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德选择与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危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41601
  • 作      者:
    张夫伟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道德选择与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危机》将道德选择置于道德教育领域的本体论地位,强调道德选择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是人追寻和建构本真自我的根本方式,突破了已有研究就自由论道德选择的简单化思路,回归道德选择的本真面目,凸显道德选择的“道德性”,这便打开了道德教育研究的一个新视野,有利于深化对道德教育本性和使命的认识,还可以通过道德选择来重释和重读道德教育的其他相关基本问题,深化和拓展了道德教育研究,从而丰富了道德教育的理论成果。《道德选择与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危机》从政治哲学的视角审视道德选择与道德教育,对道德教育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和概念进行了重读和重释。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夫伟,男,1979年1月生,山东济宁人。2O05年6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教育学原理专业)。现为鲁东大学(原烟台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道德与公民教育、教育哲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1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类)1项(第2位),参编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1O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道德选择与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危机》从教育哲学的视角,以道德选择来反思道德教育现代性危机的表现、症结及出路。书稿在诠释道德选择本质及其与道德教育内在关联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性道德教育不仅未能引导人学会道德选择,反而偏离了其精神教化本性,导致了人性的迷失甚或是堕落。在此基础上,探讨道德教育引导个体学会道德选择的理论建构,强调自由仅为道德选择提供了前提,善的价值构成了道德选择的教育视阈,道德教育是自由选择与价值引导的实践,最后论证了德性教育是学会道德选择的合理路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选择:人存在的基本处境
  选择是人生特有的生存方式。选择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②作为对象性活动,选择只能为人所有。虽然动物也能从若干选项中挑出其一,但这是本能使然,是被自然决定的状态。而人的选择却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它不服从任何自然规律或必然性。同样一种情境,不同的个体往往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不同的选择。
  自由主义大师密尔认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首要之处既不是其有理性,也非工具与方法的发明,而在于选择,人在选择而不是被选择时才最可能成为自己。雅斯贝尔斯说得更干脆、更直接,即“我选择,故我存在;如果我不存在,我就不选择”。人作为道德的主体,选择性是其根本性特点。道德主体的生成过程就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过程。关于此点,福柯曾作过专门的研究。主体一直是福柯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其关于主体的观点在前期和后期存在很大的差别。在“考古学”和“系谱学”时期,福柯研究的目的是消解主体,并宣布主体已死,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福柯又进一步深化了对主体的认识,开始从积极的方面来认识主体,分析主体的自由和解放问题,提出了自我照看的伦理是一种自由的实践。他认为人成为主体有三种模式:(1)赋予人一种科学地位,通过知识的方式,使人成为说话的主体,劳动的主体。通过这种模式形成的主体可以称为知识主体或科学主体。(2)“分离实践”,即将人进行分隔,通过权力的方式实现自己同自己、自己同他人的分隔。人和人的分隔,导致了不同的主体类型,如疯癫和正常人。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主体可以称为权力主体。(3)人使自身变为主体的方式,可以称为伦理主体。前两种模式都是人被动地成为主体的,唯有第三种是个体主动地成为主体的,是自我主动选择的结果。伦理主体通过自我技术来创造自我,生成自我,发展自我。伦理主体是主动性的、选择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服从性的。这种主体既不屈从于各种现代权力,也不屈从于这种权力施加于他的各种真理、法则和同一生,不屈从于国家对个体强制而巧妙的设计,而是自我主动选择、积极创造的主体。正是由于福柯对主体观点的转变,所以他认为当今哲学的主要任务可能不是发现我们之所是,而是去拒绝我们之所是。我们应该去想象和构造我们可能之所是。我们应该通过拒绝几个世纪以来的强加于我们的个人化,实现主体的转变。这种转变,在福柯看来,就是实现从屈从性的被动主体变为选择性的主体。
  选择是人存在的基本处境,是人无法逃离的宿命。人无法不选择,因为不选择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不选择就意味着放弃了自我,就意味着放弃了做人的权利与资格。选择构成了人的生活,而生活自然是人选择的产物。萨特认为,人的选择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我永远在进行自我选择,而且永远不能作为已被选择定的存在,否则,我就会重新落人单纯的自在的存在中去。永远进行自我选择的必然性和我所是的被追求的追求是一回事”。①人总要去选择且总是在选择的,不选择是不可能的,不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因此,在他看来,选择创造了人的本质,选择使人的存在成为可能。人存在的价值根本上取决于人的选择。“选择可能是在屈从或不安中进行的,它可以是一种逃避,它可以在自欺中得以实现。我们可以自我选择为逃遁的、不可把握的、犹豫不决的等等;我们甚至能选择不进行自我选择;在这些不同的情况下,目的就在事实的处境之外提出来了,而对这些目的的责任就落到了我们身上:不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它都是选择;把我们选择为‘伟大’和‘高贵’或‘低贱’和‘受辱’的人,这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三  基本结构
四  本书的研究方法及预期创新之处

第一章  道德选择的不可避免
第一节  选择:人存在的基本处境
第二节  道德选择:人存在的根本方式
一  道德:人的构成性因素
二  道德选择的实质
三  道德选择与生活的意义
四  道德选择与美好生活
第三节  学会道德选择:道德教育的使命
一  道德教育:精神教化的事业
二  学会道德选择:道德教育的时代使命

第二章  非道德化选择:现代性道德教育的困境
第一节  何谓现代性
第二节  道德相对主义视野中的道德教育与道德选择
一  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二  价值中立的道德教育与道德选择
第三节  欲望主义视野中的道德教育与道德选择
一  欲望的泛滥
二  娱乐化的道德教育与道德选择
第四节  工具理性主义视野中的道德教育与道德选择
一  工具理性的僭越
二  工具化的道德教育与道德选择
第五节  困境中的忧思

第三章  道德选择的教育视阈
第一节  道德选择与自由
一  自由对道德选择的价值
二  自由对道德选择的限度
第二节  道德选择与善的视野
一  善的价值
二  反对道德高标
三  道德底线的限度
四  善的教化
第三节  自由选择与价值引导:道德教育的实践
一  自由选择:道德教育的前提
二  价值引导:道德教育的根本方式
三  自由选择与价值引导的二重变奏

第四章  德性教育:学会道德选择的合理路径
第一节  德性的历史
第二节  德性与道德选择的价值勾连
第三节  走向德性教育
一  规则教育的乏力
二  德性教育的价值
三  回归生活的德性教育
余论
附录
附录一  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附录二  美国《品德教育宣言》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