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书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 实践价值
二 理论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二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三 关于自主创新能力指标构成的文献综述
四 简单述评
第三节 本书框架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 本书框架结构
二 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企业自主创新的一般分析
第一节 自主创新的基本范畴
一 自主创新的基本内涵
二 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
三 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功能
四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
第二节 企业自主创新基本属性及政府介入
一 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属性
二 政府支持自主创新源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属性
三 政府作用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点
第三章 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及测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一节 企业内生因素分析
一 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与企业家能力
二 创新利益目标与创新收益
三 创新能力及企业盈利水平和投入能力
四 创新权利的合理配置与创新人才及企业创新文化氛围
第二节 企业外生因素分析
一 工业化和产业发展阶段的本质要求
二 技术推动力与技术链和创新链的制约
三 需求拉动与市场竞争力
四 政府财税政策激励
第四章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成效
一 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更加明确
二 自主研发能力持续增强
三 创新成果丰硕,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第二节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总体描述
一 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总量不断增长,但幅度较小
二 自主创新活动面临着国际技术追赶的挑战
三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核心问题
四 研发人员数量稳步提高,但增长幅度有限
五 科技产出进步状况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六 科技经费筹集主体分布不均
第三节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障碍因素及成因
一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障碍因素
二 制约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
第五章 政府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国际比较分析
第一节 研发创新绩效评价的比较分析
一 总效率值分析(DEA模型分析)
二 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
三 总体时间跨度分析
四 数据分析归纳与结论
第二节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比较分析
一 财税支持系统
二 运用财税手段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国际经验
三 中国政府财税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体系比较分析
一 企业自主创新银行支持体系
二 企业自主创新债券市场支持体系
三 创业板市场支持体系
四 企业自主创新风险投资支持体系
五 中国金融体系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比较分析
第六章 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
第一节 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一 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二 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评价指标
三 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评价指标
第二节 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测度方法及应用思路
一 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测度方法
二 测度企业自主创新方法的应用思路
第三节 企业自主创新的测度及实证检验
一 企业自主创新的测度指标体系
二 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指标法测度:以制造业为例
三 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企业自主创新: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
四 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企业自主创新:以辽宁工业企业为例
第七章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举措
第一节 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
一 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
二 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
三 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四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性信贷政策
第二节 鼓励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一 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客观必然性
二 加强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建设
三 充分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四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第三节 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平台
一 产学研相结合的客观必要性
二 "产学研"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三 优化产学研相结合的要素环境
第四节 健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 健全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 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存度指数及其指标体系
三 建立健全测度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指标体系
第八章 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评价与实现路径探析:以辽宁省为例
第一节 辽宁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一 辽宁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主要成效
二 制约提高辽宁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
三 辽宁省"十二五"时期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取向
第二节 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第三节 推进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 坚持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前提
二 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所在
三 实施倾斜的经济政策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条件
四 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