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巡探微
关于康熙南巡,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六回中,安排了赵嬷嬷和王凤姐的一段对话:
赵嬷嬷道:“……还有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好气派!独他们家接驾四次,要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罪过可惜’四字竟是顾不得了!”
王凤姐道:“……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
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拿着皇帝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这段对话,显然是曹雪芹假借笔下的赵嬷嬷之口,道出了祖父曹寅四次接驾的真相。除了上述的小说家言外,“康熙、乾隆两朝南巡之文献,今惟存官样文章,至实状实鲜记载”。的确,在《清实录》、《南巡盛典》和康熙《御制文》等实录、政典中,处处可见玄烨煞费苦心的自我表白。由此造成的假象,亦遂迷惑了此后的诸多学者。
那么,南巡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有一部重要的史料,迄今尚未受到论者的重视。那就是在晚清时人汪康年编辑的《振绮堂丛书初集》中所保存的一卷传抄本一一《圣祖五幸江南全录》。据书后题跋可知,该书不著撰人名氏,是汪康年于壬辰(光绪十八年,1892年)入京会试时所见,并移写而成——
是书虽记巡聿,然旁见侧出,颇足考见当时情事。……至著书之人得按日记载,自是随扈之人;但书中屡有“探闻”字样,则亦非得日近天颜,疑是京僚之奔走王事者。细读全书,虽于叙事外不著一语,然颇有言外之意,盖亦有心者,惜姓名不可考矣。
汪氏此跋作于宣统二年(1910年),此时清室虽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但许多话似乎还不便明说。笔者认为,他所指的原书的“言外之意”,实际上就是该书的史料价值所在一一亦即翔实地记录了康熙第五次南巡对沿途官吏商民的盘剥。
康熙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1705年3月3日),玄烨自京师南下,经扬州、江宁、苏州、松江、杭州等地,到闰四月二十八日(1705年6月19日)还京,此次南巡时间长达109天。从《圣祖五幸江南全录》的记载来看,这次南巡途中康熙一路上接受大小官员、商人和乡绅、百姓的贡奉不下60次。其中,徽州盐商之献媚邀宠,更是时常可见:
(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十一日)至晚,抵扬州黄金坝泊船,有各盐商匍匐叩接,进献古董、玩器、书画不等候收。扬州举人李炳石进古董、书画不等,上收《苏东坡集》一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