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读者,本书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使读者辩证地了解现代主流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使读者循着作者的逻辑,系统地批判被作者称为“庸俗经济神学”的西方经济学。帮助读者了解如何科学地从事经济理论的研究工作,正是本书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一门学科的主导地位与其内在的科学性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像在中世纪,神学的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神学是科学。另一方面,一门有助于少数人掠夺大多数人的学科也绝对不可能是科学的。所以,对西方经济学的批判,是中国有识之士的使命。
《微观经济学批判》内容是作者为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给研究生讲授高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准备的。微观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事实上,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彻底成为了神学,而且还不仅仅是市场神学,应该成为现代庸俗经济神学。在这样的学术体系中,一切都拘泥于神圣的基本教义,而不论这种教义是多么的违背历史和现实的事实,多么的不合逻辑。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读者可以找到“儿童读物”一词,指的就是庸俗经济学。
为系统地批判现代庸俗经济神学,本书主要参考了平新乔先生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和美国的哈尔·瓦里安著,周洪等译的《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第三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大量引用两本教材内容作为批判对象。批判的利器为划分经济科学与经济学的三个逻辑标准,即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数理逻辑。
第1章 偏好与效用
第2章 选择
第3章 消费者需求
第4章 不确定性
第5章 生产函数
第6章 利润函数
第7章 成本函数
第8章 竞争市场
第9章 垄断
第10章 寡头垄断
第11章 交换
第12章 生产
第13章 公共品与外部效应
第14章 信息
附录 经济科学与经济学的划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