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所有制改革,一方面使生产要素(资本、劳动、自然资源)从低效率的国有经济向高效率的非国有经济流动,提高了要素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促进竞争,使国有与非国有经济的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得以提高,最终使技术效率得到改善。
(3)对外开放,一方面促使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竞争加剧,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组织的效率和我国市场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作用加强;另一方面,通过吸引FDI(国际直接投资)有效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技术溢出效应提高地区的生产效率,以及充实我国资本,增加就业,提高资本形成率,最终使得产出增加。
(4)财政体制改革,一方面降低了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直接参与程度,减少了寻租行为以及资源非生产性消耗;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激励增加,地方政府对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政策优惠加强,所有这些都促进了地方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带来了技术效率的提高。
(5)科技体制改革使企业科技经费在总科技经费筹资额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
经验研究结果表明:
(1)制度环境影响各地区技术效率水平,技术效率的不同又是造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所有制改革、对外开放、财税体制改革等制度变迁均有利于技术效率的改善,而城镇化、科技体制改革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地区间技术效率的差异,表明各地区在利用先进技术有效组织生产管理、技术引进吸收、自主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着差距,由此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东、中、西部地区纯技术效率呈收敛增长趋势,且西部地区技术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非效率。上海在全国各地区中始终处于技术效率前沿。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与制度创新的领头军,在行政体制与市场规则方面不断与国际接轨,自主创新能力与吸收先进管理经验能力持续提高,表现出较高的技术效率水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