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让“经济”有灵魂:文化经济学思想之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362760
  • 作      者:
    张小军主编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我案头上摆着一本虽非正式出版,但印刷精美的书。书名《童年是一首歌》。作者李勇剑,是西安高新一中初中部二年级的学生。前不久,在朋友的引领下,勇剑跟随他父亲来京看我,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勇剑是个聪颖沉静的少年,不多话,但内心丰富。上面所说的那本书就是那次见面时,勇剑送给我的。我认真地读了这本书。读书的过程充满了感慨与欢乐。我从这本书里看到了一个少年的成长,看到了他的心灵从单纯走向丰盈。我读到了他的与我们这代人不一样的童年,当然也读到了他的童年生活中与我们这代人同样的感受。从最初的三言两语,到后来的千言万语;从最简单的日记,到极尽想象的诗歌、话剧、科幻武侠小说,文体逐渐多样,思想日益深刻,因此这本书可以当成研究少年语文教育与少年心灵成长的范本。我很喜欢他一年级的日记:“今天,我看见午休表上我得了两颗星,我很高兴。”“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能让老师更喜欢我。”“这两天刚放假,我很想出去玩,可是,天老是下雨。”这样的文字清纯简洁,怎么想就怎么写,素朴天真,毫无雕饰,这样的文字是一切雄文伟旨的基础。但就像人在成长一样,文字也须逐渐繁复。繁复的文字是表达丰富心灵的需要,但无论如何繁复,清纯与素朴是为文要旨,永远不能丢弃。勇剑小友后来所写的各类文字都保持了真心与真情,因此也就避免了假话与空话,避免了学生腔调。这是可喜的,也是应该永远坚持的。对少年写作,我一直持支持态度,但还是建议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前提下进行。因为从事文学写作,需要作者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即便是数、理、化,也不能说对文学创作毫无用处。另外,我希望热爱文学的少年朋友们,写作时还是要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起,要写真情实感,要学会观察细节,从观察中发现别人没发现的东西,然后用最准确的语言记录下来。更重要的是,要扩大生活面,要广泛阅读,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样才可能写出真正的文学作品。当然,想象力很重要,但无论多么丰富的想象力,也必须借助生活中的经验才能展开翅膀,即便是科幻武侠小说,也离不开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积累。总之,我很高兴地读了勇剑小友的书,祝愿他学习进步,茁壮成长,并希望他今后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展开
精彩书摘
  二、水权的文化资本权属
  山西历史上大量水利庙宇其主要特征是司民间水管理之职,通常由民间水利管理组织控制庙宇,并通过庙宇进行日常的水利管理。围绕水利庙宇,形成了一套水管理的祭祀和水权见证的权威体系。这类文化资本(习俗、知识、伦理、信仰、价值观念、传说等)进入产权而形成的文化产权比较复杂,它不像经济资本那样直观和容易界定。
  庙宇的权力和神的权威是分水的保证和见证。当地48村每年三月三在源神庙商议分配当年的用水,然后发放水牌,并举行开水仪式,意味着当年的灌溉开始。水牌就是水权,它的合法性用神庙权威和仪式来见证和界定。这种水权分配的做法正是一种文化产权,即是一种用文化权威来认定的水权。除了神威的水权见证,其中还包含了分水用水(如时问测算等)的知识产权以及公平等伦理产权。
  早期的民间用水之争和水权之分,并没有借助寺庙的神判权威,因此冲突频繁。明代开始了一个用水神圣化的阶段,形成比较专门的、涉及管理的水利庙宇。源神庙碑中也出现祭祀尧、舜、禹的记载。由源神庙碑文可知,民间水管理组织的出现至少是在明嘉靖年问,但是从嘉靖二十年(1541年)孔天英所撰《复西河水利记》碑的内容看,简单的水利管理在宋代文潞公分水散河的时候已经存在。“顾民不善疏,官不荒度,则水之用微矣”。于是“宋文潞公始作三渠,引水分灌”。才有百姓深享其利。《介休县志》(嘉庆十九年)卷二水利(附)也记载,早在嘉靖二十五年(1545年),就已经出现知县吴绍增为防止豪家侵夺水资源而“厘正前法”的干预行为。说明当时已经有“法”,或应该有执法的水管理组织。
  《新城南上堡水神庙记》(万历八年,1580年)中有如下描述。
  在没有法律或政府介入管理的民间社会,用神威来确立和保证用水权的合法性,造成了水利庙宇的管水功能。源神庙最早是佛寺,但考察明万历十六年以后的明清碑阴,碑阴落款中没有了僧人的痕迹,说明了民间水利组织对庙宇的控制。直到清代始有住持道士的名字,但明显只是住持而已。主要的落款人还是民间水利组织中人。
  除了神威的见证,文化水权还体现在一些民间传说的集体认同当中。如在山西许多地方,都流传有一个类似洪山的油锅分水的故事。
  原来洪山源神池的水没有统一的管理,常常因为抢水而打架。后来人们想了一个办法,用一口大油锅烧开,里面撒了十个铜钱,洪山村的五个人捞了七个铜钱,所以用水七成。五个被烫死的人厚葬在源神庙后的山顶上。
  上面的水权分配借用了一种民间契约的形式,这种民间契约不是形成法律条文,而是用一种集体认同的通常是自然天定的某种说法(此处为传说故事)来确定。可见,分水是一种文化安排,油锅分水的故事表达了水权分配的诸多产权原则:如非个人的集体性、天然公平的伦理以及竞争的分配等。
  价值产权和伦理产权也是文化产权的典型形式。人类学家对地权也有相关的研究。帕特夫妇在讨论中国大陆20世纪80年代的地权时,特别分析了田底权和田面权的区别依旧存在:田底权被生产队或集体占有,国家也拥有税收和收缴公粮等田底权;个人承包土地的田面权则沿用了子女可以继承的传统方式嘲。集体的所有权和个人的使用权共存。而后者是一种依靠子女继承的文化传统价值伦理来界定的产权。
  笔者曾经提出“文化地权或者伦理地权——靠共同的伦理和文化编码维持其存在和权威的地权”。价值和伦理在产权的界定和划定中是重要且基本的,虽然伦理和价值本身不等于产权,但是当它们以文化资本方式进入某“物”时(该物可能是实物,如水和土地,也可能是为界定产权而人为设定的,如“专利”等),该“物”就具有了文化产权的形式。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走向人类学的经济学
第一章 从经济人类学到人类学的经济学
第一节 理解“经济”
第二节 反思经济人类学
第三节  广义经济学
第二章   从生面到熟面:文化经济学的社会交换
第一节  从生面到熟面:社会交换的市场逻辑
第二节  库拉交换及其“关系”资产专用性
第三节  生面
第二部分 复合经济
第三章 咸与权:历史上自贡盐业的“复合市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什么是“市场”?
第二节  咸与权:自贡历史上的盐业市场
第三节  结论:“市场”的神话与市场的现实
第四章 复合产权:一个实质论和资本体系的视角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何为“产权”?
第二节  复合水权的历史个案
第三节  复合产权的两点讨论
第四节  结论:复合产权
第三部分 象征经济
第五章 象征地权与文化经济
第一节  象征地权:土地权的重新理解
第二节  地权分割与模糊产权
第三节  公田与国家象征地权
第四节  地权转移中的象征资本生产
第五节  公有观念与地权的创造和经营
第六节  结论:象征产权与中国社会
第六章 阳村土改中的阶级划分和象征资本
第一节  绪论:问题和理论
第二节  土地:从经济资本转变为象征资本
第三节  划分阶级的象征资本生产
第四节  革命运动:政治权力和象征资本的转换空间
第五节  乡民习性与象征资本的建构
第六节   结论:象征资本与中国社会
第四部分 能量经济
第七章 文化经济学视野中的“私有化”与“市场化”
第一节  自由市场与计划市场:初民社会的逻辑
第二节  广义科斯定理:产权与公平
第三节  产权改制:国家何在?
第四节  结论:文化动力学的视角
第八章 边缘、内卷、同化
第一节  秩序剥夺与边缘化
第二节  文化内卷化
第三节 同化:文化全球化
文化经济学研究的八个命题
告别人类“经济”迷失时代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