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 究 背 景
我国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数量庞大,2012年农民工总量已达2.63亿人(国家统计局,2012),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与经济急剧变革时期的显著社会问题之一。民众与学术界一直呼吁农民工公平地共享社会资源,却没有显著性地改变其弱势群体这一客观事实,他们缺乏制度保障,处于社会底层。近年来,农民工流动家庭化趋势日益突出,移民定居趋势逐步扩大,促使农民工随迁子女(简称“流动儿童”1998年,在公安部和原国家教委共同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对“流动儿童少年”的定义被众多研究采用,即流动儿童少年是6~14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流动人口定义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近十余年来,国际社会倾向于将15~24岁的人界定为青年(youth),将10~19岁的人界定为青少年(adolescent)。那么,结合我国青少年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流动儿童是指跟随父母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并接受半年以上义务教育的青少年。)的数量急剧增加(郑信军,岑国桢,2006)。
2005年,14周岁及以下的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人口比例的12.45%,约为1834万人;而2007年年底的最新资料显示,我国流动儿童人口已达到2000万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有2000多万人,流动儿童近2000万人,人民日报,20071220。,2010年已超过3500万人。调查数据还显示,80%的流动儿童是“随迁家属”或“投亲靠友”;75%的流动儿童多属长期居住,居住2年或2年以上(段成荣,梁宏,2004; 王宗萍,段成荣,杨舸,2010)。农民工生存及工作方式的不稳定,导致流动儿童生活在不利于其发展的家庭环境之中,即相对于城市儿童,他们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为低下,缺失一定的教育资源,是典型的处境不利群体(申继亮,方晓义,王建平,等,2009)。
流动儿童已经成为一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庞大特殊群体,促进他们在城市的全面健康成长,将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从不同视角探讨了流动儿童在城市的发展:社会学从社会分层与资源公平的视角研究流动儿童的发展,在探究社会融合成因及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时效性的建议;教育学从教育与发展的角度思考流动儿童的教育,试图探索与城市儿童一致的教育载体;心理学关注流动情境对流动儿童心理与人格成长的影响及个体差异。不同研究路径的目标是一致的:如何帮助流动儿童这个处境不利的群体处于和谐状态,进而维持整个社会的和谐(林崇德,2011)。因此,如何促进流动儿童在处境不利环境之中的全面健康,如何促进流动儿童更快地融入城市社会、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成为本书的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 究 问 题
从现实视角来看,流动儿童进入城市之后的社会融合困难,成为当前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之一。事实上,流动儿童的成长环境、学校教育、家庭生活、心理与行为发展等问题的核心是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互动关系,即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问题(王毅杰,高燕,2010)。社会融合(social inclusion)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任远,邬民乐,2006)。城市生活成本的迅速增长、伴随着户籍制度而来的社会排斥等流动情境因素,导致流动儿童城市融合进程缓慢,使其无法融入正常的城市生活(吴新慧,2004; 刘霞,赵景欣,师保国,2011)。不过,仍有一些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良好,他们的自尊、学习及生活适应与同龄城市儿童没有明显差异(刘杨,方晓义,张耀方,等,2008)。流动的成长情境并不妨碍一些流动儿童的正常发展。所以,第一个现实问题是,面对类似的不利情境,流动儿童为什么会表现出融合良好或者融合困难两种不同的状态?这些融合良好的流动儿童与融合困难儿童相比较,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不同?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步认为,自我身份认同(自我认同)(self-identity)是心理层面社会融合的具体表现,成为社会融合的根本标志(任远,乔楠,2010; 李虹,倪士光,黄琳妍,2012),即流动人口对于自己在城市里的角色定位。自我认同的困难程度不仅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适应, 而且影响他们在群体中的生活(Caddell,Clare,2010)。诸多现象学层面的跨学科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认同困难(何梅念,郭田友,2008; 白文飞,徐玲,2009; 高水红,2009; 袁晓娇,方晓义,刘杨,等,2010)。不过,仍有流动儿童的自我认同顺利,拥有自我肯定的城市人认同(刘杨,方晓义,蔡蓉,等,2008; 彭丽娟,2012),那么,简单地将流动儿童视为同质不分化的潜在高危群体,认定其是“问题群体”,可能不利于流动儿童群体研究的深入。此外,流动儿童至少拥有两种身份,即农村人和城市人,他们如何管理已有的农村身份与当前(未来)的城市身份?在两个身份之间,他们更认同哪一个?极少有实证研究给出客观的描述甚至解释。所以,第二个现实问题是,从心理层面中社会融合的层面来看,流动儿童如何管理与整合两个自我认同身份,哪些因素影响了自我认同的发展进程?这一亟待澄清的现实问题,即两个自我认同身份的整合过程,是了解流动儿童心理层面社会融合的关键。
从理论问题来看,心理层面社会融合的研究匮乏与流动儿童认同整合的研究空白,成为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突出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成为社会政策研究和实践的核心概念之一(黄匡时,嘎日达,2010)。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国外研究大多关注中下层新移民,国内研究主要聚焦于外来农民工,基本上忽略了流动儿童群体(张文宏,雷开春,2008)。从研究内容来看,已有研究主要是社会融合的宏观叙事与群体比较研究,缺少对心理层面社会融合的深入分析;更不用说如何探索流动儿童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及影响因素,那么研究者也无法进行系统的操作化干预研究,而从个体的心理行为层面设计具体可行的综合干预和教育促进方案,提供有效的帮助,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是解决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问题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合成为社会融合领域一个新的研究取向,而认同整合(identity integration)作为认同研究领域的热点,为探索流动儿童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合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思路。认同整合测量了同时具有两(多)种不同身份认同者如何看待他们的两(多)种身份之间关系的个体差异,包括双文化认同整合(bicultural identity integration, BII)和多文化认同整合(multicultural identity integration, MII)(Haritatos,Benet-Martínez,2002; 曹慧,张妙清,2010)。流动儿童可能认为他们所拥有的两种身份是和谐统一的,也可能认为这两种身份之间是相互对立甚至彼此冲突的。那么这个动态的“冲突”或“和谐”的认同心理过程,能否揭示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本质呢?
可见,本书探讨的核心理论问题是“从自我身份认同整合的角度探讨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为此,我们进一步将其解构为三个子问题。
(1)流动儿童自我身份认同整合概念的内部结构及特点。
(2)流动儿童自我身份认同整合的影响因素及心理机制。
(3)流动儿童自我身份认同整合的促进及效果研究。
我们期望通过描述其心理层面社会融合的现状,探索自我身份认同整合的内部结构,并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在探讨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适应的心理机制上,进行认同整合的促进研究,从现象、解释、促进等不同的研究层面刻画一幅“流动儿童心理层面社会融合”的科学画面。
第三节研 究 目 的
本书结合当前认同整合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我国的现实国情,选取流动儿童这一特定群体为研究对象,将构建以自我身份认同整合为核心的微观社会融合作为研究目标,深入考察微观社会融合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心理机制,以期理解流动儿童的微观社会融合,为制定更切合流动儿童实际的政策和法规,采取必要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各章的逻辑关系见图1-1。文献综述(第二章)和研究框架(第四章)在质性研究(第三章)的基础上,引出了3个研究问题。问题1从现象学层面描述了流动儿童认同整合的概念界定、测量、特点及人口学变量影响,具体包括测量工具与现状特点(第五章);问题2从解释层面探讨了流动儿童认同整合的成因、结果及其心理机制,具体包括影响因素(第六章)、心理机制(第七章);问题3从干预层面探讨了流动儿童认同整合的促进研究,具体包括
图1-1本书各章的逻辑关系
促进探索(第八章)、团体辅导(第九章)和个体辅导(第十章)。问题1的研究为问题2的解释打下了基础,进而能够进行问题3的促进研究。
第四节研 究 意 义
从理论上来看,系统考察流动儿童认同整合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对于弥补宏观社会融合理论的不足,促进自我身份认同整合的理论发展,从整体上探索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深入揭示流动儿童社会融合过程的内在机制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宏观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任远,邬民乐,2006)。其基本观点是,不同的社会阶层导致了社会分裂或者社会排斥,存在于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或者表现为不同社会阶层的排斥与疏离;而被社会排斥的群体通常是脆弱群体,一般是社会的最底层。这些基础理论虽然解释了宏观的社会阶层发展、社会比较模式等层面的社会融合问题,却无法阐释个体层面的社会融合,即在流动的环境下个体是如何融入到城市生活与学习情境中的等问题。而我们的研究将可能通过有效地阐释流动儿童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合问题,从心理行为层面入手,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解释视角,从而弥补了宏观理论的不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融合的研究。
其次,本书首次将认同整合的概念引入到我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研究之中,不但促进了自我身份认同整合的理论发展,也延伸了认同整合概念的适用范围。研究者一般将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视为静态的、单一的,实际上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是动态的、多样的,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促使流动儿童的农村人和城市人的角色具有很大的可变性。认同整合的概念将帮助我们理解流动儿童整合多个自我角色的过程,从而促进研究者解释心理层面社会融合的问题。
最后,研究者普遍将流动儿童视为“心理弱势群体”或“问题群体”,认为他们必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适应和发展问题,从而无法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我们从流动儿童身份认同整合的角度,探讨个体如何将不同角色所带来的经验转化成为帮助个人发展的宝贵资源,这对于从整体上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全面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从现实来看,系统探讨流动儿童认同整合的结果及促进研究,对于深入探究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心理层面现象,丰富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干预和促进方案等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流动儿童如何在不同的认同身份之间取得和谐统一的自我,并且将这种复杂的身份认同转化为自身的优势?研究者将探讨如何使个体实现自我和谐,从而获得相对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和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本书将会协助我们深入了解流动儿童在流动情境下的发展,从而为可行的教育帮扶与家庭教育提供实证研究信息。
其次,研究者尚未发现系统操作化的、具有对照组与效果检验的社会融合干预或促进研究。而本书将会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从认同整合提升的操作化角度进行社会融合促进研究的探索,这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