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视野里的中外名篇》: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似乎才明白“我”为何会如此深情地回忆起记忆长河里,关于少年时代,诸如看社戏之类点点滴滴的往事。
当时,“我”是随母亲归省外祖母家,绍兴有句俗话“外甥大如皇帝”。身为“外甥官”的到来,“我”受到了平桥村老老小小的爱护。大人们减少了孩子的“工作”,让他们与“我”做伴游戏,而平桥村的小伙伴们陪“我”去掘蚯蚓钓虾,而钓到的虾总是全部归“我”吃的。
这乡间的朴实与真挚是多么让人难忘啊。在这种衬托之下,都市的自私与冷漠才显得如此的触目惊心。而小伙伴之间又是平等的,虽然彼此之间论起行辈来,有叔子,有太公,偶尔也会吵闹,打了太公,却也不会想起“犯上”一词。小伙伴带“我”去放牛时,“我”总是被欺负,只好远远地站立,他们又绝不会因为“我”是一个都市少年,会读诗书,便可原谅我的胆小。他们会发出善意的嘲笑,但这种嘲笑绝不是都市绅士之流的卖弄与轻视,因为“我们”很快就在一起嬉笑打闹了。
都市人是骄傲的,可是这种骄傲反体现了他们人性上的脆弱。在“我”看来,尽管乡间的小伙伴不懂得“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然而他们有着都市人无法企及的纯朴、智慧。
当“我”在为不能去看社戏而郁郁寡欢时,是双喜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先想到了出行的工具——八叔的航船已经回来,接着又说服了母亲和外祖母,让“我”如愿以偿去看戏了。仅此而言,一个乐于助人、爽朗热情的农家少年便跃然纸上。用自己的言行为他人谋利,不是一种人性的睿智吗?
文中另一处充满情趣的情节——偷罗汉豆,则更加体现了乡间少年的那种纯朴无私。一边是阿发家的豆,一边是六一公公家的豆,可是阿发却主张“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的多呢”,而双喜认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骂哭的”。罗汉豆对过着贫苦生活的农民来说,应该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来源,像六一公公,就是要到镇上去卖钱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从中看出了这些少年不同于都市人的淳朴无私。
都市生活充满了隔阂与冷漠,乡村生活却充满了温情与友爱;都市中的人群是庸庸碌碌的,乡村中却洋溢着鲜活的生命力。正如鲁迅所说,当他感到“所谓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腐败时”就会怀念起乡间的“安乐”。
其实,不仅在人性、人情的描写中,鲁迅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在景物描写中,同样也体现了这种都市与乡村的对立。
都市的戏园台下“满是许多人头”,人都满了,只得挤在远处的人丛中,“耳朵只在冬冬皇皇响”,身边的胖绅士是“吁吁的喘气”,戏台上是“红红绿绿的晃荡”,污浊的气氛“使看客头昏脑眩”。
而乡间的社戏,则一路上行进于弥漫着豆麦和水草清香所散发出的空气,聆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小伙伴的欢歌笑语声,婉转、悠扬的笛声。朦胧的月色,点点的渔火,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一派江南水乡的夏夜美景,让人神往,让人陶醉。皎洁月光下的戏台,则“飘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充满了诗情画意。
乡村的宁静淌过城市的喧嚣,成了“我”生命中汩汩流动的山泉。在“我”受到都市的挤压时,这份回忆便从心灵深处跃出,使”我”执著地与这个庸俗而冷漠的世界对抗着。这份乡间的和谐与安详,正是“我”精神家园之所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