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谚语
春天下雨贵如油,滴滴点点润禾苗。
地里庄稼肥又壮,春苗拔节似春笋。
风调雨顺庄稼好,农家万户喜盈盈。
夏季蕃秀长势旺,到了秋季等丰收。
断言:自古始,春雨对农田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不下雨,农业生产就无法展开,当然就谈不上秋季丰收了。
唐代大诗人杜甫将春天下的“好雨”,通过文学艺术性的创作,描绘得好像非常懂得农时节气似的:当春天庄稼地里需要雨水的时候,它便下来了;并且下的是蒙蒙细雨,滋润着大地上的万物;下的小雨恰到好处,夜里连一点声音也听不到。这样下的贵如油的雨当然是好雨:假如雨下得太大,雨骤风狂,必然要损坏庄稼;而下的雨不仅是适时恰到好处,而且是和风细雨,并且是在春耕繁忙的季节,是在夜间里悄悄地下,一点不影响人们白天下地干活,这样的雨当然是非常好的。
不仅如此,“好雨”之夜,其雨夜之景,亦是随之景色苍茫,格外美。
农家谚语亦作出了相应的反映:春天下雨贵如油,滴滴点点润禾苗。地里庄稼肥又壮,春苗拔节似春笋。春天雨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故归纳概括为“雨后春笋”。这里的谚语“春苗拔节似春笋”,亦是属于一种比喻性的。
春天,风调雨顺,当然是农家最喜欢的了。只有风调雨顺,夏季才会“蕃秀”;夏季“蕃秀”,秋季才会有好收成。
所以,农家谚语亦作了相应的反映:“风调雨顺庄稼好,农家万户喜盈盈。夏季蕃秀长势旺,到了秋季等丰收。”
这里说的“蕃秀”,源自《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里,其原文为:“夏三月,此谓蕃秀,大地气交,万物华实”。其内容意思就是说: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蕃秀,是非人所为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季节,此时,自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换句话说,天为阳地为阴,天地阴阳合,大地上的万物,或曰其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为秋季丰收创造了好的条件,这样秋季才能够有好年景有好收成。
◎夏雨谚语
水缸传热本领大,吸热散热比较快。
水缸温度比空气,其温度低凝成珠。
闹得水缸外壁上,晶莹水珠像淌汗。
农家谚语编得好,水缸穿裙大雨淋。
夏季自然气候,其规律性变化的表现是雨水多。人们有时候发现,屋里的水缸的外壁上,不断往下淌着许许多多晶莹的小水珠。所以,叫做“水缸穿裙大雨淋”。
那么,有没有道理呢?
按照一般科普性知识解释来说,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农家屋里的水缸传热的本领比空气大,吸热和散热都比较快。一般情况下,室内水缸的温度要比空气的温度低。下雨之前,空气温度高,湿空气接触到水缸表面,温度马上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于是在缸壁上凝结成许多晶莹的小水珠往下淌,这就告诉人们:天要下雨了。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只有水缸自然形成穿裙,才能够真正预兆有雨;或者换句话说,只有缸内的水,实实在在经过十二小时的自然升温后形成的穿裙,才能够真正反映出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所需要的湿度与温度。
不是这样,如果是人为性的:不停地往缸内加入新的凉水,降低缸壁温度,促使空气中水汽凝结而使水缸穿裙,那就不一定预兆有雨。
雨过天晴飘浮着,许许多多小水滴。
经太阳射出七色,形成彩虹天空中。
东虹日出西虹雨,这一谚语何道理?
虹在西方西边雨,下雨可能是很大。
按照一般科普的认识和解释来说,雨后彩虹的出现,与当时天气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
那么,农家谚语说“东虹日出西虹雨”,其道理何在?
按照科学的解释来说,可作这样归纳概括性的认识:第一,天空中出现彩虹的原因是,雨过之后,天上还飘浮着许许多多小水滴,太阳光被这些小水滴反射成折射,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形成了相当美丽的像弧形桥似的彩虹;第二,如果彩虹在东方,表明东边天空中的大气里有雨。大气一般是由西向东移动的。所以说,东方的阴雨天气,只会是越来越向东移去。然而,彩虹若在西方,表明西边天空大气里有雨,随着大气向东移动,一般说来,雨就会很容易在东方落下。所以说“东虹日出西虹雨”,表明西方出现虹,下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