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内部控制与关系专用性投资:基于契约视角的实证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33533
  • 作      者:
    林钟高,徐虹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林钟高,1960年9月出生,福建省泉州市人。现任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会计学二级教授、会计学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安徽工业大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安徽工业大学“公司治理与运营研究中心”(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安徽省重点学科、特色专业、教学团队“会计学”负责人,安徽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公司治理与公司会计”负责人。
  
  徐虹,1972年8月出生,安徽桐城人,博士,安徽工业大学会计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重点学科、特色专业、教学团队“会计学”骨干成员,安徽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公司治理与公司会计”骨干成员,兼任安徽工业大学会计学硕士点负责人。主要从事财务会计理论、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在《会计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等CS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合作出版学术专著4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省部级项目4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内部控制与关系专用性投资:基于契约视角的实证研究》开创性地把内部控制制度视为制度契约,把供应商/客户关系投资视为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维系的关系契约。很显然,关系投资必然受到来自以市场秩序为基础的制度契约的影响。随着市场交易范围的扩大,企业对供应商/客户关系网络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从而减弱了企业被逐出关系网络而可能导致的威胁。因此,内部控制制度治理拓宽了人们交易范围,弱化了供应商/客户关系对企业的约束。《内部控制与关系专用性投资:基于契约视角的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内部控制制度契约在降低财务杠杆水平、缓解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冲突方面,具有促进关系专用性投资的效率主义价值;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制度契约在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方面,具有抑制关系专用性投资的机会主义价值,发现了内部控制这种制度契约的“相机治理”效应,进一步拓展了“关系”和“制度”如何相互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研究文献,对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充满“关系信任”的国家,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另外,在实践中,基于《内部控制与关系专用性投资:基于契约视角的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为关系专用性投资的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优化提供导向,为政府监管机构制定政策提供更加坚实的微观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
精彩书摘
  《内部控制与关系专用性投资:基于契约视角的实证研究》:
  5.内部控制的缺陷研究
  Krishnan(2005)用美国2001年之前审计师发生变更的公司样本,对审计委员会的质量(审计委员会规模、财务专长、独立性)与公司内部控制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较高、财会专长人员比例较高的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较小,但审计委员会的人数对内部控制缺陷没有影响。这里的内部控制缺陷既包括可报告状态(Reportable Conditions),还包括重大缺陷(MaterialWeakness)。萨班斯法案的颁布强化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责任,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着重要影响。Franklin(2007)研究认为,SOX的第404条款增加了审计费用,减缓了公司增长,建议开发能够识别出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预警模型。一旦可以根据预警模型识别出具有重大内部控制缺陷风险的公司,可以为监管部门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监管效率提供依据。Ashbaugh-Skaife(2006)通过对SOX法案404条款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要求执行之前美国2003~2004年的4810个上市公司(其中,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公司有326家)的研究发现,那些披露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公司相对于没有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业务往往更为复杂、近期组织结构发生变动、会计风险更大、外部审计师更换较频繁,以及在内部控制资源投入方面较少。Doyle(2007a、2007b)以2002年8月至2005年底之间在SOX法案302条款、404条款强制披露要求下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77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那些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公司往往是规模小的公司、年轻的公司、财务状况差的公司、存在复杂业务的公司、发展速度快的公司以及经历重组的公司,认为可能是这些因素增加了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难度。而且那些内部控制缺陷只与某些会计处理方法相关,因而不太严重的公司,往往是财务状况良好,但业务复杂、经营多元化或业务正在经历转向的公司。YanZhang、JianZhou和NanZhou(2007)以有内控缺陷的公司为样本(并按照行业规模等来寻找没有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做匹配样本),研究了SOX法案实施以后审计委员会质量、审计师独立性、与内控缺陷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述因素之间确实存在关系,即审计委员会缺少财务专家时,或者审计师更独立时更容易被确认为有内部控制缺陷,近期发生审计师变更的公司也可能存在内控缺陷。Hollis等(2007)发现上市公司在按照《萨班斯法案》404条款进行披露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组织结构的临近调整,会计风险暴露很多,内部控制投入较少和由于不披露内部控制问题而导致较多的审计人员辞职等。AndrewJ.Leone(2007)对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有组织结构复杂性、存在重要组织变化以及在内控系统方面的投资等特质,同时提供了一些相关证据。Hammersley等(2008)检验了股票价格对管理者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特性(如严肃性、管理者对内部控制效果的结论、审计能力、披露的模糊性等缺陷)及其他重要公告的反应,还研究了管理者的报酬与实质性控制缺陷之间的关系。
  综观国内外学者关于内部控制规范理论的研究,大都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契约经济学的角度,认为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备契约的集合,内部控制就是为了在取得低交易成本收益的同时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的契约机制(刘明辉、张宜霞,2002);二是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认为企业(内)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影响,使人们之间交易产权存在较大风险,内部控制就是为了降低内部产权交易风险而建立的一个风险监管机制①;三是代理经济学的角度,认为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目标不一致、利益不一致,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管理当局总是以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因此,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既是管理当局降低与股东、管理当局与其下属高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与低层阶管理人员、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成本的需要,是管理当局与股东之间达成的自我约束契约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管理当局与股东自我约束契约的必然延伸(李明辉,2002)。梅加(Maijoor,2000)将内部控制的研究分为审计学视角、经济学视角和组织理论视角三个部分。由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视角不同,对于如何评价内部控制的效率自然也就千差万别。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契约概说:从关系契约到制度契约
第一节 契约界定及其思想演化
一、契约的法学解释
二、契约的社会学解释
三、契约的经济学解释
四、简要小结:经济学契约与法学契约的比较
第二节 关系契约与制度契约:契约理论的延展分析
一、关系契约及其特点
二、制度契约及其特点
三、关系契约与制度契约的相关性分析:基于转型经济视角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创新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创新与不足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内部控制与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契约属性及其效应分析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契约属性:制度契约视角
一、文献回顾与评价
二、内部控制的本质属性:一种持续均衡利益关系的契约装置
三、内部控制契约属性的拓展:基于
全体要素投入主体的博弈分析
四、内部控制的伦理基础:契约公正的诉求
第二节 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契约属性:关系契约视角
一、关系专用性投资:契约属性分析
二、关系专用性投资的主要研究领域
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效应分析
一、组织理论与内部控制
二、资源基础观与内部控制
三、风险机制与内部控制
四、信息观与内部控制
第四节 关系专用性投资的效应分析{
一、关系投资的负面效应
二、关系投资的正面效应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内部控制、关系专用性投资与财务杠杆水平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贡献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公司财务杠杆水平的影响因素
二、关系投资对财务杠杆的影响
三、内部控制对财务杠杆水平的影响
第三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关系专用性投资与财务杠杆
二、财务控制与财务杠杆
三、关系专用性投资、内部控制与财务杠杆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
第五节 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与单变量分析
二、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内部控制、关系专用性投资与大股东资金占用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贡献
第二节 制度背景与文献综述
……
第五章 内部控制、关系专用性投资与盈余管理
第六章 内部控制、关系专用性投资与企业投资效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