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冬宫博物馆巡礼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097071
  • 作      者:
    李惠编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涅瓦河畔的冬宫不仅是圣彼得堡的骄傲,也是俄罗斯的骄傲。冬宫是俄罗斯一段凝固的史诗,罗曼诺夫王朝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就沉积在冬宫的一砖一石之中;百年前俄罗斯国家政权的风云变幻,冬宫也是无言的见证人。冬宫建筑群营建时间逾越百年,倾注数代建筑名家的才情和心血,本身就是恢弘的艺术奇迹,更由于历史的机缘,万千艺术瑰宝在这里汇成蔚然大观,和建筑殿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在冬宫,你能读到的不止是罗曼诺夫王朝,也不止是俄罗斯,而是整个世界的吉光片羽。
展开
作者简介
    俄罗斯圣彼得堡巴普诺夫医科大学博士,在俄留学生活十年。
展开
内容介绍
  冬宫即埃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俄罗斯涅瓦河畔的一颗明珠,也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世界著名博物馆之旅系列:冬宫博物馆巡礼》以五条精心设定的导览路线为主线,引领读者领略冬宫博物馆的迷人风采。宫殿建筑群的营建历史和艺术价值、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数百年的荣辱兴衰、博物馆各种精美工艺品以及藏品背后曲折动人的故事、馆内陈列的欧洲美术史上诸多第一流油画和雕塑以及创造它们的历代艺术巨匠,《世界著名博物馆之旅系列:冬宫博物馆巡礼》皆流畅有序、娓娓道来。《世界著名博物馆之旅系列:冬宫博物馆巡礼》文笔简练、配图精美,对提高读者的人文、艺术修养甚有裨益。
展开
精彩书摘
  在近两年的出访中,彼得在欧洲将自己变身为地位低下的平民,以便更好地和技师、木匠学本领、拉关系。同时,彼得也结识了很多上层阶级,在他看来,法国的语言、服装还有宫廷礼仪是最值得俄罗斯学习的,还有那些建筑,彼得也拜访了很多的建筑设计师,交流经验,汲取新事。在他充满好奇的头脑里埋下了无数细微的种子。
  回到俄罗斯,彼得开始了“大换血”。对于俄罗斯人来说,丢掉祖宗的规矩是比剥夺生命更加残酷的事。彼得开始采用强制手段实施新政,激起民众的愤慨。还是那句话,“要做大事,这些都是必要的牺牲。”从此,俄罗斯人开始过欧洲人的新年,把1月1日定为一年的开始(在传统里,俄罗斯人认为9月1日是上帝缔造世界的时间,那才是新年的开始)。穿德国人或者法国人的服装,(传统的俄罗斯人是穿一件从脖子到脚踝的一个大袍子,冬天再在外面加穿几件大袍子或者是皮毛大衣。在彼得看来,那对于劳作是非常不便的)。男人将胡须剪掉(俄罗斯男人的胡须是男性形象的象征,并且那些圣徒都是留有胡子的,这是上帝恩赐的装饰品。在彼得看来,这种说法就是愚昧、无知、迷信的)。彼得倔强地将俄罗斯从黑暗的过去,带入到他从西方寻找到的光明中。建造圣彼得堡
  不仅如此,在与瑞典人的作战中,彼得夺取了一块军事要地,就是今天的圣彼得堡。这个占据波罗的海芬兰湾70%面积的出海口,是俄罗斯进入西方最快的要道。彼得为此坚持了21年,获得北方战争的胜利。
  就在1703年建城之时,这是一片荒芜的沼泽。短短几十年,将沼泽变成石城,是沙皇彼得的意志和心愿。在他看来,建一座新城,是彻底将俄罗斯拯救出来的唯一方法,这座城一定要有荷兰阿姆斯特丹那种水路交织的美景,要有法国巴黎笔直宽阔的道路和两旁大气优雅的建筑。而在沼泽地上建城都有着最大的困难:洪水、地基、自然条件以及其他各种扑面而来的问题。彼得自有自己的办法,为了远离莫斯科,那个在彼得心目中历代沙皇居住的地方,充斥着阴谋、落后、迷信的氛围,让他难以忍受的大陆性气候,还有那个让他厌恶的狂妄自大的索菲亚公主,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石料的到来,欧洲设计师的到来,大批劳工的到来,为了这座新城,付出的又岂止是汗水。这座被人称为血的巴比伦的城市在暴力、智慧、血汗中孕育生长。
  1712年,彼得大帝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远离莫斯科,将首都迁至圣彼得堡。之后,这座新城开始繁荣,货船的停泊,带来了欧洲新的物资,各国大使的到来,为俄罗斯的外交打开新的局面,贵族纷纷开始过上欧洲人的生活,旧俄罗斯一切的陋习在圣彼得堡日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新一代的俄罗斯人,具有某些欧洲气息的俄罗斯人。
  这位扭转俄罗斯历史的沙皇,成就俄罗斯帝国的沙皇,在繁重的国事中逐渐衰老,最后积劳成疾,病逝。人们在抱怨他暴力专制、不顾民生的同时,也在赞叹他留下的丰功伟绩。三易其名
  今天的圣彼得堡,已经经历过沙皇的统治,接受过红色苏维埃的洗礼,穿越过苏联解体的动荡,城市的名字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三易其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罗斯反德情绪高涨,“圣彼得堡”的城市命名充满着日耳曼语的色彩,“堡”是德语中“城市的意思”。于是为了和德国划清界限,“圣彼得堡”更名为“彼得格勒”,寓意“彼得的城市”,“格勒”在俄语中是“城市”的意思,这样整个城市由内而外成为了完完全全的沙俄的城市。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彼得格勒笼罩在红色政权下,经历着历史的变革。1924年,列宁去世,为了纪念这位伟人,将“彼得格勒”更名为“列宁格勒”,取意“列宁的城市”。从此伟人列宁和他战斗过的土地再也不分开了。
  列宁格勒从开始到结束是苏维埃时期的见证。1991年,苏联解体,经过全城人投票,超过半数人决定,将城市的名字恢复最早的叫法,就像要忘掉这座城市经历的种种兴衰和伤痛,回到当年的繁荣过往一样。“圣彼得堡”再次被人们叫响。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圣彼得堡的形成
彼得大帝
冬宫的形成

第二章 昔日皇家宫邸
昔日皇家官邸部分
油画雕塑艺术品部分

第三章 小、大(老)埃尔米塔什
小埃尔米塔什
大(老)埃尔米塔什

第四章 新埃尔米塔什
拉斐尔厅
伦勃朗画作
大、小意大利厅和西班牙厅
施耐德厅
鲁本斯厅

第五章 三楼油画
巴比松画派
印象派
后印象派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