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豆奶是以豆乳为原料,利用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等乳酸菌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经发酵制成的类似酸奶的饮料。
(一)工艺流程
大豆→去种皮→浸泡→磨浆→脱臭→均质→配料→接种→发酵→冷却→冷藏→成品
(二)生产方法
1.豆乳的制备
(1)大豆的脱皮大豆脱皮采用于脱皮方法较好。脱皮可减少大豆从土壤中带来的耐热细菌,改善豆乳风味,降低豆乳起泡性。另外,由于去除了豆皮,用于杀灭脂肪氧化酶的加热时间就可缩短,这对于减轻蛋白质变性和褐变反应是有好处的。
大豆脱皮率应达到95%以上。脱皮效果与大豆含水量有很大关系,水分过高或过低,效果均不理想。当大豆水分含量超过13%时,应先进行干燥处理,在含水量达到9.5%—10.5%后将大豆取出冷却,冷却后再脱皮。如果大豆含水量过低,则脱皮时易形成碎块,集中存在于子叶附近的脂肪氧化酶被暴露,大豆中的脂肪被氧化,产生豆腥味。
脱皮通常使用凿纹磨,要求多数大豆开成两办,而子叶不被破碎。脱皮大豆不宜贮存,因为豆皮一经除去,大豆的油脂十分容易受脂肪氧化酶氧化。
(2)大豆的浸泡豆汁质量好坏与原料大豆的品质有很大关系。一般无霉变或未经热变性处理的大豆,无论新、陈都可用来制作豆乳,当然以新大豆为好。但刚收获的大豆不宜使用,应存放2—3个月以后再用。
大豆浸泡前用清水清洗干净。接着,用15—20℃温水浸泡大豆,夏天为8—10h,冬天需16—20h。浸泡终点判断方法是:浸泡后的大豆豆办,其内表面基本上呈平面,略有陷坑,手指捏之易碎,断面已被水浸透,无硬心。
浸泡的目的是为了软化大豆细胞结构,降低磨浆时的能耗与设备磨损,提高胶体分散程度和悬浮性,增加蛋白质得率。浸泡时间短、水温低,会造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提取率低;浸泡时间过长或水温太高,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图1—6所示为在27℃条件下,浸泡时间对大豆固形物回收的影响。
(3)磨浆、分离大豆经脱皮浸泡后,为提高蛋白质的收得率,采用一次加足水量直接磨浆的方法。用磨浆机进行粗磨时,水应一次加足,一般控制在配料水量(大豆∶水=1∶11)的50%—70%。粗磨得到的浆体,可补充适量水分,然后送人胶体磨进行细磨,目的是让大豆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从细胞组织中充分游离出来。通过粗磨、细磨后的浆体,其含有的固形物应有90%以上能穿过150目滤网。从豆汁中分离豆渣,一般都使用不锈钢离心机进行分离。
(4)脱臭去除豆渣的豆汁,还含有一些异味成分,它们有的是大豆本身带来的,有的是在大豆磨浆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般都采用真空脱臭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除去豆汁中的异味物质。真空脱臭方法如下:利用600kPa的高压蒸汽,将脱臭罐中的豆汁加热到140—150℃,然后把热豆汁迅速导人真空冷却室中,在19.6kPa的真空下瞬间蒸发,豆汁温度骤降,体积膨胀,部分水分急剧蒸发,豆汁中的异味物质随水蒸气迅速排出。
(5)均质品质优良的豆乳应组织细腻、口感柔和,经过一段时间存放不分层、无沉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细磨过的豆汁进行均质处理。豆汁在高压下从均质阀的狭缝处被压出,油滴、蛋白质等在剪切力、冲击力和空穴效应的共同作用下被微细化,形成均一的豆汁分散液,脂肪不会上浮,蛋白质不发生沉降,且豆汁有了光泽。
均质条件控制在豆汁温度70—80℃,均质压力13—23MPa。
(6)杀酶在大豆中存在着脂肪氧化酶、尿素酶以及抗营养因子,为了改善豆乳品质,提高对大豆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
①干热处理:一般是在大豆脱皮后,入水浸泡前对大豆进行干热处理。利用120—200℃的干热空气对大豆加热10—30S。
②蒸汽处理:在大豆脱皮后,入水浸泡前,用120—200℃的高温蒸汽对大豆加热7—8s。
③热水浸泡处理:对不去除大豆种皮的生产工艺,常采用此处理法。具体操作方法:将清洗过的大豆用80℃以上的热水浸泡30—60min,然后磨浆。
④热磨处理:将用热水浸泡好的大豆沥去浸泡水,然后加入沸水,在80℃以上保温10—15min,先进行粗磨(大豆∶水=5∶8),再用胶体磨细磨。
⑤热烫处理:将脱去种皮的大豆迅速投入80℃以上的热水中,保持10—20min,然后取出大豆,磨浆。热烫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豆办过软,不利于大豆磨碎,对蛋白质的溶出也有影响。
⑥碱处理:碱处理一般与热处理混合使用。碱液不仅可抑制脂肪氧化酶活力,而且能消除大豆的苦涩味,还有增加蛋白质从细胞组织中溶出以及去除部分低聚糖的作用。常用的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碳酸钠。
具体操作方法:将大豆置于20℃左右的0.5%NaHCO3溶液中浸泡6—8h,然后取出大豆,再将其投入新配制的0.5%NaHCO3溶液中,80℃漂烫10min,迅速冷却,脱去种皮。脱皮后的大豆于70C用新配制的0.5%NaHC03溶液进行磨浆,大豆∶NaHCO3溶液=1∶7。
⑦酸处理:酸处理一般与热处理混合使用。常用的酸有:柠檬酸、延胡索酸等。用120℃干热空气对大豆加热20s,冷却,脱去大豆种皮。接着,用延胡索酸溶液将脱皮大豆磨浆。延胡索酸溶液的配制:延胡索酸用量为大豆质量的1.2%—1.8%。先将延胡索酸溶于80℃左右的热水中,然后用NaHCO3或NaOH将溶液的pH调至7.0。
(3)糖化和主发酵
①摊饭法:米饭、水、麦曲和酒母在缸内混匀后,加入酸浆水使发酵醪酸度在0.3—0.35g/100mL,控制初始发酵温度在27—29℃,约经12h发酵,进入主发酵期,此时期应注意温度的控制,在主发酵期间需开耙3—4次,特别要掌握好开头耙的时机,一般选择酒醪还原糖含量在5%—6%、品温不超过30℃时进行。每隔3—5h再开一次耙,不让晶温超过30℃。自始发酵起5—8d,品温逐渐下降至接近室温,主发酵即告结束。
②淋饭法:维持品温在32—33℃,经36—48h发酵,在凹圆窝内出现甜液,此时开始有酒精生成。由于延胡索酸、乳酸等酸性物质的存在,甜液的pH在3.5—4.0左右,这发酵醪的低pH有力地抑制了产酸细菌的生长。待甜液积聚到圆窝高度4/5左右时,加曲和水冲缸,搅匀,发酵由半固态转为液态,由于渗透压下降和氧气的补入,酵母增殖变得迅速。当发酵温度超过32℃,即开耙散热降温,使物料温度降至26—27C,一俟品温升高至32℃,再次开耙,如此反复。自始发酵起经7d完成主发酵;在搭窝时使用酒药,除酵母细胞外它还含有根霉、毛霉等水解淀粉的糖化菌,为了防止淀粉酶的不足,因此在冲缸时需要添加麦曲。但麦曲的添加不能过量,否则发酵速度跟不上糖化速度而导致糖分积累,一方面因为醪液渗透压升高而影响酵母细胞活力,另一方面糖分的积累会招致杂菌增殖,这是不希望的。
③喂饭法:搭窝后经45—46h,将发酵物料全部翻入到另一盛有120kg左右清水的洁净大缸内。翻缸后24h,加2kg麦曲,3h后喂50kg大米用量的米饭,品温维持在25—29℃,约经20h,再进行第2次喂饭,操作方法如前,也是先加曲后加饭,加饭的量仅是第1次的一半。第2次喂饭后经5—8h,主发酵结束。喂饭法发酵的温度也应前低后高,前期控制较低,是为了在低温下限制杂菌增殖,而在主发酵后期,酵母细胞数已足够多,且酵母活力又强,酵母的竞争力已
占优势,加上酒精浓度比较高,杂菌已不可能增殖,发酵醪败的可能性很小。喂饭引起酒醪pH的波动不大,基本稳定在4.0左右,这样的酸度对生酸杆菌增殖不利,但十分适合酵母细胞增殖和发酵。每次喂饭的数量不能过多,应避免醪液酸度下降太多而引起杂菌滋生。由于采用喂饭的方式,不仅酵母能获得新鲜营养生长良好,而且因为起到酵母扩大培养作用,酵母新细胞比例高,使发酵力保持长久旺盛。用喂饭法酿制的黄酒,口味醇厚,出酒率高,酒液苦味少,酒精含量较高。
④大罐法:落罐后12h开始进入主发酵期,可采用通入无菌空气的方法,将主发酵期的温度控制在28—30℃。自始发酵起32h,品温改为维持在26—27℃,之后品温自然下降。大约自始发酵起经72h,主发酵即告结束,进入后发酵淀粉酶活力大小、发酵醪糖浓度高低、酵母细胞数多少和酵母增殖能力强弱是这一时期需要关注的要点,事关发酵能否正常进行。
白酒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3类:①固态法:发酵、蒸馏都为固态,这是我国白酒生产的传统工艺,目前国家和地方的名、优白酒多采用此工艺。②半固态法:发酵、蒸馏为半固态工艺,一般米酒的生产采用此工艺。③液态法:发酵、蒸馏都在液态下进行。……
(一)固态发酵法
1.生产特点及白酒类型
(1)生产特点啤酒和葡萄酒等酿造酒,一般都采用液态发酵;白兰地、威士忌等蒸馏酒则是在液态发酵后,再经蒸馏制成。而白酒的生产与它们不同,是采用固态酒醅发酵和固态蒸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