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每晚八点半》:
这种“所有地点皆可用于学习”的特色,其实与哈佛的繁重课业是联系在一起的: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选修4门课,1年是8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能拿到毕业证。学校有明文要求,一般学生要在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才会开始进入主修专业的课程。
如此繁多而又复杂的知识让大多数学生都忙得头昏脑涨、精力不足,这也造成了只有那些最聪明的天才学生,才能够在两三年内轻松地读完这32门课,而相对来说资质较为平凡一些的学生,就必须要拼了命地读书,才能保证自己在最后能够通过考试。
表面上看,哈佛学子们的大学生涯太辛苦了。但如果你这样想,便误解了他们:通过一项对哈佛学子的调查证实,他们中的90%都感谢并享受这种辛苦,因为若没有了这种辛苦,他们便无法拿出全部的斗志,更无法全力调动起自己全部的动力。
·严格的淘汰机制是动力之始.国内大学秉承的是“严进宽出”的教育态度,但哈佛不同。相比于国内,他们进入大学的校门相对容易,但想要拿到那一张印着“哈佛大学”校徽的毕业证却非常困难。因此,国内大学生最放松的四年,恰恰是他们最勤奋的四年。哈佛的毕业生可能每三天就要啃下一本几百页的专业书籍,还要上交阅读报告。哈佛过桥以后,便是繁华的波士顿,但有人在哈佛读博几年时间里,没有上过桥,更没有去过波士顿——他们将时间全部用在了学习上。
这种对时间的珍视与哈佛本身严格的淘汰机制不无关系:在哈佛,平均每年都会有20%的学生被勒令退学或休学。20%的学生有一部分是因为他们未能通过学校的考试或是未能修满学分。但更残酷的是,衡量他们是否合格的标准并非仅仅是期末考试,老师们还会根据他们在每堂课上的发言记录成绩进行判定,而这一成绩平均占据了总成绩的50%之多!教育之严格在这种“课堂+考试”的双重评价标准下彻底地体现了出来,而对于学生们来说,如何让哈佛看到自己留在学校的价值,自然成为他们最基本的动力。
·学习的动力来源于人生思维的展开在国内,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他们学习的动力来源往往被分为了两种:对短期胜利的渴望或是短期失败的恐惧,比如,通过阶段性的考试或是在升学竞争中获得胜利。但是在美国,很多资优生在很早的时候就会思考自己本身的发展前景,并以此来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以及具体选择与规划的依据。
美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制与国内不同,学习的选择权、时间的安排权与人生的方向杆都交到了学生们的手中,很多时候,老师都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中,上学与学习从“任务”演变成了这样一件事,“如果我之后想要做什么,那么,现在我应该学习什么、准备什么、达到什么?”不管这一目标是成为运动明星、技术人才还是科研工作者……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他们就明白,学习不是为了短期的考试分数与名次,而是为了更好地达成长远的愿望。因此,他们便更能自主判断、取合与规划,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着承担“自我决定”带来的后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