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者都产生于一定的世界背景。终身教育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动荡不安、分化与趋同、发展与变革同时存在的复杂社会。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等都迅速地发生变化,终身教育理念就是在人们不想被社会所淘汰、努力适应变革速度的驱动力下产生的。战后的学校受教育人口剧增,成人教育开始发展,各种新的教育形式展露在世人面前,这些孕育了终身教育理念。全民教育产生在人口激增、环境破坏严重、贫穷加剧等社会问题爆发的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认识到,这些社会问题非常复杂,而且具有全球性特点,这就要求所采取的解决方案要考虑到这一点。教育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全民参加教育、全民素质提高却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然而,让所有人民都接受足够的初、中、高中等教育太困难,所以联合国倡导,先从基础教育开始,对全球人普及基础教育。此时,为了迎接社会巨变并且构建一个符合人类文明进步需要的新的教育模式的国际教育改革大幕也已经拉开。全纳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加,伴随着合作而来的还有各种矛盾。20世纪90年代,争取民主平等运动、维护人权尊严运动、反对种族隔离运动、争取民族平等运动、反对性别歧视运动、争取妇女权利运动、反对排斥残疾人运动、争取残疾人平等整合运动愈演愈烈,引起了教育界的倡导和呼应,全纳运动也就在这一时期全面提出。
2.三者均受到国际教育组织的倡导。3种国际教育思想的提出、发展与普及,都是与国际组织的倡导和努力分不开的,尤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要是通过召开国际大会的形式提出、倡导,努力推进各种思想理念的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很多大会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有6次。1949年,联合国在丹麦埃尔西诺举办的第一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在终身教育发展史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①1960年,联合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了第二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所提出的“成人教育应该是整个教育体制中的一部分”的主张,是终身教育思想的萌芽。这次会议是在思想和行动上确认终身教育的起点。①1965年,联合国又在巴黎召开了第二届国际教育促成会议,正式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探讨了终身教育的体系,这次会议标志着终身教育思想终于从成人教育思想中独立出来。1972年,联合国在日本召开了第三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终身教育的倡导达到了高潮,各国纷纷对终身教育进行系列研究,还出版了一些相关书籍。1985年,联合国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四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明确提出了“学习权”的概念和范围,从此以后,终身教育思想在全球广泛传播开来。1997年,联合国在德国汉堡召开第五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进一步推动了终身教育的开展,并把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列为全球性的事业来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成立专门的研究委员会和专门的行政机构——终身教育部,以此来宣传和深入展开终身教育工作。
全民教育的概念是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泰国召开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时提出的,初期的全民教育任务是扫除成人文盲、普及初等教育、消除教育上的男女差别,大会对于全民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1996年,国际全民咨询论坛中期会议在约旦安曼召开。会议重申了全民教育目标,确定了以后5年的全民教育战略重点,加快了全民教育的步伐,这次会议是全民教育运动加速发展的新起点。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塞内加尔召开的世界教育论坛上通过了《达喀尔纲领》,使得全民教育的目标更加具体化并且确定了全民教育计划时问表,为全民教育运动确立了新的指南。
全纳教育是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并号召全球开展全纳教育,拉开了全纳教育的序幕,国际组织大力宣传推动了其快速发展,从此,“全纳教育”一词成为当时国际上最流行的教育词汇。早在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在泰国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宣布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宣言》就指出:全民教育的目标就是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这次大会为全纳教育的提出搭建了舞台。进入21世纪,全纳教育仍然是国际教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而且仍然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