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力是强者的标配
心理学家亨特曾在1999年做过一个关于抗逆力的访谈研究,他的研究对象不是那些成功人士,而是经常出现拉帮结伙、暴力侵犯等行为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谈到个人的经历以及情感体验时,大都谈到了自己对生活环境的反抗,对于来自周围的压力的抗争,但不同学生的抗逆能力不同,多数问题学生的抗逆行为并不正确,比如很多人喜欢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有的人喜欢以远离人群的方式来保全自己。
亨特认为人们一般处于“身心平衡状态”,当压力来临时,身体就会调动起诸多的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相抵抗。这个时候如果保护性因素占据了上风,那么抵抗就产生了效果;如果危险性因素占据优势,身体面临的压力过大且抵抗无效时,身心平衡就会被打破,甚至被瓦解。这个时候,个体原有的认知模式改变,个人的信念、信仰、价值观可能都会被迫发生变化,个体也会产生恐惧、内疚、迷惑等情绪体验,并且个体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始重新进行整合,导致各种不同的结果。
比如机能的不良重组会引发功能紊乱,人们可能会寻求药物帮助(毒品)、物质消费(大肆购物)、破坏行为(四处破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通宵熬夜)来应对生活压力,这是一种最低层次的反抗,其目的仅仅是满足生存需求和一些低层次的欲望。最低层次的反抗主要体现为通过暴力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情感压抑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或者人们会进行非适应性状态的重组,并重新建立低水平的平衡,这种平衡下的人基本上放弃了希望、动力、存在感丧失、自卑、自我否定,个人会变得更加消极。有时候个体为了维持暂时的心理安逸而不肯改变,因此所谓的重组其实只是导致个体恢复到初始平衡状态,而这往往会导致个体失去成长的机会。一般情况下,这种人会出现离群索居的现象,此时,他们可能出现没有社会支持或者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的现象,个体拒绝与别人交往,以便抵制外界生活的不良刺激。显而易见的是,这一层的反抗具有更强的防御性。
一些人也有可能达到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个体的抗逆力得到增强,潜能得到激活,因此个人能够有效应对和战胜困难,并在困境中积极成长。这是最高层次的抗逆力,具有健康以及成长的含义,这样的人具备很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调节能力,能够积极地调动个人资源,想方设法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并且灵活地处理生活压力。
虽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理解抗逆力,但是绝大多数都认同抗逆力是指个体对困境表现出积极反应,从困境中走出来并且感到更有力量、更有资源、更具自信,获得了成长和进步,即个人的抗逆力最终使个体产生出良好的适应结果。可以说,抗逆力是强者的专属能力,强者无论是面对什么情况,都可以保持强大的精神动力,他们具有强大的毅力和意志力,这种意志力包含了三个内容,即思维的独立性、意识的自觉性以及态度上的坚韧性。
所谓独立性,就是指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不会受到外在的干扰,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影响,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坚持自己的想法。这种人一旦认准了某个目标,就会坚定不移地去践行和追逐这个目标,直到完成自己的心愿。思维的独立性确保了他们在行动上的独立性与坚持性。
比如,有个人准备挑战一个难度比较大的项目,结果接二连三地遭遇失败的打击,这个时候,身边的朋友就会进行劝说,“算了吧,你不适合干这个”“你注定无法完成这个任务”“这件事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诸如此类的劝说往往会产生强大的思想压力,导致执行者丧失信心,在失败和挫折中放弃挑战。
所谓自觉性,是指个人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会自觉去实践和完成,会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是过于被动地承受。自觉性高的人往往能更好地应对逆境,能够在困难时期提升自己的行动力。自觉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自制力,能够对一些阻碍自己实现特定目标的不良心理进行克制。
自觉性强的人在做事的时候具有强烈的目标感和方向感,具有追求目标的责任感,有时候即便他们觉得自己会承受巨大的压力,也会想办法克制自己的行为和不良心理,也会确保自己在挫败感中迅速收拾心情,拿出良好的工作状态。当挫折感袭来的时候,他们会给自己不断释放各种信号:“我必须完成这项任务”“我必须克制这些不良心态”“我必须想办法振作起来”。
所谓坚韧性,是指人们在实现个人目标的时候自始至终都会坚持下去,无论自己遭受多大的困难,无论面临多少压力,无论经历多少次失败,始终坚持向目标靠近,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
坚韧性是毅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体现形态,因为逆境存在的最大目的就是打断、阻止人们对目标的探索和追求,就是让人们主动放弃继续前进的道路。而保持坚韧性就是为了突破逆境设置的障碍,坚定地朝着目标移动,直到实现目标。
比如哥伦布在横跨大西洋寻找印度的时候,一路上的困难远超大家的想象,晕船、风暴、疾病、饥饿、航海事故、相互猜忌、船员叛乱,每一个问题都可能让整个船队前功尽弃,但是哥伦布始终坚定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到达印度,最后他花费了七十天的时间终于到达了陆地(这里的陆地其实并不是印度,而是美洲大陆)。哥伦布依靠着强大的坚韧性完成了航海大行动,并为近现代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独立性、自觉性、坚韧性,这三个要素成为强者抗逆力的关键要素,而对于任何人来说,这些都是自我心理强化的必备因素。
学会接纳人生的污点,这是创造新生的第一步
西方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某个村子里的两个偷羊贼在偷羊时被村民抓住了,为了泄愤和警告,村民在两个人的脑袋上刻上了“S T”(sheep thief 偷羊贼)字样。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脑袋上被人这样刻字,意味着自己将永远都带着这份屈辱生活,正因为如此,其中一个贼不堪受辱而远走他乡,他实在觉得自己没脸留在村子里,而且也无法面对自己脑袋上的字。
另外一个人没有离开,尽管他也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会被这两个字母拖累,但还是决定留下来改过自新。从那之后,他没有做任何坏事,而且每天都主动帮助别人。一开始,村民对他怀有防备心,仍旧称呼他为偷羊贼。就这样过去了很多年,有很多外地人来到村子里旅游,发现有个人脑袋上刻着“S T”,于是就好奇地问村民这是什么意思,结果村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他是一个好人,因此应该是‘Saint’(圣人)的意思吧!”
面对并接纳自己人生的污点,这是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关键一步,很多时候,人们为了维持一个更加完善的个人形象,为了赢得更多人的认同,一方面会想方设法夸大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刻意掩盖自己的污点和缺陷,会刻意隐藏过去一些不堪的经历,确保自己能够以一个更为完美的形象出现在别人面前。
人生本就不完美,人本身也不完美,没有人可以做到至善至美,也没有必要去追求完美,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缺点,都存在过一些不当的行为,人们没有必要回避这一切,应该用理性的、自信的、自省的目光来看待自己。
没有谁的人生会是完美无瑕的,任何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瑕疵,会存在一些缺点,正视并接纳这些缺点的存在,无疑会帮助人们更轻松地摆脱和应对逆境。比尔·盖茨是世界级别的大富翁,而且也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曾陷入出轨的传闻,差点儿导致婚姻失败,也曾在事业上做出一些错误决策而错失机会。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极高的知名度,而且他的家庭生活一直都过得幸福美满。
有关人生污点往往被人忽视,因为这在生活中实在太过于平常了,无论谁都做过一些让自己感到羞愧的事情,无论是谁都有过一些不光彩的“黑历史”,无论是谁都曾做过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而在多数时候,人们选择遗忘和逃避。但是一些逃避行为可能会让逃避者承受一辈子的压力,会让他们始终活在过去污点带来的阴影和逆境之中。
对于这些人来说,摆脱困境的方法就是直面危机,就是认真地看待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认真面对自己的污点和不足,不要逃避内心的阴暗面,不要回避自己过去不堪的经历,只有正视和接纳那些污点,才能真正选择遗忘,才能逃脱心理的困扰。
有个人在少年时代潜入老师家中并顺手拿走了1200元钱,这是老师当时刚发下的被积压了6个月的工资,他需要依靠这些钱给妻子治病,还要给孩子上学,可以说,这是他维持整个家庭开支的经济保障。而这笔钱丢失之后,老师在山路上来来回回地找了很久,却不小心摔断了腿。第二天当少年得知老师的腿摔断之后,非常后悔,他想要把钱还回去,但又担心自己会遭到批评,会受到众人的指责。而这件事彻底影响了他的性格和生活,多年来,他一直都心怀内疚,始终不敢面对老师,而且心中充满了罪恶感,这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坏人,并且抬不起头做人,生活、社交和工作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十几年后,他意识到自己是时候直面这些问题并做出了结了,否则一辈子都将被这个污点左右,一辈子都将活在愧疚和自责之中。所以后来他鼓足勇气来到老师的家中,道出了当年的偷窃事件,而由于时隔多年,老师早就对此事释怀了,这个偷钱的人最终放下心结,获得了自我救赎。
在心理学上,接纳自我往往有一个比较复杂的逻辑,即人们怀疑自己有问题,然后通过观察、自省或者咨询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确有问题,等到问题加重之后选择放弃压制和治疗,而这种放弃会逐渐改变人们对自己、对个人污点的态度,当态度发生改变之后,人们开始不再纠结于自身的问题,此时身上的问题反而得到好转,人们顺利脱离逆境。
哲学家认为人生是一场救赎,人们需要对自己过去的错误进行反思和补救,而这种补救的前提就是正视它们的存在,就是接纳它们的存在以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面对自己的污点时,一方面要用批判和反省的目光看待自己,给自己一个警示,让自己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另一方面,要懂得接纳这些污点,而不是一味地选择逃避,逃避并不能真正摆脱内心的阴影和折磨,只会在时间的堆积下越来越强烈,让自己深陷困境。那些因为自己过去的失误和错误就留下心结、对自己怀有成见的人,往往沉溺在过去的错误当中,只会让自己不断自责和痛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