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377046
  • 作      者:
    (美)安德鲁·戈登(Andrew Gordon)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内容涵盖层次甚广,有类百科全书,但并非刻板地叙述日本历史在政治、社会的结构变化,而是采取生活化写法,描摹日本人民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与喜悦,读者借此可对日本人民的实践及感情有切身感受,身临其境把握历史的温度。
展开
作者简介
    安德鲁·戈登(Andrew Gordon),毕业于哈佛大学,现任该校历史系教授、赖肖尔日本研究中心教授。专门研究日本企业史和社会史,曾编写及翻译多部著作,包括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East Asia(合编,2000),The Wages of Affluence: Labor and Management in Postwar Japan(1998), The Ashio Riot of 1907(合作编译,1997)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为全面叙述东邻日本近两百年现代化历程的通论著作,时间跨度从德川幕府直到2000年。作为哈佛大学日本史研究专家,作者在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日本历史发展提出若干新观点:独创“帝国民主主义”一词以概括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政治状况,指出效忠天皇思想压倒民主理念是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病因,进一步发展“跨战争”概念,强调由1920年代到1950年代是一个连续的社会发展阶段,反对以二战结束和美军占领为历史断代界限。此外,迥异于其他通史书籍,作者将日本现代史放在世界近代化的脉络中进行考察,指明现今所谓的日本种种独特性,多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为凸显民族性而进行的“传统的发明”,强烈否定广为流行的“日本独特论”。
展开
精彩书评
    近观日本两百年兴衰浮沉,描画现代化过程的欢喜哀愁,破解“日本独特论”神话。
    戈登这部《日本的起起落落》的题材所描述的是近代性所带来的希望与悲痛,其中包括社会的动荡不安、生活的多样化以及全球的联系。这些处于不同层次的挣扎过程所付出的代价及产生的成果,在日本社会锐变中显露无遗,本书都撮要地描绘了出来。
    —— 约翰·道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系教授、《拥抱战败》作者)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德川体制<br>近代日本是一个变动急激的时代,不过在近代出现前200年间,日本却是史无前例的安定,史称德川时代。德川武家一族由1600年至1868年统治日本,但后世给予它的评价却因时而异。德川的统治基础是建立于苛酷的法律之上,目的是严格限制社会不同阶层及地区间的人口流动。据说统治官员遵奉之座右铭为:“百姓就像芝麻油一样,你愈用力榨,它就出得愈多。”与此同时,德川统治时代是个太平盛世,农村生产发达,商业繁盛,城市生气勃勃。一个观察入微的欧洲人在1690年前后写道:“日本各藩交通要道每天熙来攘往,在每年某些时日里,其拥挤程度直如欧洲稠密城市之街道一般。”<br>在整个德川时代,其法律多如牛毛,处处规范;另一方面,其治下人民虽间或粗鲁不文,但却积极进取,日本在这时期因此产生极大变化。这些变化虽然重要,但无助德川体制顺利过渡至近代,因此到19世纪,幕府要处理许多严峻难题:无所事事的武士发生身份认同危机,固有制度及思想无法处理内外交迫之压力。面对社会日益紧张的气氛,抗争活动不断,统治者则坚决维护既有秩序,最后终于崩溃。德川垮倒于日本近代化起步之际,要了解当时所面对无法预估之困难,则必须回顾德川社会体制的源起及各种问题出现的过程。<br>  一 统一天下<br>终德川一代,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兵甲不兴,与前面的战国时代大相径庭。战国时代可追溯至公元1467年至1477年京都应仁之乱,京都建于公元794年,为历代天皇居所,是一个寺院及豪宅密布的美丽城市,却毁于应仁战火中。其后百年间战祸频仍,号为大名的地方武人,招揽数以千计武士争霸,互相争夺土地及人民,控制商旅。<br>战争虽然为此一时代的主轴,但不能说此百年问完全乏善可陈。商业仍然兴盛,国际性商港相继出现,而且是高度自治管理。一些佛教信徒亦组成一向宗,不受大名管辖。<br>在1570年代至1600年间,相继出现3个卓越但不留情面的统治者,建立一个垂教后世的政治秩序,使日本人在17世纪至19世纪中叶,能享有250余年的太平日子。在此新制度中,部分大名与武士中之顶尖分子,仍可以保留其政治统治地位,但其性质则大幅度改变,经济及文化生活也与以前大不相同。<br>号称开统一日本先河者是织阳信长(1534-1582)。他出身尾张藩,是一个位于名古屋地区附近的大名,原来力量并不大。1555年他开始以残暴手段扩张其势力,首先对付境内的佛教力量,断绝各佛寺的粮食,屠杀数以千计之僧人,焚毁许多图书馆及寺庙。1574年,他征服支持一向宗的村落。1582年,当织田信长被其下属谋杀时,日本土地已有2/3为其所统一。<br>南于时人对织田信长又敬又畏,故向来史家对信长的评价颇为负面,称其“冷酷无情”,是“一个残忍及麻木不仁之禽兽”,甚至称之为“日本阿提拉”。但织田信长并非只是屠夫,他所创设的政治制度,均为后继者模仿使用,为德川时期之和平盛世奠下良好基础。对于地方村落,只要能付税,信长都容许他们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力。他建立税收官僚体制,其下属武士便不能直接向村落征税。收税官员把所收税项,部分分配给武士,部分则上缴回信长。与此同时,织田信长亦将中下级武士与其领田分隔,其意即收回各武士的田地“所有权”,不过信长会按照各中下级武十原有领地大小及产量,实际发给俸禄。借此种人地分离政策,信长才能够建立调动臣属的权力。<br>为推动人地分离政策,统治者必须掌握田地的面积、产量以至所有权。信长率先全面丈量农地,为德川时代的政治体制奠下基础。信长亦没收各村落的武器,强化武士与农民的社会阶级差异。<br>信长去世前夕,他手下一名将领即沿袭其做法,因而雄踞一方,此人便是丰臣秀吉(1536-1598)。秀吉貌不出众,出身寒微,原来只属步兵中的“足轻”,同时代的人甚至讥笑他为“猴子”,传说他的妻子亦以“秃鼠”称之。假如不以貌取人,秀吉其实是一个卓越的谋略家。信长的作风是恩怨分明,对敌人赶尽杀绝,对下属则恩赐土地。秀吉则不一样,他采取盟好策略,虽然对反对者绝不客气,但只要愿意投入其阵营,宣誓效忠,他都会大度收容,故秀吉扩张甚快,到1591年便掌控整个日本。<br>秀吉一面继承信长所遗留的制度,一面亦增添新意,将其体系化。为保证各路大名无异心,他建立人质制度。为彻底解除农民武装,1588年他在治下领地中发出“刀狩令”,命令农民交出武器。他亦先后在1592年及1597年发动大规模战争侵略朝鲜,损伤无数,并扬言要征服中国。耶稣会教士在1550年前后到日本传教,徒众日多,秀吉亦同时排斥其在日本活动。到1598年,秀吉之权力达至巅峰,势力遍及全日本,成为全国大名共主。秀吉殁后,将政事委托于一群可靠的将领,称为“摄政”,他们都誓言扶持秀吉后人,待其年长后,即当交回政权。但秀吉的计划最后落空了,在他死后不久,权力斗争马上在各摄政间爆发。<br>  二 德川幕府的政治设计<br>数十年以来不断的政治变动,最后导致德川家族或者说德川幕府的崛兴。德川幕府第一任将军是德川家康(1541-1616)。英国学者萨德勒(A.L.Sadler)在1937年出版了一本德川家康传记,作者的政治立场是同情希特勒的所作所为,故对家康的残暴一面亦采恕宥态度,认为“以一般老百姓或资产者的道德标准,是无法衡量一个军事独裁者的”。<br>家康是一个苛酷的统治者,但他也是一个有耐性的谋略家,懂得如何妥协。他是丰臣秀吉其中的一个盟友,亦是其最厉害的政治对手。不过家康愿意放下身段,不挑战那位“秃鼠”。家康首先巩同他在关东平原的地盘,再观形势以待时机。以织田信长及丰臣秀吉为榜样,家康在1580年代及1590年代先在藩内建立有力统治。秀吉去世时,命家康出任摄政之职,但家康却马上联朋结党,在1600年发动关原战役,击败另一群忠心于秀吉子嗣的摄政,奠定德川200多年霸业的基础。1603年,天皇赐封他为征夷大将军。<br>1605年,关原战役仅5年后,当时家康精力充沛,春秋仍盛,却急流勇退,把将军一职传给其子秀忠,目的是要保证德川家族不会步丰臣秀吉后尘,令后人能顺利接班。事实上,家康在1616年去世以前,仍然在幕后操纵政局,秀忠由亲政到其1623年去世为止,掌权日子只有7年。<br>家康之孙德川家光是第三代将军,但他在历史上的贡献与家康不相伯仲。1623年到1651年他在位期间,德川政权威望达到顶峰。在家康及家光两人手中,德川体制才得以确立,一直维持到西方列强在1850年前后入侵日本为止。<br>家康及家光建立的体制,实得力于信长及秀吉所作的各色各样政治安排,本书称之为“设计”。这些政治组合五花八门,但它们确保德川家族维持在政治权力顶端不堕,亦能化解各方面的反抗。反抗根源上自大名及天皇朝廷,下至武士、农民、商人及僧侣,都有可能发生。上述政治组合亦消除数十年来以至数百年来的各种矛盾,带给日本史无前例的政治安定。当然,创造或支撑上述政治体制的历史动力不会停滞不动,1600年代出现的政治设计事实上产生不少矛盾,并最后导致德川政权覆灭,但它是一个缓慢过程,徐徐展开于日后200余年之中,当时是无法感觉出来的。<br>1.大名<br>德川实施的各种政策,大部分在秀吉及信长的统治期间都有先例可援,家康及其后继者只不过把它们变得更有系统而已。有关大名的设计最为重要,家康规定每一名藩只能有一座城堡,各大名亦要向他宣誓效忠。家康严禁诸藩间互结盟好,并派出大员巡视,以确保各大名能遵守此规则。为加强监控,家康规定各大名联姻,要事先征得幕府同意。<br>家康不时要大名捐助幕府各种宫室营造工程,江户城是其中一个重点建设,日后成为德川幕府的权力中心。不过德川幕府并未向各大名征税,最类似税收的便是这种不定期的强迫性“捐助”。各藩在财政上自主性很高,成为德川幕府权力最严重的限制。原因是家康模仿秀吉做法,幕府统治是建基于各大名政治联合之上,故家康容许约180名大名在藩内有自主权力,并世袭藩位,前提是该大名必须效忠德川幕府,奉行将军命令。<br>家康之孙家光,进一步扩大幕府权力。家光建立将军没收大名领地的权力,并将之分配给其认为可靠的领主。他亦运用这项权力,调换各大名领地,目的当然是削弱力量太强的大名。家光有时亦没收大名部分领地,转赠给直属他管辖的旗本武士,这些土地统称为德川幕府的家地。凡忠于德川幕府的大名称为“谱代大名”。家光很多时候没收有敌意大名的土地,转赠给各谱代大名,通过此政策,家光才能确保德川家族的霸业。<br>上述各个政策的结果是,家光重新分配了500万石之土地,约为日本1/5的可耕地。在土地重分过程中,家光对“外样大名”特别苛刻,所谓“外样大名”,是指关原战役中与德川家康为敌的大名。家光即位将军后,为保卫权力中心的江户城,以此为圆心,将周围划为德川家地,稍远则封赠同一阵营的谱代大名及有亲族关系的“亲藩大名”,曾一度为敌的外样大名,则被分配至日本三岛最边远的地区。<br>家光另一个重要改革则为参考德川以前的做法,建立“参觐交代”制度。参觐交代制能切实掌控其过去的敌人,代表德川霸业的完成。它根源于1300年前后镰仓幕府的政策,当时的将军为监视各藩,规定各大名必须到首都“参拜”,不能居住在藩地。到16世纪后期,秀吉亦好几次要求有力大名参拜,以维持双方紧密的关系,但秀吉并未将此转化成常规,或要求所有大名服从,一直到家光出任将军,在1635年到1642年之间才成为定制。<br>家光要求所有大名在江户及藩地均建造居所,在江户参拜将军,住满一年后,即回藩内,藩内居住满一年又要回江户。当大名回藩时,其亲属则要留住江户。这是一个十分厉害的政治控制手段,在江户的各个藩邸其实是一个人质集中营(当然,各个“人质”若不打算离开江户,其生活环境是十分优裕的)。在实行参觐交代制下,江户城关卡贴上下面的标语:“不容妇女出城、火枪入城。”换言之,妇女出城,代表大名离心;枪炮进城,代表乱事将兴:两者均表示德川幕府的权力出现问题。不过在德川200多年的统治中,始终未见有真正挑战德川权威的大名。<br>参觐交代制的作用不只是监控,也能严重削弱各大名的实力。首先为了维持江户及藩内的藩邸——江户藩邸有时不止一个——大名不得不增加开支。其次是往来江户与藩城间时,大名按仪制必须有庞大队伍陪同,所费不菲。其三是江户藩邸编制人员所需支出,通常占大名每年2/3收入。总而言之,参觐交代制在政治上疏远大名与其藩领的亲密关系,因为他们有一半时间在外。同时不少大名由身在江户的母亲或臣属抚养,直到长大后才有机会踏足本藩,对本藩的认同感也很薄弱。<br>   2.天皇制度<br>   第二个关键性的政治设计是天皇,它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政治象征,亦是幕府控制政局的一个重要手段。家康继承信长及秀吉的政策,在经济上支持天皇朝廷运作,使它摆脱过去百年来的财政拮据状况。征夷大将军是武士最高统帅,理论上是由天皇封赐,因此德川幕府尊崇皇室可以提高其统治日本的合法性,其前提当然是要稳稳操纵皇室。为达此种目的,幕府颁布一连串“禁中并公家诸法度”,根据上述法令,幕府有权委任朝廷公卿百官,赐予封地。天皇子嗣一人须居于德川一族在日光之家庙,以做人质之用。在日常小节上,幕府会奉朝廷为上,但他派遣官员一人驻守将军在京都的居所“二条城”,监视皇室一切举动,二条城离皇居仅一箭之遥。<br>上述政策实际上让幕府将军与天皇平起平坐,19世纪中叶,西方人初到日本,便搞不清楚日本统治的主权所在。1857年,美国代表哈利斯(Townsend Harris)到日谈判商务,在其代美国总统皮尔斯(Pierce)致德川幕府的信中,开头便以“日本皇帝陛下”称呼将军。虽然如此,天皇拥有权力的正统性此一观念仍然重要,1850及1860年代当部分武士联合反对幕府时,便以此为号召。<br>3.武士<br>16世纪末期,在数百个有力大名的领导下,日本从事战争的武士人数达数十万。当时日本的政治制度类似欧洲封建时期,武士可以拥有一小块封地,称为“知行地”,在此土地上耕作的农民亦归其管辖,他们从土地上征取税收,补助其各种军事活动。不过武士生涯并非易事,一方面要控制人地,一方面义要防范邻近武士的兼并。为防范虎视眈眈的强邻及不安于室的农民,不少武士向更为有力的大名屈膝称臣,愿意承担各种战争任务。然而在统一战争完成后,这些武士便很少重回自己的封地,他们大部分都定居于城镇中。由于各大名均在藩内建造城堡,不少武士便奉命聚居城堡内外,有些甚至被调到江户城的藩邸。亦有武士居于乡村中的小镇,成为名藩官吏,其任务是丈量田地、评估产量、收集赋税及维持治安。至于他们原来的封地,则由幕府或各大名委任专属官员管理。专属官员取代原来的武士,向土地征税,所得收入则上缴给藩堡或在江户的藩邸。至于武士的原来田地收入,则由各大名支给相等价值的俸禄。<br>居于城内的武士有权佩戴两把剑,部分仍担任警察或治安维持者的角色,但大部分都脱离其军人职务。他们大都被委任其他行政职务,只有少部分是游手好闲,但无论如何,所有武士每年都会向大名领取薪水,称为“米禄”,顾名思义,其薪金是源于昔日封地的收入。但日子愈久,武士对封地的感受便愈淡薄,最后只是一个虚名而已。武士是由德川幕府的武家法度或藩律管理,为了整体社会安定,幕府严禁武士问的私下仇杀。<br>当统一战争结束不久,战事记忆犹新,居于城中的武士仍有浓厚草莽气息。武士联群结党,上演电视剧《上海滩》的江户版,在17世纪初是寻常之事。然时移世易,大部分的武士弃剑习文,他们渐成为一个精英阶层,为幕府或名藩处理日常事务,名义上他们享有特权,但实际上职位是世袭的,不易出头或改变身份。出身于中上级武士家庭会较易出任高官或升迁,不过他们仍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故武士在德川时期逐渐由战士演变为官僚。至于下级武士,不但薪俸微薄,环境亦不佳,甚至可以说是贫困。终德川之世,武士占日本总人口6%到7%。
展开
目录
    译者序<br>中文简体版序<br>英文版序<br>绪论 历史长河的绵延烙印<br>第一部分 德川政权的危机<br>第一章 德川体制<br>一 统一天下<br>二 德川幕府的政治设计<br><br>第二章 德川幕府社会及经济的转变<br>一 17世纪的昌盛繁荣<br>二 停滞与活力并存之谜<br><br>第三章 德川晚期的思想世界<br>一 德川政权的意识形态基础<br>二 文化多元性及其矛盾<br>三 改革、批判及异端思想<br><br>第四章 德川幕府的覆亡<br>一 西方列强与不平等条约<br>二 德川统治势力的瓦解<br>三 暗杀与协调的政治<br>四 幕府复兴、萨长反叛及国内动荡<br><br>第二部分 现代革命:由明治维新至日俄战争<br>第五章 武士革命<br>一 民族革命下的各种政策<br>二 富国强兵之道<br>三 开国进取<br><br>第六章 明治初期的参与和抗争<br>一 政治论述及其争论<br>二 自由民权运动<br>三 武士叛乱、农民起义及新宗教<br>四 妇女的参与<br>五 条约改正与国内政局<br>六 明治宪法<br><br>第七章 明治初期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变迁<br>一 地主与佃农<br>二 产业革命<br>三 工人队伍及工作环境<br>四 平民教育及高等教育的发展<br>五 文化与宗教<br>六 强化日本人的认同及一体命运感<br><br>第八章 帝国与国内秩序<br>一 帝国的进程<br>二 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脉络<br>三 国会政治的纷扰<br>四 民众抗争的年代<br>五 操控民族主义<br><br>第三部分 日本帝国的兴衰<br>第九章 一战后的经济与社会<br>一 战吋景气及战后衰退<br>二 地主、佃农及农村生活<br>三 城市生活: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br>四 社会变动中的文化回响<br><br>第十章 两次大战期间的日本帝国与民主<br>一 政党内阁的出现<br>二 议会政府的结构<br>三 意识形态的挑战<br>四 帝国民主主义的各种统治策略<br>五 日本、亚洲与西方列强<br><br>第十一章 经济大恐慌及其回应<br>一 经济及社会危机<br>二 打破瓶颈:国外新㈩路<br>三 走向新社会及新经济的体制<br>四 走向新的政治体制<br><br>第十二章 战时日本<br>一 中日战争的扩大<br>二 往珍珠港之路<br>三 太平洋战争<br>四 总体战的动员<br>五 战争阴影下的生活<br>六 战争的结束<br>七 战争的责任及遗产<br><br>第十三章 美国占领下的日本:新出发点及延续的旧结构<br>一 忍其难忍<br>二 美国的布局:非军事化及民主化<br>三 日本人的回响<br>四 逆转的过程<br>五 走向复苏及独立:另一个不平等条约?<br>第四部分 战后与当代的日本,1952—2000<br><br>第十四章 战后经济及社会的转变<br>一 战后的“经济奇迹”<br>二 “跨战争”模式的社区邻里、家庭、学校及职场<br>二 战后的共同体验及一体化生活方式<br>四 分歧的持续与重组<br>五 维持社会的稳定及其变迁<br>六 社会安定及变迁下的各种意象与意识形态<br><br>第十五章 高度成长时代的政治斗争及其调解<br>一 政治斗争<br>二 调和政治<br>三 全球关联性:石油危机与高度成长的终结<br><br>第十六章 两极化世界中的全球大国:1080年代的日本<br>一 世界新角色及新冲突<br>二 经济:石油危机底下的繁荣<br>三 政治:保守派的风光日子<br>四 1980年代富裕中的社会与文化<br><br>第十七章 超越战后时代<br>一 昭和时代的终结与天皇象征性的转变<br>二 白民党霸权的终结<br>三 经济泡沫的爆破<br>四 世纪末的日本病?<br>五 未来的议题<br>注释<br>附录一 1885年至2001年日本历届总理大臣<br>附录二 1945年至2000年众议院选举各党当选议席及得票数<br>参考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