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晴日木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063587
  • 作      者:
    (日)永井荷风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永井荷风是周作人的日本文化审美趣味形成和成型的关键,并对他文学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永井荷风(1879-1959),日本耽美主义即唯美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同时,他通过大量描绘东京的随笔,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日本风物尤其是东京风物的美和对其的推崇和热爱,随笔代表作有《东京散策记》、《断肠亭日记》、《茶余集》、《江户艺术论》、《麻布杂记》等,这也是他不同于其他唯美主义作家之处。《晴日木屐(日本唯美大师闲踏晴日木屐漫游记趣)》是永井荷风式的东京行记。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日)永井荷风 译者:陈德文 
展开
内容介绍
    《晴日木屐:日本唯美大师闲踏晴日木屐漫游记趣》是日本唯美派开山祖永井荷风的散文代表作,首次全译了深受周作人喜爱的专集《晴日木屐——东京散策记》。荷风脚踏晴日木屐,手拿蝙蝠伞,走遍东京大街小巷及郊外,详叙见闻及心迹,特别记录了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冲击之下,遭受严重摧残的日本传统文化和古代遗存;以悲惋的情调表达了对江户世俗生活的回味与向往,凸显了一个传统文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批判眼光。《晴日木屐:日本唯美大师闲踏晴日木屐漫游记趣》文字细腻,笔调感人。
展开
精彩书评
    永井荷风最初以小说得名,但小说我是不大喜欢的,我读荷风的作品大抵都是散文笔记……随笔各篇都有很好的文章,我所最喜欢的却是《日和下驮》(注:《晴日本屐》的另一译名)。
    ——周作人
    
    永井荷风是现代日本最优秀的文章家,这在日本文学界已是个不争的定论。
——小林秀雄

    荷风爱读书、爱写作、爱散步、爱美人,有恒产、善理财,风花雪夜,悠游自足,功成名就佳作传世死而不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达人”。
    ——修桑
展开
精彩书摘
    树
    抬头满眼青叶山,口中松鱼耳杜鹃。
    江户时期往昔都会最美时节的情趣,被这简单的十几个字一语道尽。北斋及广重等人的《江户名所绘》中所描画的地方,若以文字代之,这一首俳句可谓尽写其意。
    东京不仅市内,一直到周围的近郊,天天都在开辟新地面。所幸,社寺之境内,私人宅邸,还有崖畔和路旁,尚保留着众多的树木。如今,因了工厂的煤烟和电车的震响,日本的晴空鹞鹰的叫声已经稀少,雨霁的深夜,即便有月出,杜鹃亦不再啼鸣。嫩松鱼的味道,因为有了火车和冰镇之便,也不像过去那般珍贵了。只有满眼的青叶,到了每年花落之后的阳历五月,于下町的河畔,于山手的坡上,市内到处呈现出美艳的绿色。我等也因而对于东京这座都市,开始感觉到江户以来固有的快感。
    住在东京的人,当你初试夹衣的那一天,不管早晨,不管晌午,也不管夕暮,沿着外出的小道到九段的坡上,神田的明神,汤岛的天神,还有芝地的爱宕山,登上随处可见的高台,去眺望一下市区吧。在阳光辉耀的初夏的天空,在无限延续着的瓦葺的屋顶之间,你会看到银杏、椎、槲、柳等树木鲜绿的嫩梢,在艳丽的日光下闪烁。当你看到这种情景,你就会感到,东京这座城市尽管有些建筑仿造西洋,尽管有了电线和铜像,因而弄得丑陋不堪,但还不到可以完全抛弃的地步。虽然一时难于言说,但我总感到有一种东京式的固有的情趣。
    如果说,今日的东京果真有一种都市美,我敢断言,其第一要素是仰仗树木和水流。遮蔽着山手的老树和流经下町的河川,是东京市内最可尊贵的宝贝。巴黎特有的风貌只要有寺院、宫殿、剧场等建筑,纵然没有树和水也足够了。然而在我们东京,如果没有蓊郁的树木,那壮丽的芝山内的灵庙完全无法保持其美丽和威仪。
    建造庭园,不用说必须有树和水,创作都市的美观也不能排除这两者。所幸,东京的地面上自古都有很多树木。正如今天依然保留在芝田村町的公孙树一样,相传德川氏人国以前的古木也为数不少。小石川久坚町光圆寺的大银杏,还有麻布善福寺据称是亲鸾上人手植的银杏,都是数百年的老树。浅草观音堂旁有两株闻名的银杏。小石川植物园内的大银杏维新后差点儿被人砍伐,如今尚留斧凿痕,因此广为爱重老树的人们所知晓。如若在东京市内探寻有此等故事来历的大银杏树,那还有许多许多。小石川水道端屹于道路正中的第六天祠之侧,柳原大街污秽的古老估衣店的屋脊上,都高耸着大银杏树。神田小川町马路上,我在一桥中学上学的时候,时常看到大银杏树穿过香烟店的屋顶高高耸立,比电线杆还高。走过麴町的番町,和牛达御徒町,可以看到往昔旗本宅邸内庭里各处耸立着高大的银杏树。
    银杏黄叶期和神社佛阁的粉壁朱栏相对而望时,成为最具日本风味的山水画。这里必须说明,浅草观音堂的银杏是东都公孙树中之冠。明和时代这树下有柳屋牙签店③,店中美女阿藤的倩影至今留存在铃木春信和一笔斋文调④的锦绘里。
    比起银杏,松树更能和神社佛阁相调和,更能创造日本式和中国式的风景。江户的武士不在其宅邸中植花木,而于常绿树中殊独尊爱松。原武家的宅邸,有不少地方松树至今不改其绿色,令人望之念起往昔。市谷的堀端有高力松,高田老松町有鹤龟松。根据广重的画册《江户土产》所载,若要举出江户都内人士所遍赏的名松,就有小名木川的五本松,八景坂的铠挂松,麻布的一本松,寺岛村莲华寺的末广松,青山龙岩寺的笠松,龟井户普门院的御腰挂松,柳岛妙见堂的松,根岸的御行松,隅田川的首尾松等多种。但是,时至大正三年的今日,幸好没有枯死的又有几何?
    青山龙岩寺的松被北斋描画于锦绘《富岳三十六景》中。我曾经凭借古代的《江户图》——这图以距离大久保我的住宅不远的青山为中心——搜寻过这座寺庙。寺庙残存于青山练兵场近旁兵营背后的千驮谷一隅。堂字经过改建已无可观,建于境内的公寓里不要说松树,就连庭园般的空地也见不到了。这附近称为山手地区的新日暮里,这里有同日暮里的花见寺相媲美的仙寿院的名园。这也是我从《江户名所图绘》上知道的。我穿着晴日木屐寻访过。钻进古旧的山门,登上石阶,看到两侧修剪整齐的美丽的茶树,不禁有迫昔之感。庭院已了无踪迹,本堂横手挖掘的墓地也只应景似的保留着少许的空间。
    今日生存于上野博物馆院内的松树是宽永寺的旭松,又称为稚儿松吧?首尾松已经无迹可寻,根岸的御行松依然劲健。麻布本村町的曹溪寺有绝江之松,二本楠高野山有称为独钴之松的松树。其树形和古画相比较,同样具有古昔之貌。
    柳和樱交相迎春,共同织成都市的锦绣。既爱市中的树木,决不可对它们等闲置之。说起樱,有上野的秋色樱,平川天神的郁金樱,麻布笄町长谷寺的右卫门樱,青山梅窗院的拾樱,还有今日不知是否存在的《名所绘》上著名的涩谷金王樱,柏木的右卫门樱。或者正如驹込吉祥寺的樱花林荫道一样,要搜寻有来历者数目很多。至于柳,如此有名字的树几乎没有一棵。
    据说隋炀帝于长安营建显仁宫,于河南开凿济渠,堤上植柳树一千三百里。金殿玉楼,绿波流影。春风柳絮,状如飞雪。黄叶秋风,菲菲飘舞。想见此番情景,宛如见到螺钿屏风七宝之古陶器,顿觉色彩眩惑。想必是观柳丝摇曳于流水之上,最能使人心旷神怡。东都柳原的土堤上,面临神田川的河水,从筋违之见附到浅草见附,尽是毵毵茂密的柳树。改为东京后不久,堤被毁坏,如今日之所见,已变为红色的砖瓦平房了。
    柳桥无柳,已被柳北先生载入《柳桥新志》:“桥以柳为名,而不植一株柳。”可是距两国桥不远的川下沟上有小桥,名元柳桥,这里有一株老柳,见于柳北先生该书,又被小林清亲翁画人《东京名所绘》。只见图上的河面朝雾轻笼,两国桥淡如薄墨。这边岸上有巨柳一株,少少斜立。树荫下一穿条纹和服的男子,肩头搭着毛巾,回首望着流动的河水。闲雅之趣溢于画面。仿佛使人听到猪牙船的橹声和鸥鸟的呜叫。那柳桥是何时枯朽的呢?如今河岸的样子变了,细流已被淤塞,原柳桥遗迹也难寻觅了。
    由半藏门到外樱田堀,再到日比谷马场先和田仓御门外的护城河畔,一律种植着柳树,树下到处停放着洒水车。这些柳树恐怕是进入明治时代后栽种的。观广重东都名胜锦绘中的外樱田之景,在护城河畔的道路上未曾画过一株柳树。堤下水边的柳井之旁仅有一株柳树。
    ……
展开
目录
晴日木屐——东京散策记

晴日木屐
淫祠

地图

水·渡船
小巷
闲地
悬崖
坂坡-
夕阳·富士眺望
深川散步
传通院
夏之街
灵庙
银座
葡萄架
砾川徜徉记
向岛
深川散步
原八幡宫
故里今昔
放水路
寺岛记
葛饰土产
水流
再记向岛
钟声
妾宅
浮世绘鉴赏
虫声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