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师月刊.2014.2,闫学:我是校长,更是读书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514720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本期《教师月刊》对著名作家张晓风进行了采访,您可以读到文学名家的受教育史以及对教育的看法,同时,也可以读到张晓风的最新散文《窥浴》。
  《闫学:我是校长,更是读书人》封面报道中,闫学结合自己的成长史畅谈了阅读带给她的精彩人生,以及如何从阅读入手建设她所在的学校,无论对于普通教师,还是学校管理者,都富有启发。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永梅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社长,国内教师用书领先品牌“大夏书系”总策划人。
  林茶居1969年6月生于福建东山岛,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发表有诗歌、散文、诗歌评论、文化随笔、教育随笔等。2000年出版诗集《大海的两个侧面》。曾供职于海峡文艺出版社,福建教育杂志社。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教师月刊》主编。

展开
内容介绍

  《教师月刊》创办于2009年7月,是大夏书系策划团队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园长)、教研员精心打造的教育期刊。
  《教师月刊》坚持人文精神、立足专业视角、普及教育学术、推广名师经验,致力于建设健康的教师文化。2014年,《教师月刊》全新改版,以更多的页码、别致的开本、优质的纸张、精美的装帧带给读者青山绿水一般的阅读体验。

展开
精彩书摘

  学生当因何而“伴”
  文-徐荣祥
  很多家长都十分关注自己的孩子交什么样的同伴。我曾听到一位家长说,孩子最近学习成绩退步了,是因为“玩伴”不好。有的家长则直接要求自己的孩子:要玩就跟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玩,不要跟成绩不好的同学玩。我们的很多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自觉不自觉地还会捎带说:“你怎么可以与某某同学玩呢?他不爱学习,一天到晚疯疯癫癫,跟他玩,成绩能上来吗?”
  正是在大人的“指点”下,选择与成绩好的同学玩,不与成绩差的同学玩,成了不少学生的“共识”。在校园里,我经常看到这种情况:成绩好的学生有很多前呼后拥的玩伴,成绩差的学生形单影只,落落寡欢……
  学生交了成绩差的玩伴是否就会成绩下降甚至“玩坏”,姑且不论。但同伴交往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这个话题确实值得一说。
  中国古代,交友结伴被当作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之一。那个时候,同学“交往”亦称“交游”,“同伴”也称“侣友”。孔子曾带领一批弟子周游列国,观风情,学政事,历经十多年,让弟子长了不少学问。古人为什么重视“游学”并且结伴而行呢?因为这可以增长见识,增进友谊,铸就道德品质。史载,孔子和他的弟子游学露宿,奔走荒野,受尽磨难,然而,孔子与弟子,弟子与弟子,相互鼓励,箪食瓢饮,安贫乐道,精神富足,终于化蛹成蝶,实现人生蜕变。孔子云:“归与!归与!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交游中学习,在学习中结伴,“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这种切磋学问、砥砺德行的教育思想及行动,很值得今人学习。
  无论怎样,都看不出孔子的学习团队有按“成绩”交友、按“考分”结伴的情况,我们所看到的,是他们磨砺道义、共铸理想的追求。反倒是到了今天,却要在学生选择“同伴”时加入“学习成绩”的标准,以成绩设定同学之间交往游玩的门槛。说白了,这种“结伴”就是“为我所用”。与成绩好的同学结伴,可以让自己获得学习上的利益;远离成绩差的,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学习无用,可能还会妨碍学习。以如此功利的标准结伴交往,今天何以盛行?
  势利“结伴”也让学生陷入交往怪圈:与成绩好的交往,那么成绩好的学生愿意与你交往吗?相对于成绩好的学生,你也是一名“差生”了,谁与你“结伴”呢?所以,不能以成绩好坏、“有用无用”作为交往的依据。成绩好只是说明学业达到了一定水准,并不能涵盖一个学生成长的全部。
  黄公望画了驰名中外的《富春山居图》。正当人们为利而忙、为名而逐的时候,他却在画着似“无用”的画作,准备送给他的道友“无用师”。因此,《富春山居图》也被人称为《无用师卷》。几百年过去了,那些被人们认为“有用”的东西,都烟消云散,荡然无存,而“无用”的画作经岁月打磨,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伟大记忆。
  如此看来,今天“有用”,不一定明天“有用”;今天“无用”,不一定明天“无用”。用功利的眼光去判断事物,去结交伙伴,可能得到的是一文不值的东西,却失去了最宝贵的友谊。
  孔子提出的交友结伴观,值得今人学习:“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在这里,孔子把人品而不是学业成绩当作择友交往的第一标准。孔子认为学生“交游”的过程就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即“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既然是相互学习,就必须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坦诚相待,而不能贴上地位、名分、成绩的标签。在结伴交往上添加任何“势利”的砝码,只会让学生道德和理性的天平失衡,因而找不到真正的同伴和学友,自然学不到真正可以促进生命成长的东西。(作者系浙江省常山一中教师)
  ……

展开
目录
专栏
老师,你的教育生活美好吗
专栏
王国维的早期教育生活
教师的“跨文化能力”
养在不同水土里的观念
教师个性对学生的影响应有度_叶菊艳
封面
闫学:我是校长,更是读书人
名家
张晓风“乐意做的事,就不说牺牲”
附张晓风最新散文《窥浴》
现场
记事拥抱_陈传敏
校长旧事_蔡兴蓉
阳光露脸了(日记连载)
德育绰号事件_严钦熙
对话李泽武了解孩子才能找到教育的基本路径
吴非说我只怕学生庸俗
朱永新答好教师是怎样炼成的——答甘玉霖老师问
话题
班级里的同伴关系
怎么对待班级里的小团体
“独行侠”不再独行
电扇风波_宋桂奇
有些矛盾需要秘密化解
谁叫他不跟我玩
学生当因何而“伴”
阅读
癸巳伏日读书小札
人文
这个园子,生生不息
窗外是一个校园
视窗
校园四川省绵阳市火炬实验小学
答问_孙晓丽_黄楚辉
图片浏阳河:书香两岸,水秀山青
关注阅读就是关注成长
大夏重新发现教育
六点“轻与重”文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