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东方建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12037425
  • 作      者:
    (意)马里奥.布萨利(Mario Bussagli)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1999.12
收藏
内容介绍
    《东方建筑》纵论上千年的历史变迁,横贯印度与锡兰、印度支那和印尼、喜马拉雅地区、中亚、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等七大地域,时空上的跨度很大,但由于作者首先将整个地区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加以研究,所以各部分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广而不杂,脉络清楚。汇集并综述了其中七大地域的建筑发展历程。这七个地域的共同特征是:错综复杂的历史变迁,庞杂的社会现象,以及蕴藏的异常丰富的思想。<br>    全书各部分都是将城市与建筑艺术放在其自身历史、社会、经济、宗教、文化等大背景下加以考察,所以避免了浅显而孤立地看待建筑文化现象的弊端。此外,书中也屡屡触及一些前沿的、甚至悬而未决的课题,并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展开
精彩书摘
    五、首要主题<br>    从大量系统化的有关论著看,印度建筑的基本主题就是对“中心”的表现。这一主题对于建筑和城市规划都是同样适用的。每一座寺庙或宫殿都是一个宇宙轴心、一个神圣的中心,它是天、地,甚至冥世的交汇点。由于在整个印度地区直至今日都将村落视为是人类聚居的基本单元,因此,将这种中心的象征加以拓展,就成了城市平面中反复出现的母题。所以,不论城市是方形的(方形被视为是有序世界的象征,是完美的形式和秩序)还是矩形的(其内部主要的街道构成菱形的形式),甚至一些更为抽象的形式(如圆形、半圆形或三角形),在这些理想的城市形态中都会找到一种中心的母题。<br>    圆形的平面可能是外来的,或许是源于亚述人,并通过安息人(Parthian)传人印度。但不论是哪种几何图形,它们都各有其自身的价值和象征意义。这些意义本质上都是将土地的神奇力——它们或是先已存在的,或是由最初的奠基仪式积聚而成——转变为人类的栖居地和一种富有生命气息的形式,并能与宇宙的生命节奏相和谐。它通过将城市的模糊空间加以几何化的处理,以人的尺度去营造城市,进而使城市中的人能感受到宇宙生命的脉膊。另一方面,在宗教建筑中,这一概念又会有所变化并被加以夸大。由于这类建筑宗教的象征性更为强烈,所以其几何形式的倾向也更为明显。例如不同时期率堵坡的平面。它们或是圆形的,其四周的围栏也是圆形的;或是内切于正方形中的圆形;或是一系列的正方形。与此不同的是印度教的神庙平面,尽管它周边的围墙有时会出现椭圆曲线的内凹片断,但大部分都是一个由围墙形成的长方形。至于围墙内的建筑布局则变化很大,它们有时采用具有象征意义的排列形式,有时则采用梅花形的布置方式,即在矩形围墙内的四角和中心布置建筑并利用矩形的两个对角线为轴线来组织空间。无论哪种布局形式都有一种共同的倾向:将主体建筑独立出来,从而能在各个方向看到它;同时主体建筑又构成整个人工象征空间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布局模式突出了率堵坡的半圆顶和中世纪寺庙群巨大的体量,从而用具体化的人造构筑物隐喻了“山”的壮丽——“山”被视为是宇宙之柱和世界轴心的象征。<br>    就宗教建筑所表现的意义而言,印度与西方之间显然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印度的宗教建筑往往是和世俗建筑相互隔绝布置的,这一点,尤其是它所包括的思想内涵与西方不尽相同。印度的宗教建筑,即使不是完全的自成一体,通常也是与城市居住区相远离的。它们或是独自形成一个神庙城(如马杜赖),或是将庙与寺院组合在一起(如阿旃陀),或是前文述及的一些独立式寺庙,它们吸引了大量的人在其周围从事与寺庙有关的经济活动。在所有上述的情形下,我们都处于一种寺庙自身所形成的“中心”之中。这种中心的意义并不构成城市文脉的一部分,而是为了创造与神对话的机遇。因此,这些中心有意建造得与城市相异,在形式上也与那些基督教的修道院不同。城市,被看作是一个既神圣又具有实际功能的中心,它的作用是将神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市民们则以城市为纽带,从那些理论上总是作为城市中心的宗教建筑中寻找精神的寄托(尽管这些宗教建筑具有某种中心的向心作用,但实际上都位于不同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神与世俗之间的隔绝是十分微弱的。这些市民虽然无法在城市中获得真正的自主权,却相信:在其生活的城市中,自身任何微小的行为都会影响无形的神力和宗教力量,从而对主宰城市的法令秩序产生作用。<br>    通过有关文献,我们发现城市的基本结构——一般是一种方格网形式——又被叠加上某种街道的图案,它加强了城市中心的象征意义。这一道路系统的嵌入还解决了与城市布局和功能相关的交通问题。城市的形状可能是莲花形的,它保持了城内的方格网结构,但其周边却被带有圆形、八边形或六边形棱堡的四叶状城墙所环绕,城墙的转折处与方格网的角部相契合。另一种理想的平面形式是在城市中形成具有特定方向性的宽阔大道,或是通过建筑物的布局——一般要考虑与城市基本格网的关系——来形成一种象征图形(如万字饰)。无论采用何种理想形式,城市的发展最终都要受印度地区社会条件的影响,它们在这些基本的方格网模式和象征性的几何图案基础上,会产生一些自发性的变化。这种城市规划中严谨的、大片的方格网模式,只有在印度河文明的大城市中表现得最为明晰。尽管我们已经不可能重建那一历史时期的文明,但现已知道,正是印度河文明产生了许多丰富的、富于思想性的规划设想,它们已经被吠陀时期的文化所证实;不过这已经是很久以后,才在技术性文献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br>    可以肯定地说,将建设用地划分为方格网的模式,并进而划分成三角形的模式,是出于一种宗教和象征性的需要。不过这种空间的几何处理手法与现代建筑是有很大差别的,它使建筑具有一种所谓“多向可见性”的特征。这是由于建筑本身被视为某种象征意义的产物和一种竖向轴线(神秘的宇宙轴心)的具体表现形式,它需要在各个方向看都是相同和完整的,因此,它更多地受一种雕塑的而不是建筑的法则所支配。甚至“正立面”一词,在印度也与其在欧洲或亚洲其他地区所表示的意义略有不同。正立面的意义在于它是进入建筑内部的入口。它可以被强调,但不能凌驾于侧立面或背立面的意义之上。正是为了获得“中心”的象征意义,使印度建筑在体形上极力追求富于雕塑感的风格。
展开
目录
前言<br>绪论<br>第一章  印度和锡兰<br>第二章  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支那<br>第三章  喜马拉雅地区<br>第四章  中亚地区<br>第五章  中国<br>第六章  朝鲜半岛<br>第七章  日木<br>注释<br>参考文献<br>英汉名词对照<br>照片来源<br>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