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人买履到谢公齿屐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伟大时代,这个时代有说不尽的聪明人,譬如孔庙里面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亚圣”孟子、“宗圣”曾子、“后圣”荀子……即使不提儒家,也还有道家的老子、庄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商鞅,名家的公孙龙子、惠施,阴阳家的邹衍,纵横家的苏秦、张仪,兵家的孙武、孙膑,杂家的吕不韦,农家的许行,医家的扁鹊……即使这些都不提,也还有列子、吴子、告子、申子、尸子、管子、慎子、接子、尹文子、田骈子、关尹子、尉缭子……此谓诸子百家。但这个时代的蠢人笨伯,似乎也不少,在上面那些“聪明人”的著作里面,我们就能找到买椟还珠的齐人、自相矛盾的楚人、掩耳盗铃的晋人、守株待兔的宋人、唇亡齿寒的虞人、邯郸学步的燕人、纸上谈兵的赵人、讳疾忌医的蔡人、南辕北辙的魏人、持度买履的郑人……仔细盘点下来,也堪称蠢人百家了。其实,在诸多蠢人里面,那位郑人并不算蠢,反而可谓是严谨异常。
据说,郑国有一个人,眼看着自己脚上的鞋子从鞋帮到鞋底都已破旧不堪,于是准备到集市上去买一双新鞋。那个时候,郑州还远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郑国虽然也是天下通衢,交通方便,商贾云集,但对于一般平民而言,即使买双鞋子也还要凑集市的方便。在去集市之前,这位老兄先在家里非常认真地用尺子量好了自己脚掌的长短胖瘦尺寸,然后将尺子放在座位上起身出门。
一路上,他紧赶慢走,跑了几十里地才来到集市。集市上热闹极了,人群熙熙攘攘,各色小商品摆满了柜台。这位老兄径直走到鞋铺前。鞋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鞋子,他让掌柜的拿了几双鞋,左挑右选,处处彰显出自己的细腻和仔细态度。最后,他终于选中了一双自己觉得满意的鞋。这位老兄正准备掏出尺,用事先量好的尺码来比一比新鞋的大小是否合脚,忽然发现尺子被自己顺手搁在家里忘记带来了。于是,他连忙放下鞋子赶回家去拿尺子。尽管他快跑慢跑,还是花了很长时间。等这位老兄急急忙忙地返回家中拿了尺子,再急急忙忙赶到集市,太阳都快下山了。这时,集市上的商贩们都收了摊位,店铺也已经关门闭户。再看那家鞋铺,人家更是摘幌儿打烊了。这位老兄一脸惆怅,新鞋没买成,旧鞋却在今天的马拉松长跑中越磨越破,没法再穿了。眼望落日,细瞧破鞋,郑国的这位作风严谨的老兄不禁长叹起来。
大家立刻围拢过来。当了解了情况之后,大家都表示不理解,问他:“你买鞋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用你的脚去穿一下,这不就知道鞋子合不合脚了?”这位老兄一脸的不屑,举着尺子说:“那可不成,用尺子量出来的尺码才最可靠,我的脚是不可靠的。我宁可相信尺码,也绝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位早期的科学主义者,“宁信度,无自信”的执着的科学精神的确让人钦佩。据考证,人脚的大小在上午和下午的确会有所不同。不过,这里我们并不探讨脚的科学,而是脚的艺术——鞋履的文化。
人类自站立起来就一直赤足,一直到产生阶级,不事生产的奴隶主好逸恶劳,脚底的厚茧逐渐变薄,再赤足走路就会觉得硌脚,于是需要为脚包上具保护性的材料,这便产生了最初的鞋子。最初的鞋子非常简易,我们的祖先们只是将兽皮直接包裹于脚面,并用皮条捆绑束缚而已。当人类进入纤维衣物阶段,出现了葛、麻、丝等纤维材料,就为鞋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相继出现了葛布鞋、麻鞋、绸鞋和丝鞋等,包脚布也就逐渐演变成了鞋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