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林风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051908
  • 作      者:
    孙晓飞著
  • 出 版 社 :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内容介绍
  林风眠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和新中国画大师,《林风眠/百年巨匠》对家乡的爱与恨、对朋友的亲与疏、对同侪的冷与热、对情感的浓与淡、对艺术的破与立等多个层次,切近地关注林风眠艺术里程及生活经历的不同侧面,立体地展现了林风眠丰富的艺术人生。
展开
精彩书评
  ★他们用色彩抒发思想,在丹青之中融汇古今。
  ——靳尚谊
  
  ★他们用画笔纵横乾坤,皴擦渲染指点江山。
  ——刘大为
  
  ★他们的艺术来自造化,他们挥毫泼墨,尽显大千的沧海桑田。
  ——范曾
  
  ★他们创造经典,留下的是永不磨灭的时代遗产。
  ——王明明
  
  ★他们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不愧是文艺史上的大家。
  ——沈鹏
  
  ★他们的创造源于自然,在行云流水中彰显天地人和。
  ——苏士澍
  
  ★他们的感悟源于心灵,在方寸之间传承文明血脉。
  ——吕章申
  
  ★他们唱念做打,扮相美轮美奂,青春永驻艺坛,熠熠生辉。
  ——尚长荣
  
  ★他们粉墨登场,演尽世间百态,笙箫锣鼓,谱写华彩乐章。
  ——刘长瑜
  
  ★舞台上他们卓尔不群,举手投足之间讲述天翻地覆。
  ——蓝天野
  
  ★舞台下,他们凝重深沉,世间冷暖之中,彰显人文关怀。
  ——濮存昕
  
  ★他们用音符弘扬民族精神,他们用节奏紧扣时代脉搏。
  ——傅庚辰
  
  ★他们用赤子之心歌颂美好,激励理想振聋发聩。
  ——印青
  
  ★他们的作品是火炬,是呐喊,是惊雷,也是润泽心田的语录。
  ——王蒙
  
  ★他们遣词造句锤炼语文,启迪智慧培育品德。
  ——莫言
展开
精彩书摘
  《林风眠/百年巨匠》:
  林风眠终其一生都是个孤独者,无论艺术还是生活。
  林风眠1900年出生于广东梅县(今梅州市)西阳镇阁公岭村。
  由于缺乏营养,出生时又小又丑,险些被家人抛弃。是母亲把他从死亡边缘拉回。家人的遗弃与母爱的挽留,一定上演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家庭悲剧。家人歇斯底里的狂吼,与母亲痛彻心扉的哭喊,一定像滚烫的铅汁一样,在他懵懂无知的某一天,灌入了他的灵魂。
  虽然那时他全无记忆,亲人的不喜欢和不接受,不会在他的心灵里留下阴影,但或许这样的残酷气息,仍然在他的生命深处留存。
  林风眠出生于一个石匠世家。这是一个靠诚实劳动而获得尊敬的家庭,有着吃苦耐劳的良好家风。因此,家人给他取了个“阿勤”的乳名。
  1900年,对于大清朝来说,是个耻辱的年份。对于以石匠为业的林家来说,国家的磨难与他们关系并不大。某种意义上,对于小阿勤自己来说,则可能意味着积极的改变。
  坚船利炮的到来,迫使中国不得不打开国门,被动地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历史推动着每一个中国家庭,向着未知走去。
  客家人有重农事的传统,“民惟力耕,不事他技”。从事农业是客家地区的主业,不管是男是女,都要为了生计,下地去侍弄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由于种种原因,客家人不断迁徙。因为是外来者,又重视农耕,不可避免地与当地土著因土地问题发生争斗。
  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客家人养成了好斗的习性。19世纪以前,客家人不断与徙居地的地方势力抗争。历史记载,客家人经常与当地土著发生械斗事件。
  虽然生性好斗骁勇,但长期的大规模械斗,让客家人在人力与经济方面的损伤非常之大。一旦占了下风,客家人只能被迫离开家园,上山为盗匪,不但自己被迫离开主流社会,也成为社会治安的大问题。
  有关资料显示,清廷为了解决土客械斗问题,将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客家人遣散回粤东客家原乡乃至外省。这一政策,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客家人口锐减。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不少广东客家人或被裹挟或主动参加。运动失败后,客家人的生存空间进一步逼仄,在广东和广西——清延对客家人的压制非常严厉。
  客家人的生活在清朝末年也发生着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客家地区人口不断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因此,在客家地区,五行八作都极为发达。客家女子从事编麻绳、挑柴火等一些体力劳动;而男性则推起鸡公车,去从事人力运输,有的去山间当起了伐木工人。
  聪明的客家人选择去当各种工匠,作为自己和家族的职业:木匠师傅、泥水师傅、锡匠师傅、补锅师傅、补鞋师傅、制土砖师傅、修伞师傅、修坟师傅,不一而足。
  技术含量稍高一些的,还有织布机师傅、染布师傅、铸铁模具师傅。
  林风眠祖父是个石匠师傅。据笔者的研究,应该是传统的建筑类石匠。
  林风眠的出生地阁公岭村有很多华侨。他们远渡重洋,外出谋生,主要分布在非洲的毛里求斯和留尼旺。前者曾是法国殖民地,法语是那里的主要语言,而留尼旺则至今是法国的海外省。
  华侨们心系家乡,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一块立于1937年的《阁公岭重修乡道记》,记录了众多华侨们对家乡公益事业的支持过程。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乡:爱与恨
出生之地
美丽妈妈
染坊悲剧
石匠祖父
少年才子

第二章 友:亲与疏
事业挚友
艺术同道
始亲终疏

第三章 侪:新与旧
青年校长
闻名北京
白石出山
观念分歧
画坛新风
分系风波

第四章 师:中与西
开蒙之师
人生导师
艺术之师

第五章 校:北与南
艺术大会
“枪毙”公案
西湖建校
重归画家

第六章 艺:破与立
文化清算
艺专波澜
方纸布阵

第七章 道:源与流
境由心生
艺术夸父
脉络之思

第八章 变:泰与否
酷爱“杂菜”
调和中西
自成流派
依风长眠

第九章 名:大与小
和谐之道
色彩之舞
水墨仕女
灵动之鸟
柔情画风

第十章 爱:舍与得
德国之爱
患难与共
爱女蒂娜
骨肉亲人
我要回家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