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基于对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经验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403656
  • 作      者:
    岳从欣著
  • 出 版 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岳从欣,女,1974年生,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中共党史资料》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农业学大寨运动从1964年开始,到1980年11月结束,持续近16年。这一运动,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的重大尝试,是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验之后,在集体化的框架内继续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模式的运动。
  《当代中国研究丛书·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基于对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经验分析》通过梳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始末,及对如下诸多问题,如农业学大寨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农业学大寨运动,农业学大寨运动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关系如何等,进行客观公正的研究与思考,探讨了毛泽东时期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得失,以期对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具有现实的意义,值得关注。
展开
精彩书摘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规定,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是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当时,中国拥有6亿人口,农民占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五以上。如果农业没有巨大的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原料、国内外市场等诸多方面,必将遇到极大困难。因此,党和国家必须充分注意5亿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注意农业对于工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在毛泽东等领导人正式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之前,1951年,党和国家开始酝酿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1952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提出编制计划中应注意的六大问题。1953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正式批准下达1953年国民经济计划提要。“一五”计划的编制,历时4年,五易其稿,到1954年9月基本定案。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此计划。
  根据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要求,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五年内国家对于经济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支出总数为766.4亿元,其中用于工业部门为313.2亿元,占40.9%。各部门的基本建设投资为427.4亿元,其中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在工业基本投资中,制造生产资料工业的投资占88.8%。可见,经济事业、文化教育事业支出总数和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比例,重点都是工业;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重工业投资的比重特别大。这表明工业建设是“一五”计划的中心,标志着中国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状况回顾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四、研究有所前进的方面
五、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
第一节 新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及其对农业发展的要求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新中国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选择
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对农业提出的要求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一、党对新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党探索新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曲折
三、党探寻克服困难的途径与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起
第三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的开拓
一、“三五”计划的调整和大寨成为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二、对大寨精神的宣传与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正式发动

第二章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曲折历程
第一节 “文革”前各地农村的学大寨运动
一、各地农村学大寨运动概况
二、各地农村学大寨情况简评
第二节 “文革”前期走偏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一、动荡局面中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左”的农村政策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相互交织
第三节 跌宕起伏中发展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一、1970年8月至1973年底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批林批孔”运动中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三、邓小平主持整顿中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四、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再次“左”转
第四节 从高潮走向结束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一、“文革”结束后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及其结束

第三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一大寨典型和昔阳县学大寨评析
第一节 对大寨典型的评析
一、大寨的经济和社会建设获得长足进步与发展
二、大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成效
三、大寨的领导班子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四、大寨典型存在缺陷和错误
第二节 昔阳县学大寨评析
一、昔阳县学大寨的好做法及取得的成绩
二、昔阳县学大寨存在的偏差

第四章 对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基本评价
第一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积极作用
一、从多方面促进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一定程度地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三、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
四、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第二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偏差及其消极影响
一、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和急于变革生产关系
二、在农业发展比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方面存在某些问题
三、在对待典型和推广典型经验方面存在偏差

第五章 农业学大寨运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第一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一、高度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提
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制度依托
三、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动力
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组织保证
五、弘扬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大寨精神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第二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消极影响
一、照搬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些方法发展生产力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方法简单划
三、不加分析地宣传和推广大寨经验
第三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二、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三、从多方面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证
四、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五、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结束语
一、当年的大寨为改革开放后的大寨留下了什么
二、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历史局限
附录 农业学大寨运动及其相关情况大事记(1945-1993年)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