
倾斜,倒入蕨类的沟里;脚下袭来
大地的震动,阵阵波动随之退散。
(摘自《奥麦罗斯》第一书第一章)
目录
第一书
第二书
第三书
第四书
第五书
第六书
第七书
梗 概
译后记
“我们时代伟大的诗歌之一。”
――约翰·卢卡斯,《新政治家和社会》
“在幽默、情感深度、语言的丰富创造性,以及表达人物思想并迫使读者跟随他们的思想和形象的快速变化的能力方面,没有哪一位诗人与沃尔科特先生相匹敌。这个奇妙的故事以螺旋的方式传播、复制了人类的思想,令人惊讶的是,它让我们意识到历史,所有的历史,都属于我们。”
――玛丽·莱夫科维茨,《纽约时报书评》
“人物在沃尔科特手里栩栩如生;当黑人和白人走复杂的路时,他们会得到同等的理解和同情……机智和语言游戏……活跃在这首非凡的诗的每一页……从一节到另一节,这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惊喜来源,这种音乐如此微妙,如此多样,如此细腻,以至于它从未在超过8000行中出现过错误的音符。”
――伯纳德·诺克斯,《纽约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