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br>第一节 概述<br>一、电话通信原理<br>二、电话交换机的发展<br>三、自动电话交换机的分类<br>第二节 数字交换网络<br>一、时隙交换<br>二、时间和空间接线<br>三、数字交换网络<br>第三节 数字交换系统基本结构<br>一、数字交换网络<br>二、用户模块<br>三、中继<br>四、控制设备<br>五、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系统<br>第四节 电话网和信令<br>一、市内电话网<br>二、长途电话网<br>三、信令<br>第二章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br>第一节 概述<br>一、ISDN的基本思想<br>二、BISDN的概念<br>第二节 删技术<br>一、ATM产生的背景<br>二、ATM网络功能<br>三、ATM信元传输和格式<br>第三节 ATM交换机<br>一、宽带业务对ATM交换机的要求<br>二、ATM交换机的任务<br>三、ATM交换机模块<br>四、ATM交换机结构<br>第四节 通信网接口<br>一、ATM通信网接口概念<br>二、删通信网接口结构<br>第三章 卫星通信<br>第一节 概述<br>一、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与特点<br>二、通信卫星的种类<br>三、卫星通信系统分类<br>第二节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br>一、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br>二、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br>第三节 卫星通信系统的多址连接方式<br>一、频分多址(FDMA)方式<br>二、时分多址(TDMA)方式<br>三、空分多址(SDMA)方式<br>四、码分多址(CDMA)方式<br>第四节 卫星通信新技术<br>一、甚小天线地面站(VSAT)卫星通信系统<br>二、低轨道(LE0)移动卫星通信系统<br>三、中轨道(MEO)移动卫星通信系统<br>四、静止轨道(GE0)移动卫星通信系统<br>第四章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br>第一节 概述<br>一、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的发展<br>二、数字微波通信的特点<br>三、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br>第二节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组成<br>一、数字微波传输线路组成<br>二、数字微波收发信设备<br>三、中继站的中继方式<br>第三节 数字微波传播特性与抗衰落技术<br>一、微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br>二、地面对微波视距传播的影响<br>三、大气折射对微波传播的影响<br>四、衰落现象<br>五、抗衰落技术<br>第四节 数字微波调制与解调技术<br>一、二进制振幅键控<br>二、二进制频移键控<br>三、二进制相移键控<br>四、正交调幅<br>第五章 光纤通信技术<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基本光学定律<br>第三节 光纤和光缆<br>一、光纤结构和分类<br>二、光纤传输原理和特性<br>第四节 光纤通信器件<br>一、光源<br>二、光发射机<br>三、光接收机<br>第五节 光纤通信系统<br>一、光纤通信系统和数字网<br>二、波分复用系统<br>三、相干光通信系统<br>四、全光传输—光弧子光纤通信<br>第六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br>第一节 概述<br>一、多媒体的基本概念<br>二、多媒体通信及其主要特征<br>三、多媒体通信业务<br>四、多媒体通信的应用<br>五、多媒体通信中的关键技术<br>第二节 音频数据压缩技术<br>一、概述<br>二、音频数据压缩技术<br>三、音频压缩的国际标准<br>第三节 图像数据压缩技术<br>一、概述<br>二、图像数据压缩编码技术<br>三、图像数据压缩的国际标准<br>第四节 多媒体通信网络<br>一、多媒体通信对通信网的要求<br>二、现有网络对多媒体通信的支持<br>第五节 中国公共多媒体通信网(169)<br>第六节 会议电视系统<br>一、概述<br>二、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br>三、会议电视系统的基本工作模式<br>四、会议电视有关的协议标准<br>五、H.323会议电视系统<br>六、会议电视的应用<br>第七节 可视电话<br>一、可视电话系统的组成原理<br>二、H.324多媒体电话终端<br>三、可视电话的发展方向<br>四、国际标准<br>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