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国:坚持发展核能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以后,未来核能的发展问题引起全球广泛关注。中国到底还需不需要发展核能?如果发展核能应注意哪些问题?据2011年5月23日的《科技日报》报道,多数院士认为中国的核能发展政策不宜大起大落,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西方某些国家宣称不再发展核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核能已在该国全部能源体系中占有较高比重,而中国核能在全部能源中所占比例还很低。通过福岛核电站的事故,核能安全应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中国已将原来“积极发展核能”的方针变成“积极稳妥地发展核能”。中国继续发展核能,这与日本出现核事故以及德国受国内压力放弃核电站相比,是非常突出的一点,中国表示要增强核能的安全。
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其他国家不一样,70%左右的能源来自于煤炭,这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最主要的原因。煤的碳排放系数最大,其次是石油,然后是太阳能、水能、风能和核电,核电碳排放是最低的。因此,中国政府正在加快发展核电。目前中国风电技术日渐成熟,发展速度加快且在中国的西北和西部风能资源丰富,同时中国青藏高原、甘肃的西部和内蒙古的西部地区等太阳能资源都比较丰富。中国已在7个省区打造8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甘肃酒泉地区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二期建设已开始着手,目前正在解决向华北电网输电等问题。而福岛核电站爆炸事件将使得风电建设更受青睐。
五、全球核能发展新战略
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事故到日本福岛核电站核事故,人们认识到目前的核电站不是万无一失的。核电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类可以选择更加安全更加环保的可再生能源。福岛事故后世界各核电大国发展核电的态势并没有根本改变,核电在今后能源结构中的定位已经清晰。
日本核泄漏危机从某种程度上说反倒是好事,经历“弃核”的喧嚣之后,人类在利用核能上从此有了保障绝对安全的国际共识,核电安全性的创新从此真正步入一个新阶段。
(一)核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
世界三大核事故中,美国三里岛核泄漏和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属于人祸,而福岛核事故虽由自然灾害引发,更有人为因素。不期而至的自然灾害属于未知风险,人为因素则是如何保证核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福岛核事故成为全球核电工业的一个历史性的“分水岭”。既然核能的发展势不可挡,各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又不容否定,而核事故的灾难后果又不会止步于国家边界,出路只有一条:让核能更安全、更高效地为人类服务。
要做到使核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就需要加强核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强化核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各国要深化合作,在新形势下增进核安全,实现普遍核安全这一共同目标。核能的开发利用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各国核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国际社会应当树立科学的核安全理念,增强信心,正视核能安全风险,增强核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动核能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造福于民。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加强核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强化核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
要使国际核安全机制真正发挥作用,还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不能给国际核安全机制附加别的目的,不能把国家间争端引入峰会,更不能在这个机制中奉行双重标准。如果把核安全峰会变成功利性外交政策的工具,国际核安全机制就会失去中立和公信,就没有办法凝聚国际社会力量来应对核安全挑战。
在核能产业运行安全领域,应从设计、建设、运行、监管、队伍、资金、机构等方面予以落实。各国要切实履行核安全的国家承诺和责任,切实巩固现有核安全国际法框架,切实加强核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核安全能力,切实处理好安全与和平利用核能的关系。目前全球核秩序呈不均衡态势,发达国家掌握着雄厚的资金与技术,在核能开发利用方面走在前面。要让和平利用核能成为惠及全人类的“公共产品”,特别是让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样享受核能带来的益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