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东亚经贸关系:中国的视角:a viewpoint of China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13536
  • 作      者:
    王珏等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联合国预测,率先走出全球经济危机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各发展中国家,在未来十年外部环境变弱的情况下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而这种高增长的实现与维持必有前提:提振精神与推进合作和改革。《西北大学现代经济理论与实践丛书·东亚经贸关系:中国的视角》正是以此为出发点,从中国的视角细致梳理东亚地区的问题,并努力寻求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与出路,提出强化合作的基本观点。《西北大学现代经济理论与实践丛书·东亚经贸关系:中国的视角》共三篇,分别阐述和分析中国与日本、东盟及韩国经贸关系的特点、问题、趋势以及解决思路。《西北大学现代经济理论与实践丛书·东亚经贸关系:中国的视角》具有系统性、深入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像这样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阶段探索同一地区各国经贸关系,是一次艰难的尝试。
展开
精彩书摘
  《西北大学现代经济理论与实践丛书·东亚经贸关系:中国的视角》:
  导论
  东亚地区是亚洲,也是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在世界其他国家经济普遍出现动荡的情况下,东亚地区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不断创造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从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振兴,到80年代包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在内的“亚洲四小龙”的涌现,再到90年代的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崛起,东亚地区始终都是世界关注的焦点。
  进入21世纪,因为接连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以及重大自然灾害,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受到巨大影响。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亚地区自难独善其身,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仍高于其他经济体,2012年和2013年的增长率仍然达到了6.9%。联合国预测,率先走出全球经济危机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各发展中国家,在未来十年外部环境变弱的情况下,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前提是提振精神和进一步推进改革)。东亚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出口的重视及出口贸易所取得的业绩,以及东亚经济独特的发展模式。作为东亚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韩国以及东盟等国家和地区也十分重视彼此的经贸合作,在逐渐全面地融入世界经济格局之中,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它们之间的经贸关系也在不断加强。东亚地区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期望通过本地区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与经济合作,一方面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巩固和提高整个东亚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东亚地区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一极。
  东亚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首先,东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拥有显著地位。以日本、韩国、中国(包括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以及东盟国家等为主要成员的东亚地区,与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EU)(简称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简称北美自贸区)形成了世界出口市场上的鼎足之势。这与东亚国家普遍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的贸易政策息息相关。其实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东亚发展中国家大都采用以面向本国国内市场为主的进口替代型贸易政策,中国、韩国等国家普遍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进口数量限制和进口押金制度等措施对进口实行严格限制,对本国的企业和行业实施高度保护。这一政策在当时有效地促进了东亚国家民族工业的建立,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替代产业得以迅速发展,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畸形的经济结构。但随着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国际条件的变化,进口替代战略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因此,对于此时的东亚国家来说,进口替代战略已经难以继续推行。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东亚国家陆续推行以面向国外市场为主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实施对外开放政策,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经济重心由以本国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东亚国家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优势,通过积极地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业,进而通过大量出口带动经济的增长。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大量进入东亚国家。由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相对比较廉价,吸引了许多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于此,将东亚国家作为其生产和加工的基地,并将所生产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东亚国家的出口大大增加。
  再次,东亚国家的竞争优势具有互补性。东亚地区聚集了各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它们之中既有发达国家(如日本和韩国),也有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东盟国家),这些国家在对外贸易中都拥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产品。具体讲,中国在食品和活牲畜、饮料及烟草等产品上具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而韩国等其他国家在这几类产品上要么不具有任何竞争优势,要么具有十分微弱的优势;东盟国家在化学制品及化工产品、动植物油脂以及矿物燃料和润滑油等产品上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而中国则处于比较劣势地位;日本和韩国在各类机械与运输设备上的优势相对于中国和东盟国家而言比较突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大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在服装和鞋类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在这几类产品上显示出一定的竞争性,但从中国与东盟国家这些产品的出口市场分布看,由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主要出口市场不同,因而并没有严重的冲突。
  从产业分工与对外贸易格局来看,东亚国家处于比较合理的状态。相对发达的日本和韩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竞争优势明显,而中国和东盟等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在于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品上。这样的分工格局有利于东亚地区优势的互补与充分发挥,也为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最后,东亚地区建立雁形模式,形成后雁形模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尤其是七八十年代以来,东亚地区唯一的经济发达国家——日本开始逐步将已经成熟了的,或者具有潜在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向东亚其他国家转移,在对外投资的时间顺序上采取了“亚洲四小龙”、东盟国家、中国内地的层递推进模式,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形成了以日本为核心的“技术密集型与高附加值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阶梯式产业分工体系为特征的东亚地区国际分工体系,即雁形模式,东亚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
  目前,东亚地区各个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仍然存在,因而传统的雁形模式仍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东亚经济的主导模式。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东亚区域国际分工体系正在向新的水平型网络化区域国际分工体系过渡。一方面,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和中国内地之间的相互水平分工关系逐渐增强并将最终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在东亚内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跨国公司仍是在东亚地区构建网络化跨国生产体系的核心,要通过企业内部国际分工,实现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诸环节在本地区区位上的优化配置,国家的界限上升为相互依赖、相互牵引、相互促动的层面而没有“头”、“脑”的划分。这是东亚地区后雁形模式的内涵,是一种万马奔腾的发展局面,这要求实现东亚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建设,为了推动这一进程,东亚各国之间的合作是必然的选择。
  第一篇
  中国与日本的经贸关系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和俄罗斯相望,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39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千米,地处温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本境内多山,山地约占其国土总面积的70%。日本大多数山为火山,地震频发,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全球10%的地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日本人口约1.2771亿,其中65岁以上老人数量高大3000万,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会,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约占到总人口的75%。日本自然资源严重匮乏,但却是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业化历史最短、发展最快的经济体。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篇 中国与日本的经贸关系
第一章 日本经济与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第一节 日本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演变
第二节 日本的对外贸易及其发展演变
第三节 日本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中日双边贸易
第一节 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中日贸易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
第一节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概况
第二节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变化
第三节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日贸易间的关系
第四章 中日经济增长之对比
第一节 两国经济增长基本态势
第二节 新时代下日本经济的缓慢增长

第二篇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
第五章 东盟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东盟主要国家简介
第二节 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第四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意义
第六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比较
第一节 建设历程对比
第二节 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对比
第三节 政策内容对比
第四节 建设成效的对比
第七章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
第一节 自由贸易区建立前的经贸关系
第二节 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双方经贸关系现状
第八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 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思路与措施

第三篇 中国与韩国的经贸关系
第九章 韩国的产业结构与经济概况
第一节 韩国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演变
第二节 韩国经济变动趋势
第三节 韩国的对外贸易
第十章 中韩双边贸易与投资
第一节 中韩经贸发展的条件与现状
第二节 中韩双边经贸的特征与问题
第三节 中韩双边经贸发展的前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