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劳动者过度劳动的成因研究:一般原理与中国经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709283
  • 作      者:
    孟续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过度劳动在中国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给劳动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劳动者过度劳动的成因研究:一般原理与中国经验》主要针对“过劳”问题的形成原因展开研究,同时对“过劳”的社会现状、内涵界定、研究发展、价值判断和规制建议等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阐释。《劳动者过度劳动的成因研究:一般原理与中国经验》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经济学模型、系统论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分别从理论和经验上阐释了劳动者过度劳动的成因,构建出研究过劳成因的整体框架和分析范式,并最终计量出过劳成因中各因素的影响效应。
展开
精彩书摘
  2.3.4“过劳”的后果
  学者从社会、企业和劳动者三个层面对“过劳”问题的后果进行了分析。首先在社会层面,“过劳”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效应,导致经济损失和对就业的挤压。王艾青(2006)从经济学视角论述了“过度劳动的存在造成对行业其他劳动者的挤压,从而使该行业的实际就业人数大大低于应该就业的人数”,称其为“过度劳动的就业挤出效应”,“可以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两者之间的‘非一致性’做出部分的解释”。李小好(2007)在王艾青的基础上,提出“过度劳动不仅对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也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其次在企业层面,“过劳”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最后在劳动者个人层面,“过劳”则导致生活品质和身体机能的下降,并带来健康的损害等。
  一些学者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上述后果。比如,杨河清、韩飞雪、肖红梅(2009)的实证研究显示,调查对象对过度劳动最明显的感受是生活品质的下降,其次是身体机能的下降,但对于医疗保健费用的增加这一间接影响的感受最不明显。黄河、耿东、丑纪岳(2009)发现,蓄积性疲劳对劳动者的健康已造成了不小的损害,被调查者中有近75%的人在2008年一年中生病或受伤,主要原因有感冒、疲劳、腰痛和肠胃疾病等。王丹(2010)发现,超时、超强度的工作负担让知识工作者有辞职的念头、感到身心疲惫、没时间陪伴或照顾恋人(家人)、放弃自己的业余爱好、健康受到影响等,同时还证实“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与过度劳动程度的相关性不明显”。张正、高洁(2010)通过对医务人员工作强度与医疗质量水平之间的实证研究,验证了工作强度与工作质量之间的“倒U形”关系,即只有当医院的工作强度处于一个适度水平时其医疗质量水平才相对最高。
  ……
展开
目录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快速发展的中国与劳动者“过劳”现实
1.1.2 科学发展观与适度劳动观
1.2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1.2.1 过度劳动和“过劳”
1.2.2 劳动者
1.2.3 雇主
1.2.4 劳动时间
1.2.5 劳动强度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方法
1.4.2 比较分析方法
1.4.3 经济学模型分析方法
1.4.4 系统论分析方法
1.4.5 实证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研究的创新性
1.6.1 尝试厘清国内学术界各种“过劳’’概念
1.6.2 通过定量分析提炼国内“过劳”研究的特征
1.6.3 构建研究过度劳动成因的整体框架和分析范式
1.6.4 计量过度劳动成因中各因素的影响效应

2 文献述评
2.1 国外过度劳动问题研究述评
2.1.1 研究起源:资本主义初期的过度劳动问题
2.1.2 日本的“过劳”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2.1.3 其他国外文献的述评
2.2 中国“过劳”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特征
2.2.1 文献统计方法
2.2.2 中国“过劳”研究的发端
2.2.3 中国“过劳”研究的进程
2.2.4 中国“过劳”研究的文献特征
2.3 对中国“过劳”研究各主题的综述
2.3.1 “过劳”的概念
2.3.2 “过劳”的衡量标准
2.3.3 “过劳”的程度
2.3.4 “过劳”的后果
2.3.5 “过劳”的对策
2.3.6 “过劳”的国外经验
2.4 对中国“过劳”成因研究的综述
2.4.1 “过劳”的不同影响因素
2.4.2 “过劳”的演化机理
2.5 对中国“过劳”研究的评价
2.5.1 中国“过劳”研究的特点
2.5.2 目前研究的局限
2.6 本章小结

3 过度劳动成因的一般原理——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3.1 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前提假设
3.1.1 经济学分析方法
3.1.2 理性行为假设
3.1.3 非均衡假设
3.2 过度劳动发生的阶段假说——宏观经济学视角
3.2.1 各国劳动时间的现状与历史回顾
3.2.2 劳动时间演变规律的“Z”型假说
3.2.3 过度劳动发生的阶段特征——以日本为例
3.3 “非均衡”的过度劳动形成——微观经济学视角
3.3.1 雇主的支配地位
3.3.2 劳动需求模型的扩展:“人数-时间-强度”模型
3.3.3 准固定成本的存在
3.3.4 加班工资成本的抵消
3.3.5 产出水平下降的抵消
3.3.6 过度劳动的“非均衡”模型
3.4 “非均衡”过度劳动形成的市场失灵因素
3.4.1 劳动者的信息条件限制
3.4.2 交易障碍
3.4.3 外部因素
3.5 本章小结

4 过度劳动成因的中国经验——“输入-输出”模型
4.1 模型的提出
4.1.1 劳动关系系统理论的借鉴
4.1.2 过度劳动成因的“输入-输出”模型概述
4.2 输入因素
4.2.1 经济环境——赶超发展与经济转型
4.2.2 社会环境——阶层差距与过度竞争
4.2.3 技术环境——网络技术下的工作形态
4.2.4 法制环境——不健全的劳动法制体系
4.2.5 意识环境——中国文化下的劳动态度
4.3 转换过程
4.3.1 研究思路
4.3.2 外推力
4.3.3 内促力
4.4 输出结果
4.5 反馈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过度劳动成因的实证检验
5.1 研究设计
5.1.1 调研目的
5.1.2 调研对象和过程
5.1.3 调研工具
5.1.4 数据分析方法
5.2 我国企业员工过度劳动的基本状况及特征
5.2.1 样本分布的基本情况
5.2.2 企业员工“过劳”状况的总体分析
5.2.3 企业员工“过劳”状况的工作特征分析
5.2.4 企业员工“过劳”状况的个体特征分析
5.3 我国企业员工过度劳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理论模型的构建
5.3.2 计量分析方法
5.3.3 回归方程的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对中国规制过度劳动问题的建议
6.1 对“过劳”问题进行规制的原因
6.1.1 规范经济学的视角
6.1.2 过度劳动对劳动者的危害
6.1.3 过度劳动对企业的影响
6.1.4 过度劳动对社会总福利的损害
6.1.5 对过度劳动问题的价值观判断
6.2 规制“过劳”问题的预防性法律措施
6.2.1 完善劳动基准立法
6.2.2 修改工时和定额的有关规定
6.2.3 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6.2.4 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闲权
6.3 规制“过劳”问题的补救性法律措施
6.3.1 尽快研究制定有关“过劳”的法律条款
6.3.2 优先考虑将“过劳死”纳入工伤保险
6.3.3 明确企业的侵权赔偿责任
6.4 学术界对规制“过劳”问题应负的责任
6.4.1 提倡树立新的适度劳动观
6.4.2 成立研究“过劳”问题的学术组织
6.4.3 提高社会对“过劳”问题的重视程度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7.1 研究的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附录一 企业员工职场行为与疲劳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劳动者疲劳蓄积度自己诊断量表
附录三 调查样本的行业分类情况
附录四 调查样本的职业分类情况
附录五 全自变量多响应回归结果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