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安顿之书 人生有100种打开方式 著名学者余世存写给年轻人的安顿之书 心安顿好了,人生也就顺了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3013590
  • 作      者:
    余世存
  • 出 版 社 :
    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6-01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1.考公考编考不过,考研考学卷不动,努力工作却不见涨薪,时刻担心被降薪被裁员。面对未知的世界和失控的自我,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还是坚定内心,过真正有力量的生活?2. 著名学者余世存以他的温暖通透和智慧豁达,与你分享,如何摒弃精神内耗,获得蓬勃生长的心灵力量和安顿自己的现实力量。

著名设计师朱赢椿操刀设计,全彩印刷,极致的视觉享受;

独立画家刘涵宇倾心绘制插图,并附余世存老师金句。

人生有100种打开方式, 成功没有唯一标准,人生没有固定模式。翻开本书,从今天开始,安顿自己的心。心安顿好了,人生也就顺了。


展开
作者简介


余世存:

著名文化学者,诗人、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

近年来致力于研究中国人的时间文化,“时间之书”系列已成为百万级传统文化通识 IP。

已出版《非常道》《老子传》《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时间之书》《节日之书》《打开金刚经的世界》等二十余部专著。

《非常道》获国家图书馆第二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时间之书》获国家图书馆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节日之书》获国家图书馆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展开
内容介绍


作者余世存继《时间之书》《节日之书》之后,关注点从时间和自身转移到当今年轻人,是一部内卷时代给年轻人的安顿之书,本书从探索修正、视野信仰、安身立命三个领域出发,结合历史与现实及自身感受,给当代年轻人以切实的体悟和建议。

我们只有在阅读经典、扩大视野、强化内心中中找到自己,不被急剧变化的洪流裹挟,才能安顿好自己的内心。


展开
精彩书摘

04 我们的认可跟我们自己的实际选择已经分裂

当代文明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宣扬我们每个人都要很快乐。但是,在古典文明看来,不是这样的。无论是东方 的文明,还是西方的文明,都不认为人活着是要追求快乐的, 而是说人活着要跟天地保持某种和谐。这又回到了对天、地、 人“三才”的理解。 现代文明几乎把所有的人、所有的文明都纳入了一种消费 模式当中。这种模式其实就是希望你表面快乐起来,但是要付 出很大的代价。从长远看,暂时的快乐、开心带来的是忧郁,甚至是灾难。 古典文明总说活着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活着要去求道、悟道,要成为道,甚至要去传道、布道。当代文明则说,你可以不断地消费,在消费的过程中你会觉得很愉悦,会觉得全世 界都变成你的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好像很难挑战它,只能去适应它,但是未来怎么办,我们都不知道。 目前来看,这种消费模式的文明只是一种过渡形态。所以我觉得,是否参与“内卷”的生活,是否参与消费模式的生活, 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做出选择的。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和 我的北大同学当年都怀着雄心壮志,要做立法者,起到矫正这 个世界的作用。我们在传道、悟道的过程中天然地会成就自己。 后来大家分道扬镳,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被时代的大浪淹没,只 有少数人还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也只有这 些人最后做出了一点儿成就,浮出了这个时代的水面。 另外一种现象也很有趣。以胡赳赳老师为例,他付出了很 多努力,吃了很多苦,现在终于成为一个大名人,很多人都很 佩服他,但是他们自己不会选择胡赳赳老师这条道路。这是我 们当代人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们的认可跟我们自己的实际选择已经分裂了。

05 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大事, 真正的大事在你自己的内心里

人类的文明有好几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人活在天地之 间,巨变指的主要是天灾,比如地震、海啸、洪水、瘟疫,等等。我们其实正在经历这样的巨变,比如温室效应、疫情的流 行等。还有一种巨变,就是人祸。这两种巨变我们都已经体会到了,现在我们又在同时体验第三种巨变,就是技术文明给我 们带来的大变化。比如,炒股的朋友特别喜欢炒技术股,像汽车、新能源、生物基因等领域的股票。这就说明,技术板块给 人类文明带来的价值非常大,以至成了价值生发的地方,把大 家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变化,那就是人们越来越 不愿意像古典时代的人那样生活了。比如,现在有的“90 后”“00 后”都不怎么想找对象,更别提结婚、生孩子了。他 们适应了技术文明的需要,陷入了一种消费模式。这种变化是 非常大的。对于这种变化,未来大体的模样是什么,我们现在都说不上来。 长远来看,比如从三千年、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面看,我 们还是应该乐观一点儿、积极一点儿。即便我们被天灾、人祸以及技术绑架,但是我们的生活跟五千年前、三千年前的人类相比,还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虽然这一代人或者下一代人不喜欢结婚,不喜欢生孩子,但这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可能不久以后,大家还是会回归之前的状态。 在当下的巨变当中,我们的坐标和基石都有点儿模糊。我 们应该回到一种大时间的状态,在几千年的文明状态中寻找更 有力、更靠谱的东西。这是我对巨变的理解。 我经常引用荣格的一段话,其大意是说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大事,真正的大事在你自己的内心里,只有真正完成某种彻 底性的转变,才会有所谓的大事发生。 我们特别容易活在一个大的趋势当中,经常处在等待大事 发生的状态,时间都在这种等待中被耗掉了。很少有人能够按 照自己的性格、自己的路径来活。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探索修正 
一、于读书中发现,贴切安顿 003 
01. 于读书中发现,贴切安顿 004 
02. 读经只读孔子就偏了 008 
03. 给自己创造一个阅读世界 011 
04. 读点儿让自己累的书,挑战一下自己的心智 013 
05. 学习能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德行 014 
06. 学会阅读,得到健康的内在秩序和外在生活 015 
07. 在人生过程中保持足够的开放 016 
08. 不断发掘人生的觉性,
二、不阅读,不思考, 我们就会成为别人的工具 017 
01. 开阔视野,超越非此即彼 018 
02. 什么是真正靠得住的东西? 019 
03. 与其焦虑,不如积累 020 
04. 先知启示,甚于圣哲 021 
05. 不要被时代“绑架”, 不过碎片化的生活 022 
06. 读书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 026 
07. 如饥似渴地阅读是青春的一种生命态度 
三、每个读者都在增加经典的意义 028 
01. 读不出经典的好, 是因为你跟它存在“时差” 030 
02. 找一个立得住的参照系与标杆, 去打量我们的生活  034 
03. 以学益智,以学修身 036 
04. 经典是我们可以安居乐业的“家” 039 
05. 在阅读经典中成全自己、安顿自己 041 
06. 经典远没有进入日常生活 042 
07. 通过不断地阅读, 真正接触人生、社会的真相 043 
08. 阅读原典,展开原典 045 
09. 阅读和写作,可以安身立命 
四、个性的寻找,需要经典来垫底 048 
01. 启蒙之后,还是要回归经典 049 
02. 你寻找,就能找到 051 
03. 选择跟自己的性格、性情比较合拍的经典 053 
04. 我们对自家的文化,到现在也没有安顿好 055 
05. 个性的寻找,需要经典来垫底 056 
06. 我仍然在力图安慰世道人心 
第二章 视野 信仰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活成什么样子 061 
01. 知识人的思考与社会期待的距离 063 
02. 用中国的符号来表达人类情怀 065 
03.“应该”其实就是正义 067 
04. 所有传统的文明都值得尊重 069 
05. 多维地看待当下的自己 071 
06.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会活成什么样子 
二、通过了解历史人物,找到立身的坐标 073 
01. 通过了解历史人物,安顿我们的当下 075 
02. 你可以勇敢地运用你的理性 076 
03. 我们现在需要公民式阅读、常识阅读 
04. 要承认别人的文化也是美好的 081 
05.“类人孩”现象 083 
06. 真正善于安顿自身的人, 无论在哪里都能安顿好自己 088 
07. 中国仍然需要鲁迅 
三、在“家世”里安身立命 090 
01. 亲情和血缘,最后的防线 092 
02. 宗亲文化至今仍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 093 
03. 回家,去爱你的家人 095 
04. 以自己或家人为起点,往而有返 
四、我们该回到怎样的生活? 099 
01. 我们该回到怎样的生活? 100 
02. 我们大部分时候一定是理性的103 
03. 寻找自己的坐标感 105 
04. 我们不需要妄自菲薄 107 
05. 视野和心胸决定我们的选择 111 
06. 坐下来,从容一点儿, 更优雅地表达我们的感受 114 
07. 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规矩一点儿、 有尊严一点儿 117 
08. 要找到跟传统连接的方式 
五、利用“时间差”校正自己的位置 119 
01.“但开风气”两百年 121 
02. 相同的时代,共通的浪漫 122 
03. 建构个人的历史观念 124 
04. 利用“时间差”校正自己的位置 127 
05. 思想大家的书能给我们提供答案 130 
06. 在今天的基础上开出个人的当代性 131
07. 有困惑的朋友可以读读《易经》
第三章 安身立命 
一、我希望时时回到历史里 135 
01. 每一句话都是历史的产物 136 
02. 把自己变成一个丰富表达的载体 137 
03. 每个人都有意义 138 
04. 运用自己的理性成为自己 139 
05. 对历史的认知需要不断更新 
二、有对安身立命的期待,就有对历史的信仰 141 
01. 历史本身就会说话 142 
02. 为年轻人破除成见、守护常识 143 
03. 自由意志会让你对人生有整体的把握 144 
04. 有对安身立命的期待,就有对历史的信仰 146 
05. 内心的东西不够强大,才会受到诱惑 149 
06. 站在人性的角度来看历史 
三、我们都在追求庸福,同时矮化着精神 151 
01. 宗亲家国世界里的我们 153 
02. 家的意义是什么? 155 
03.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157 
04. 传统的家人关系正在解体? 158 
05.“回家”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 
四、安身问题由立命问题来解决 160 
01. 跟经典相遇,有勇气、有信心面对一切 162 
02. 安身问题一定由立命问题来解决 164 
03. 一个人的坐标,是在不断寻找、不断适应的 166 
04. 我们的认可跟我们自己的实际选择已经分裂 168 
05. 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大事, 真正的大事在你自己的内心里 172 
06. 面对人生得失,用心接纳与应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