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勇教授评价袁了凡的《了凡四训》:
"因为是写给后代,就格外诚恳,拼着一切法子想把自己毕生的经验教训、一切的人生感悟教给孩子,希望他们过上好的生活。"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留给子孙的家训,以毕生学识、经历与感悟为根基,谆谆讲授"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行善事、得善果--以入世心劝人向善、谋求磊落的生活,堪为一部历久弥新的生活方式手册。
曾国藩读后,感念书中"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之言,为自己改号"涤生",并且要求曾氏子侄必读此书;胡适奉此书为研究中国中古思想史的重要代表作;"民国四大高僧"中的印光、弘一师徒提倡诵读;日本阳明学家安冈正笃认为本书是"人生所能动的伟大学问",建议天皇及首相视之为"治国宝典";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自称从本书中得到人生顿悟。
孩子,还没有人算过你的命,不知道怎么样?但是,不论怎么样,当你飞黄腾达的时候,要保持谦卑,要常作落寞之想;即使一帆风顺的时候,也要多多想到艰难险阻;即使丰衣足食的时候,也要想到忍饥挨饿;即使人家对自己很好,也要想想自己有什么值得人家善待的;即使家道兴隆的时候,也要居安思危;即使已经很有学问了,还是要看到更有学问的人,要意识到自己的学问其实远远不够。
孩子,从远的方面讲,要想着如何弘扬祖先的美好德行;近的方面,要想着如何妥善弥补父母的过失。对上,要多想想如何报效国家;对下,要多想想如何造福家庭;对外,要多想想如何急人之难;对内,要多想想如何防止自己心生邪念做坏事。
孩子,一定要天天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天天把自己的过失改正。一天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就会心安理得地一直错下去;一日不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一天没有什么进步。天下聪明俊秀的人不少,有的却不能勤勉修行德性、拓宽学问,为什么呢?只因"因循"两字,耽搁一生。[译者注:因循就是守着世俗之见,按照社会的惯性得过且过,对于人生没有更高的追求。]
……
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坏话,并不发怒,即使是关于自己的谣言、毁谤满天飞,也只觉得是火在空中燃烧,再大的火也一定会熄灭。听到别人毁谤自己,就大发脾气,费了很大的劲很多的心思去辩解、去澄清,其实是春蚕吐丝,作茧自缚,自寻烦恼。愤怒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不仅无益,而且有害。至于其他的种种过错,也都应该好好想一想道理在哪里。道理想明白了,自然就会去改正,而且是彻底改正。
什么叫从心性层面或说是从心灵深处去改?不管什么过错,其实都是由心而来。如果我的心不起妄念,怎么会犯错误呢?我们不必对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等种种不当行为一个一个去分析,去寻求戒除每一个行为的方法,而是一心培植良善的心念,一心去做善良的事情,每时每刻显现的都是正念,那么,邪恶的、不当的念头就不会来找你。好像太阳高高挂在天上,那些鬼鬼祟祟的东西就全部消失了。这是专注于正念的精要。过失都来自于内心,因而要从心灵上下功夫,如同斩断毒树,应直接砍掉它的根,而非剪掉它的枝条和叶子,因为那样并不解决问题。
译序
译文:
立命之学
改过之法
积善之方
谦德之效
原文:
立命之学
改过之法
积善之方
谦德之效
"袁了凡先生训子四篇,文理俱畅,豁人心目。读之自有欣欣向荣,亟欲取法之势,洵淑世良谟也。"
--印光法师
"有一本书要看300遍以上,那就是《了凡四训》……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说影响了我一生。我非常爱好这本书,常常读诵,也讲过不少遍。"
--净空法师
"我是严格按照《了凡四训》《菜根谭》以及佛教的六波罗蜜进行修行和从事商业管理的。"
--稻盛和夫
"以改造命运的精神,创造自己的幸福,以及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光明前途。"
--香港中华道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