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亚洲的入侵
自1931年起,日本帝国就在中国奉行侵略扩张政策,意图通过占领中国东北,建立满洲国附庸国而取得新领土。大战的种子已经种下了。1932年初,日军占领了东北全境。接着日本扶植了一个傀儡政府,并把中国东北地区重新定名为“满洲国”。次年,日本部队进驻上海。1933年,日本占领了中国北京以北的热河和河北省。
1937年7月7日夜,中日军队在卢沟桥附近发生了交火。以入侵中国其他地区为目的的日军很快就占领了这一地区,并吹嘘说再需1个月就能占领中国。日本迅速向中国派出增援部队开赴冲突地区,亚洲的战争开始了。在没有其他国家从中斡旋以停止扩大冲突的情况下,日本军队开始寻找更多的战利品。也就是在此时,日本抛开了军备限制条约,开始建设太平洋上最强大最先进的海军,其中包括10艘航空母舰和168000吨级战列舰“大和”号和“武藏”号,此两舰都装备了18.1英寸舰炮。同时,日本还建设了一支大规模的陆军。
与中国军队经过4年的战争消耗,日本出现了对油料、矿产等资源的新需求。1940年6月14日,法国向德国投降之后,日本向法属印度支那派驻部队,建立了军事基地,从而使其作战部队可以以此为根据地进入马来西亚的产油岛屿和荷属东印度群岛。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对此反应很坚决,立即对出口日本的钢铁全面实行禁运,并于7月19日签署了《海军扩充法案》以构建两洋海军,其规模将远大于现有舰队,并增建257艘军舰和15000架海军战斗机,这足以将海军战斗舰队的规模提高一倍。这个“两洋海军”建设计划中,包括快速战列舰、重型巡洋舰以及27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中的首10艘。6周后,罗斯福将6艘一战时期的驱逐舰送往英国,作为取得英国海军基地使用权的交换条件。
1940年9月26日,日本军队开赴印度支那3天后,罗斯福减少了对日石油出口配额。1天后,日本加强了在东京湾(越南北部)的作战行动。日本认为德国和意大利必将主宰新的世界秩序,在9月27日与这两个轴心国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缔约国一方受到别国攻击时,该国将得到其他两国一切可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援助。在当时的世界大国之中只有美、苏尚未参战,由于德国与苏联签有《互不侵犯协定》,很显然,《三国同盟条约》针对的就是美国。
1941年7月26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冻结了日本的资产,并全面中止向日本出口油。日本88%的石油供应依赖进口,其中绝大部分来自美国、英国和荷属东印度群岛。美国全面实行石油禁运不仅会影响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会威胁到日本的战争机器,会迫使其停止运转。日本军部对此勃然大怒,宣称美国此举无异于“经济宣战”。
从德国在1939年9月1日进攻波兰当天开始,就刺激了日本占领整个远东的野心。在中国和印度支那获得的轻而易举的胜利,极大地激励了热忱的军国主义者东条英机中将,他于1941年10月成为首相,并且采纳了一项秘密计划。该计划将对美国珍珠港太平洋舰队、菲律宾、石油资源丰富的英国马来亚的群岛以及荷属东印度群岛同时发起进攻。东条英机坚信,如果日本摧毁了太平洋舰队,特别是摧毁了美国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美国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在太平洋地区进行战争,或者永远都不再在太平洋地区进行战争。
山本五十六将军对将美国拉入战争心存疑虑,但东条却不以为然,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摧毁了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美国就无法对日本的进攻作出反应。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