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水健康循环原理与应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12084229
  • 作      者:
    张杰, 熊必永, 李捷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从地球上水的运动规律出发,研究了人类用水与水文循环的关系。从而指出人类用水即水的社会循环应服从自然水文循环的规律,实现社会用水的健康循环。只有如是,自然水环境才能维系,水资源方可持续利用。
展开
内容介绍
    《水健康循环原理与应用2006》从地球上水的运动规律出发,研究了人类用水与水文循环的关系。从而指出人类用水即水的社会循环应服从自然水文的规律,实现社会用水的健康循环。只有知是,自然水环境才能维系,水资源方可持续利用。全书共分9章。第1章研究地球上水资源及其循环规律;第2章介绍了我国社会水循环现状与水环境退化的原因;第3章和第4章论述健康水循环的理念、实施方略与途径;第5章和第6章提出城市排水系统的现代观和人类循环型用水的新模式。第7章至第9章分别介绍了笔者在深圳、大连和北京等地,运用水环境恢复理论与社会用水健康循环的方法进行的城市有效利用、水环境恢复工程等方面的规划研究。
展开
目录
第1章  水循环与水资源<br>1.1自然界中的水文循环<br>1.1.1自然水文循环总量<br>1.1.2自然水文循环的作用<br>1.1.3自然水文循环的特点<br>1.2社会水循环<br>1.2.1社会水循环概念<br>1.2.2水的社会循环与自然水文循环的关系<br>1.3全球水资源<br>1.3.1地球上水的贮量<br>1.3.2各大洲的水资源量分布格局<br>1.3.3世界部分国家的水资源量分布<br>1.4中国水资源<br>1.4.1水资源总量<br>1.4.2地下水资源<br>第2章  社会水循环现状与成因<br>2.1中国社会水循环现状及发展趋势<br>2.1.1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量<br>2.1.2我国城市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量<br>2.1.3我国社会水循环现状模型与分析<br>2.1.4我国未来社会水循环趋势<br>2.2水环境质量退化状况及损失<br>2.2.1污染物排放状况<br>2.2.2水环境退化状况<br>2.2.3水污染损失<br>2.3水环境退化原因分析<br>2.3.1水环境退化影响因素<br>2.3.2水环境退化根源分析<br>第3章  水健康循环基本理念<br>3.1现时社会水循环<br>3.2水循环系统分析<br>3.2.1重建水健康循环可能性<br>3.2.2水循环系统分析<br>3.3水健康循环概念与模型<br>3.3.1水健康循环概念<br>3.3.2水健康循环模型<br>3.3.3水资源与水循环关键特性<br>3.3.4水环境与其他环境问题的关系<br>3.3.5水健康循环社会基础<br>第4章  水健康循环方略<br>4.1水健康循环方略<br>4.2节制用水<br>4.2.1节制用水概念<br>4.2.2节制用水的意义<br>4.2.3节制用水的措施<br>4.3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br>4.3.1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必要性<br>4.3.2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的概念<br>4.3.3再生水作为水源的应用前景<br>4.3.4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水回用形式<br>4.3.5国内外的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利用<br>4.4污泥土地利用<br>4.4.1现代营养物质循环<br>4.4.2污泥处置方法分析<br>4.4.3污泥土地利用的问题和防治措施<br>4.5雨水水文循环途径的修复<br>4.5.1雨水水文循环途径修复措施<br>4.5.2国内外发展状况<br>4.5.3雨水渗透利用效果<br>4.6面源污染控制<br>4.7流域水环境与水资源统筹管理<br>第5章  21世纪城市排水系统新模式<br>5.1城市排水系统发展历程与挑战<br>5.1.1城市排水系统发展筒史<br>5.1.2城市排水系统面临的严峻挑战<br>5.2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平衡分析<br>5.32l世纪城市排水系统<br>5.3.1城市排水系统功能与任务<br>5.3.2现代城市排水系统模型<br>5.3.3现代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br>第6章  创新的水资源利用模式<br>6.1传统用水模式<br>6.1.1纽约的城市供水发展<br>6.1.2北京的城市供水发展<br>6.2传统用水模式的反思<br>6.3取用水模式的革新<br>第7章  深圳特区水资源循环利用规划<br>7.1深圳特区概况<br>7.1.1自然地理概况<br>7.1.2社会经济概况<br>7.2水资源与水环境状况<br>7.2.1给水工程现状<br>7.2.2水资源开发程度与可利用潜力<br>7.2.3排水工程现状<br>7.2.4水体污染现状<br>7.3深圳特区水资源循环利用概况<br>7.3.1深圳特区污水回用的历史与现状<br>7.3.2深圳特区污水再生回用存在的主要问题<br>7.3.3变深圳特区污水处理厂为再生水厂的必要性<br>7.4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规划<br>7.4.1再生水需求量<br>7.4.2特区内污水再生回用的规模<br>7.4.3深圳特区城市再生水道系统总体布局<br>7.4.4再生水供水水质标准及污水再生回用工艺流程<br>7.4.5特区再生水系统投资<br>7.4.6污水回用的可靠性<br>7.4.7污水回用实施可行性<br>7.4.8优先示范工程<br>7.5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益<br>7.6实施水资源循环利用规划的措施与建议<br>7.6.1实施措施<br>7.6.2建议<br>第8章  大连市污水与海水资源战略规划<br>8.1大连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窘境<br>8.1.1大连自然与经济状况<br>8.1.2水系与水资源概况<br>8.1.3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br>8.1.4排水系统概况<br>8.1.5大连市未来水资源需求与潜力<br>8.2大连中心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br>8.2.1中心城市水资源<br>8.2.2中心城市水资源开发与城市供水现状<br>8.2.3中心城市水资源供需分析<br>8.2.4大连中心城市水环境恢复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略<br>8.3大连中心城市污水资源战略规划<br>8.3.1大连市污水再生利用状况<br>8.3.2城市再生水道规模<br>8.3.3再生水道系统布局<br>8.4大连市城市再生水道系统技术经济评价<br>8.4.1再生水生产工艺和全流程<br>8.4.2城市再生水道系统经济评价<br>8.4.3城市再生水道系统社会、环境效益<br>8.5大连市海水资源战略规划<br>8.5.1国内外海水利用现状与趋势<br>8.5.2大连海水利用现状<br>8.5.3大连中心城市海水利用战略<br>8.5.4大连中心城市海水利用规模<br>8.6水资源二次供需平衡分析<br>8.7大连市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次序与统筹配置<br>8.7.1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次序<br>8.7.2水资源统筹配置<br>第9章  2l世纪北京市水事新设想<br>9.121世纪北京水资源与水环境挑战<br>9.1.1北京市概况<br>9.1.2北京市水资源与用水状况<br>9.1.3水资源供需缺口<br>9.1.4北京市水环境质量与污染负荷<br>9.2北京市水环境恢复关键基础措施<br>9.2.1节制与节约用水<br>9.2.2污水深度处理与有效利用<br>9.2.3修复城区雨水水文循环<br>9.2.4污泥土地利用<br>9.2.5措施预期效果分析<br>9.3北京市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根本之道<br>9.3.1北京市供水格局分析<br>9.3.2基于水健康循环的北京市未来供水格局<br>主题词索引<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