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十八路反王战隋炀
隋朝在漫长的中华历史上虽如昙花乍现一般仅存在了不到四十年,但这个朝代却如历史长河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璀璨异常。
东汉灭亡后,经历了漫长而混乱的四分五裂,直到隋朝的开国之君隋文帝杨坚才结束了南北朝三百年的风雨战乱。杨坚虽然是北周的世族出身,但他的生活却极为简朴,好像是守着家业谨慎过日子的平民百姓一样。为政初期也是厉行节约,爱惜民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民休养生息,从而缔造了一个百姓富足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
杨坚不仅在经济上恢复了国力,在政治制度上也有一系列创新。杨坚废止了自曹魏以来中国实行了三百多年的九品中正制,改为五省六曹制,后改称五省六部制,是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的基础;同时他还开了科举制度之先河,选官不问门第,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另外,杨坚还简化了地方的行政机构,把原来的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划分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一概由中央任免。
然而,大隋就如历史上第1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一样二世而亡。似乎历经了太长时间的动荡和战乱,作为动荡时期的终结者和继往开来的缔造者,总都难免会有些极端和矛盾,而在这飘忽变换的过程中损耗过多国力,所以这样的朝代都必然会有些外强中干,盛极而衰。
作为大隋的开国之君,杨坚本人也是非常偏激和矛盾的。
杨坚早年十分简朴,可开创了盛世之后,也开始沉迷于奢侈靡费的生活。杨坚晚年为自己避暑修建的仁寿宫极其华丽,由著名的建筑师宇文恺主持设计,征调民力数万开山引水,即使在三伏天,宫殿内也凉爽宜人。当然,这与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的广建离宫别苑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 巫了。
另外,杨坚早年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男人中的一个另类,他与皇后独孤氏是坚定的一夫一妻制的拥护者。杨坚与独孤皇后伉俪情深,一生竟无异生之子。由于独孤皇后通古知今,颇有政治才华,在杨坚夺取帝位和为君施政的过程中均有不少贡献,被当时的人称为“二圣”。因为父母奉行一夫一妻制,杨广在夺嫡的时候也假模假样地不纳姬妾,从而得到了独孤皇后的好感。但是,杨坚到了晚年还是没有把持住自己,他背着独孤皇后宠幸了年轻貌美的尉迟嘉华。独孤皇后得知后,一怒之下处死了尉迟嘉华,气得杨坚骑马狂奔了三十里,大喊:“即使贵为天子也不得自由吗?”
不管怎样,晚年的杨坚与独孤皇后之间还是有了隔阂,等到独孤皇后先杨坚而逝去,杨坚的性情便再也无人能够控制了。史载杨坚后来发展到喜怒不定的地步,在他的晚年执政中,刑罚也变得极为严苛。本来建国之初制定的《开皇律》承袭了前朝法制长期发展的经验,经过删繁就简、补充完善,是一部传世的法典。但是,杨坚晚年猜忌过重,经常会法外施刑,朝臣在殿堂之上因一语之失而被当众廷杖致死的不计其数。此外,当时的刑罚已经严酷到世人不能理解的程度,比如有三人仅仅因为偷了一个西瓜,就被杨坚处死。严酷的刑罚并没有实现杨坚期望中“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政治理想,反而对隋朝的法律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另外,杨坚也没有逃出帝王年轻有为而暮年昏聩的这一老套的历史魔咒,对待曾经追随他开国立朝的功臣严加提防,一一铲除。随着曾经与杨坚患难与共的元老宿将一个个都变成了末路功勋,再也听不到谏言的皇帝在偏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杨坚离世之后,继承皇位的是他的次子杨广,即史上的隋炀帝。以“炀”为谥号,可见后人对杨广评价之差,且不评论杨广是否真的与“炀”字相配,不得不承认的是杨广确实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完成了几个朝代都无法完成的伟业。但是,他身兼“官二代”与“富二代”的大手笔、大排场的做派,确实让当时的百姓吃不消。
出于稳定河东和安抚江南的战略考虑,杨广营建了东都洛阳城。洛阳城规模宏大,布局有序,在中国都城建设的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与其父杨坚修建大兴城的分期建设策略不同,杨广一口气仅用了十个月就全部完工。史书记载因工程紧急,累死者十之四五。另外,杨坚大半生注重节俭,兴建大兴城时也以节约成本为原则,拆用旧都木材用于修建新都,连太庙都是用旧城的材料建造的。可是,到了杨广这个地地道道的“富二代”手里,喜爱奢华的他把洛阳城修建得极其华美。杨广倚仗其父亲前期积攒的财富,不但宫室极尽奢华之能事,连洛阳城的西苑也造得规模浩大,是洛阳城的三倍。每逢秋冬花木凋零,杨广就令人用丝绸剪成花朵装饰西苑,靡费无数。
当然,如果把营建东都和修建大运河相比,前者就似乎不值一提。杨广修建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别向东南、东北两个方向延伸,从北方的涿郡到达南方的余杭,蜿蜒长达五千多里,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连接起来,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不仅在当时起到疏通经济的作用,在中国的历史上也产生过巨大的作用。
虽说修建大运河功在千秋,可心急的杨广也只用了六年就完成了全部繁复浩大的工程。另外,除了运河本身的工程,好大喜功的杨广还命人沿岸每隔一段路程就修建离宫别馆以供他巡幸途中休息。当时,征用男丁不足,甚至到了征用妇女的地步,期间累死病死的劳工据史料记载多达二百余万。
另外,大运河在隋朝历史上发挥的运输作用远远不及杨广借以巡幸江都有名。杨广一生三次巡幸江都,每次均需消耗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史载,首次巡幸共动用船只五千余艘,其中龙舟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饰以金玉,俨然水上宫殿。随行人员十万余,沿途所经五百里内州县均要进献食物,极尽水陆珍奇,多余的食物便就地掩埋。
其实,杨坚建立的隋朝具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由于杨坚是通过宫廷政变夺取的帝位,这不过是门阀世族的一次内部调整,没有伤到关陇门阀的根基。这些实力强大的名门大阀一旦遇到朝局有变,就会借机起事。另外,隋朝疆域中从江淮到岭南的广大地区,均是原来南朝统治的区域。隋朝在平定南朝旧部时采取的是镇压和妥协相结合的方式,让很多南朝旧人成为大隋的地方官吏,这些本来就有异心的人自然也随时可以借势起兵反隋。
杨坚在位的开皇中叶以后,各种社会矛盾就已经不断地积累;杨广即位后大兴土木可以说是将这些矛盾进一步激化,而等到他三征高句丽的时候,所有的矛盾就被引爆了。
在杨广首次攻打高句丽之前,打造战船、准备物资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不仅消耗了民力,还使百姓错过农时,河北、山东等地田地荒芜,颗粒无收。大业七年,山东邹平的王薄聚众在其驻守的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南)起事。王薄自称“知世郎”,创作《毋向辽东浪死歌》反对辽东之战,发动民众。当时许多征役的人都去归附他,一时声势浩大,麾下聚众十几万。随后,平原的刘霸道、鄃县的张金称、漳南的孙安祖和窦建德、清河的高士达、韦城的翟让等相继起兵。
大业八年,杨广无视人民的反抗,悍然发兵攻打高句丽。同年,史籍记载新增起义军二十一支。后院着火的杨广首次东征失败,不甘心的他于次年再次发兵征讨高句丽。曾是大隋四大名将之一的杨素,拥立隋炀帝后反被其逼死。杨素之子杨玄感叛乱,进逼东都,打乱了隋炀帝的部署。大业十年,第三次进攻高句丽,隋炀帝因农民起义已愈演愈烈而不敢久战,高句丽也因疲于战争而遣使请降,隋朝就此撤军。
三次征战高句丽之后,农民武装起义就已经成了星火燎原之势,当时势力较大的有河北窦建德的起义军,河南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以及江淮地区杜伏威领导的江淮义军。此外,门阀豪强见大隋朝廷态势不妙,也趁机起事。除之前提过的杨玄感外,还有朔方的梁师都,马邑刘武周,金城郡(今甘肃兰州)薛举、薛仁杲父子,罗县萧铣,同州蒲城郭子和,武威李轨,洛阳王世充,太原李渊等也都拥兵反隋。
大业十二年,杨广第三次下江都,将京都事务交给年幼的代王杨侑,实则偏安江都。在所谓“十八路反王,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家盗贼”等的打击之下,隋朝疲于应付,顾此失彼,已到了风雨飘摇的境地。在北方只有长安、洛阳等几座孤城,在江南也只有江都一隅之地,即便如此,这几个地方也常被切断联系。
一个璀璨夺目的王朝即将黯然泯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