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浮世绘、武士道与大奥:日本江户时代的大众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43698
  • 作      者:
    张博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博,天津市人,曾赴日本金泽大学留学,2012年获博士学位。2013年任日本法政大学客座研究员。现任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曾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创作了《日本近现代文化史》等学术专著。另有多部译著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浮世绘、武士道与大奥:日本江户时代的大众文化》主旨在于诠释日本江户时代文化最大的特色——大众化。浮世绘是庶民的美术,武士道是统治者的哲学,大奥则充满了王朝美学的余韵,但在江户时代这些都走向了融合。在书中我们看到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王公贵族,他们的文化趣味都越来越趋于一致。寻常巷陌中的百姓可以津津有味地阅读描述将军后宫逸闻的书籍,而后宫女官们则纷纷伺机以拜佛访寺之名去领略庶民花街的狂欢。唯利是图的商人追求着贵族风雅,象牙塔中的学者却开始以知识牟利。
展开
精彩书摘
  4.文化的启蒙成就社会的革命
  全书是围绕着证明“作为日本近代文化的最佳代表的大众文化,其初始形式存在于江户时代文化之中”而展开的。为了证明上述观点,就需要说明江户时代前期文化中的“大众性”、“近代性”,这是证明它与大正期以后,尤其是战后发达的“大众文化”存在连续性的关键。
  为此本书又围绕三个分问题展开:
  第一,谁(什么)决定了江户时代前期蓬勃兴起的,极具庶民性、商业性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作为庶民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一种自我趣味和体验方式之自然表达而来自庶民本身呢,还是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由处于权势地位的人们自上而下地强加的?这种文化仅仅是町人的创造吗,还是它有着更复杂的来源?如果它来源复杂且在各阶层间交流融通,那么这种文化就是“跨阶层的共同文化”而开始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
  第二,考察商品经济和城市化对江户时代前期文化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化人(学者)怎样把文艺创作、专业学问和赚取生活费结合在一起?这一时期的文化以商品形式出现意昧着有用性和适销的尺度优于品质、艺术性和教化功能吗?这时期的文化是否是日本文化贬值和浅薄化的开始,还是相反,它县日本文化向战后大众文化的全面辉煌的一步重要跨越?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江户时代前期文化的意识形态作用,这是解答文化与“近代化”的关键。官方意识形态是否利用它的特权地位,对文化的主题进行强有力的控制?这一时期庶民性文化的主流是在向人们进行灌输、使人民接受并且遵从那些有利于官方的观念和价值标准吗,还是它的主流就是一种对官方意识形态的规避和反抗?它是不是在以一种难以觉察的巧妙和不完全的方式表现了对权势者的抵抗,以及对占优势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的颠覆?正如同现代民众通过破洞牛仔裤、摇滚音乐、摇摆舞等大众文化形式对社会规训和社会控制所作出的规避和反抗一样。倘若存在着文化性的反抗,那么这种反抗是否对封建制的瓦解、资本主义的降临有所裨益?
  ……
展开
目录
序篇:日本大众文化的胎动
 为什么谈起日本大众文化的起源?
日本大众文化与当下的中国  咖
哪怕使用筷子也是一种【文化】
文化的启蒙成就社会的革命
 本书的阅读指南
背景篇:江户时代面面观
 江户时代的新经济
经济社会的出现
多收了三五斗米之后
农民的『风雅】
『暴发户】们的崛起
与幕府将军斗富的平民百姓
江户时代的新人类
江户时代的婴儿潮
奢华与消费的『战争】
权力集团的对抗者
江户时代的新政局
将军家也没有余粮
围绕将军宝座的争夺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侍童
多收了三五斗米之后
……
庶民篇:京孤庶民的传媒
武家篇:江户武家的好尚
娱乐篇:声色场的明与暗
学术篇:求道与求财的兼顾
终篇:在众启蒙的曙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