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本源、拓展及当代意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110067
  • 作      者:
    高帆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总序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成立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成立这一研究机构的宗旨是通过聚合分散在学校各院系、各学科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家学者来构建一个综合的学术平台,以更好地继承复旦大学长期以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传统,形成复旦大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优势,推出真正有份量的研究成果。
   在当今中国,迫切需要正确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是不是只能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不要走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与这一问题紧密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独特的中国道路究竟如何开创?马克思主义在开创中国道路的过程中究竟居于什么样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对于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究竟还有没有指导意义?对于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目前学界的意见远非一致。不同的观点和争论还大量存在,而留待研究的问题领域确实可以说是非常的广阔。
   作为一个学术研究机构,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高度认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认可“马克思是我们的同时代人”,因此它必须着力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富有说服力地阐明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问题的指导意义,并指证马克思主义乃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理论资源。当今中国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理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当代中国问题,来阐述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毫无疑问,当代中国问题是与当代世界紧密相连、本质相关的,但我们的问题焦点则集中于当代中国。我们所追求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是从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去寻找破解当代中国问题的答案,另一方面则试图在说明和破解当今中国问题的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和中国化。我们将把这样的一些研究成果收集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问题”这套丛书中。
   因此,我们的研究路径将一头连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另一头针对着正在当代中国呈现的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当今中国现实之“的”,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现实的中国问题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们认为,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破解当今中国所面临的难题所提供的启示,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理论的展现,而是与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紧密相关、因而可以转化为切实可行的现实的战略筹划。此外,当我们论述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中国破解难题提供启示时,要求紧紧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来展开。重要的不是理论上的片断、枝节 ,而是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的联系,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道路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具有现实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所具有的现实性。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应当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从而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复旦学派”。这样的特点和风格初步说来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的统一:其一,学术性。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身具有其重要的学术向度,而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理应以学术为本。我们的研究成果必须具有高度的理论含量和思想底蕴,我们对现实问题的说明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学术根据上,我们的研究成果不仅仅是一般的关于具体问题的建议书,而首先应当是高水准的学术作品。其二,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学术旨趣就是深入到社会现实中去,这一基础定向甚至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命线。因此,我们的研究决不是禁锢在象牙塔里的“经院哲学”,而是把揭示和切中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作为最基本的思想任务。其三,前沿性。我们致力于站在时代的前沿和中国的前沿,无论是这里所探讨的理论问题,还是所回答的现实问题,都应是高度前沿的。也就是说,它们是时代紧迫地要求我们应答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最切近我们命运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是具有挑战性的,并且唯因其直接的挑战性而进入我们的视野中。我们希望收集在这一丛书里的作品能尽可能地体现这三个方面的统一。
   我们知道,按照我们目前所具有的条件和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确实还有一定的困难,但我们将朝着这个方向不断探索前行。希望复旦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以及校外的所有同仁,对我们的这套丛书,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复旦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
   
   吴晓明 陈学明
   2014年9月
展开
目录
目录
   
   内容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什么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本源
   第一节 是否存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究竟是什么
   第三节 是否存在一个综合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第二章 应从哪些方面拓展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第一节 封闭经济与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实体经济与经济金融化
   第三节 绝对贫困与福利改进性
   第四节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时空拓展框架
   
   第三章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已有的流行解释
   第一节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初步描述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多维透视
   第三节 针对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的两种流行解释
   第四章 如何基于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认识金融危机
   第一节 美国的消费主导型经济以及消费格局演变
   第二节 美国的生产相对过剩与产能利用率
   第三节 美国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格局转变
   第四节 美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修复机制与潜在风险
   
   第五章 经济危机的化解方案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经济危机的化解方案:理论阐释
   第二节 经济危机的化解方案:经验分析
   第三节 经济危机理论对中国的实践和理论启示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