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交换、比较、反复”
陈云倡导“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三句语,为什么还提出“交换、比较、反复”这六个字呢?这是由事物本身的矛盾运动决定的。“交换、比较、反复”这六个字,讲的是辩证法,是达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也可以说,“三句话”和“六个字”是配套的,是不可分割的。
“交换”,是要求全面地看问题。陈云在1978年12月之前多次提出:“采取什么方法,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比较正确呢?”他说,我的体会是“全面、比较、反复”这六个字。1990年1月24日,他又将事先题写的条幅“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赠送给浙江省委领导同志。在这里把“全面”二字改为“交换”。可见,他讲的“交换”,实质上就是要求我们注意“全面”地看问题。1962年2月,他曾用茶杯作例子对这个问题加以说明。他还说,我们打仗、医生治病、研究工作和决定政策,弄清情况的办法之一,是“多和别人交换意见”。这样做,本来是片面的看法,就可以逐渐全面起来;本来不太清楚的事物,就可以逐渐明白起来;本来意见有分歧的问题,就可以逐渐一致起来。陈云多次讲,我们党在工作中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毛泽东说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两个万岁”,就是这个意思。有民主人士监督我们,对工作有好处。如果没有人监督我们,长期“只有一派人讲话,听不到不同的意见,那末工作就会出毛病”。大量历史事实证明,不听反面意见,一边倒,一定要失败。可见,“交换”的思维方法,就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甚至反对自己的意见,进而达到较全面地认识事物。
“比较”,是找出不同事物的特殊矛盾的基本方法。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真理与错误、善与恶、美与丑这些相对立的东西,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那么,怎样才能识别清楚这些不同的东西呢?怎样才能找出不同事物的特殊矛盾呢?陈云认为,基本的方法是“比较”,就是把一个事物同它的上下、左右、前后、正反进行比较。“所有正确的分析,都是进行过比较的。这是‘试金石’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弄清楚事物的本质。”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能决定取舍。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采用这种方法,把敌我之间强弱、大小、进步退步、多助寡助等几个基本特点,作了比较研究,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得出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的正确论断。陈云还说:“毛主席为了说明新民主主义,就把它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作比较,加以区别,这样就不含混了。”依据这一科学思路,早在1973年6月,陈云就提出,当代资本主义有很多新变化,“我们对资本主义要很好研究”,“不研究资本主义,我们就要吃亏,就不要想在世界市场中占有我们应占的地位”。他希望我们把一些界限划清楚,如,不要把实行自力更生的方针同利用资本主义信贷对立起来。“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理由。我们做工作不要被那些老框框束缚住。”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下,他提出这些可贵的思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还有,早在1956年党的八大期间,他就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了比较研究,明确提出“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到了1982年,他又进一步论证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就像“笼子和鸟的关系一样”。他认为,搞活经济和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但不能没有计划和宏观调控,不能没有法律法规。发展市场经济“总得有个笼子”,这个“笼子”就是“计划和宏观调控”,就是“法律法规”,世界上哪个国家都是如此。我们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应强化这一点,进而使市场经济沿着科学的轨道向前发展。陈云把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比喻为“笼子和鸟”的关系,不仅生动、形象、恰当,而且蕴含着深奥的哲理,为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可见,所有正确的结论,都是经过比较研究而得出的。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运用“比较”方法。在当代,我们把建国前后、改革开放前后以及国内外的实际情况加以比较研究,就会深刻认识和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性。陈云要求我们党政领导同志,研究问题,制定政策,决定计划,要把各种方案拿来比较,不但要和现在作比较,和过去的作比较,还要和外国作比较。这样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可以把情况弄得更清楚,判断得更准确。
“反复”,是要求决策问题要反复思考。陈云希望我们领导同志,决定问题不要太匆忙,要留一个反复考虑的时间,最好过一个时候再看看,然后再作出决定。这是说,当我们把各种问题、各种方案作了比较研究以后,也不要马上决定问题,还要进行反复考虑。陈云说,我们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决定的,而是往往先放一放,比如放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再反复考虑一下,听听不同意见。“毛主席自己就假定过许多反对的意见,别人不推翻,自己来推翻,推翻了再来。”这样吸收正确的,驳倒错误的,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更加正确,这是他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之道。毛泽东晚年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失误,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就方法论而言,也正是由于他匆忙决策,听不进不同意见的结果。历史证明,任何一级组织,如果允许不同意见存在,大家可以谨慎一些,把事情办得更合理一些;反之,如果一个人说了算,一言堂,一边倒,势必犯错误。因为,客观事物无论是从广度上看,还是在深度上来看,都是很复杂的。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的种种制约,人们对它的认识决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反复思考的过程。
由此可见,陈云的“交换、比较、反复”这六个字是有机统一体,体现了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分析的观点,是达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基本途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