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族文化产业论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40261
  • 作      者:
    陈庆德,郑宇,潘春梅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庆德,男,1953年12月生,云南昆明人,无党派人士。曾师从彭泽益先生。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为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硕士导师,1995年破格评聘为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七届、第八届专家组评审专家,云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在《哲学研究》、《民族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社会学研究》等公开发表论著三百五十余万字;主要代表作《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人类学视野中的多民族经济共生形态》、《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民族经济学》等。
  
  郑字,男,1979年5月生,四川荥经人。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人类学与边疆民族问题。已出版专著《仪式类型与社会边界》、《箐口村哈尼族社会生活中的仪式与交换》等,先后在《民族研究》、《社会学研究》等发表论文近四十篇,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三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民族经济研究丛书:民族文化产业论纲》以文化产业经济的基点与内涵为起点,在对文化与文化产品重新审视的基础上,指出文化在总体性上是一个社会的规范性框架或制度环境,表现为一种共享系统的存在和功能,进而分析了文化产品商品化的社会基础,并且阐释了该研究领域的重心与范围。在文化产品的性质分析中,论述了文化产品的精神性本质、转换的条件以及文化产品中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张力等问题。在文化产品的类型分析,从基本理论上阐释了文化产品的分类性质与范式,并且对文化产品的产权关系分类和文化产品供给中的类别表达作了初步的梳理。文化产品与消费突出了民族学人类学基本理论的运用,对日常消费中的文化意义、文化产品与消费时尚、文化产品消费的历史转换等问题作了有新意的解说。价值与文化产品的价值分析一章,在梳理经济学价值理论源流的基础上,指出经济学是在经济的社会关联性中才得以展开和形成的,以价值的社会性建构对经济学价值理论中的“价值悖论”作了独到的阐释。在文化产品生产选择策略的研究中,解说了文化产品生产中的高雅与通俗,并对文化产品生产的社会约束和经济约束分别作了初步的分析。文化产业与市场体系的研究,在从基本理论上对市场体系的构建及其生存基础作出解说的基
展开
精彩书摘
  《民族经济研究丛书:民族文化产业论纲》:
  这样,物的自然性成为了“对自己本身和对人的一种对象性的、属人的关系”;“而自然界失去了自己的赤裸裸的有用性,因为效用成了属人的效用”。①这样,人的生产或经济活动,就是这种自然性与社会性相互交渗和统一的、而非对立割裂的辩证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人的生产这种作为历史性的生产归结为“一定生活方式”的再生产,从而超越了仅从人的肉体或生物性需要来考察生产的狭隘性,立于这一新的视角基点,“整个生产系统就是一个充满了文化意图的领域”②。也就是说,所谓自然,并非一种完全脱离于人的独立客体,而是由人的存在赋予了一定意义的、用精神的线予以贯穿起来的一种社会存在。这种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决定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③。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真正构成生产要素的,是物品的一套用途而非物品本身。物品可以轻而易举地被取代,物品的使用方式却是极其复杂的文化积成物。马克思曾说:“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④生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消费的对象,也创造了特定的消费方式;生产不仅用物质来满足需求,也用需求来满足物质。这样,由生产所提供的物的选择与使用或消费,是生产在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上的合力产物。用马克思的话说:“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⑤
  人类的经济过程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既是实在的,又是意象的。物质要素不失其客观实在性,但同时被赋予了某种文化上的象征价值;文化范畴和关系不失其象征性,同样也被赋予了物质性。对于把这种自然性和社会性割裂开来的人来说,他们刚刚想拙劣地判定是物的东西,会突然表现为社会关系,他们刚刚确定为社会关系的东西,却又表现为物来嘲弄他们,从而陷于不断的错觉中。这意味着对物的自然属性的使用,是由社会的价值体系所赋予的。
  可见,我们眼中的“自然物”,实际上是由各种不同的“人为”的文化逻辑所建构的。我们社会中对不同物质要素的运用、或特定的使用价值的实现,是与不同文化系统的方式相互连结的。在资产阶级所主导的这样一个纯经济的、可测度的、明确化的和宗教淡化、神圣性消失的现代社会中,当所有东西都被转化为商品形式的时候,某种物神的精神性因素,又悄悄地通过商品回来了。这便是马克思所揭示的商品拜物教。
  这一分析指出,尽管商品并不是精神性的,因为它不是一种思想;但商品并不是纯物质的对象,商品中含有观念性的东西。既然商品并不完全是物质性的,商品的使用就必然与某种精神状态关联。在主体方面,食欲和性欲就不完全属于肉体,它还有精神的因素;这也决定了在客体方面的商品,并不是完全以其物质性来使人满足的。正如盖尔·卢宾(Gayle. Rubin)所说,人的食物需要,“几乎从来不是在任何‘自然’形态中被满足的。饥饿就是饥饿,但什么算食物则由文化所决定和获取。……性就是性,但什么算性则同样由文化所决定和获取”①。当人们买进商品的时候,他们不仅仅是“使用”对象,同时也买进了一种观念,并对这种观念进行了独特的处理。这种二重的关联,展现在更为广阔的历史范围中。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民族文化产业基本理论的基点与内涵
一、文化与文化产品
二、文化产品商品化的社会基础
三、民族文化产业基本理论的重心与范围

第二章 文化产品的性质
一、文化产品的精神性本质
二、文化产品转换的条件
三、文化产品中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张力

第三章 文化产品的类型
一、文化产品的分类性质与范式
二、文化产品的产权关系分类
三、文化产品供给中的类别表达

第四章 文化产品与消费
一、日常消费中的文化意义
二、文化产品与消费时尚
三、文化产品消费的历史转换

第五章 价值与文化产品的价值分析
一、经济的社会性关联与价值悖论的展现
二、价值本质的探析
三、文化产品的价值判定与形式表达

第六章 民族文化产品生产的选择策略
一、民族文化产品生产中的高雅与通俗
二、民族文化产品生产的社会约束
三、民族文化产品生产的经济约束

第七章 民族文化产业与市场体系
一、市场体系的构建及其生存基础
二、市场主体与运行结构
三、文化产品的市场进入

第八章 文化产业的生产特征与组织多样性
一、文化产业生产过程的裂化与特征
二、文化产业生产方式的多样化表达
三、文化产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内在基础

第九章 民族文化产业的风险性与目标结构的多元化
一、民族文化产业风险性的多层面表达
二、民族文化产业目标结构的多元化
三、民族文化产业的社会关联与价值判断

第十章 民族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宏观体系
一、社会经济总体性中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
二、国民经济水平的衡量指标体系
三、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性基础

第十一章 乡村文化产业的社会基础与发展
一、乡村文化产业的社会基础
二、乡村文化产业的开发途径
三、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

第十二章 民族文化产业中的广告分析
一、广告的实质及其与社会结构的关联
二、现代社会中的广告转型与特性分析
三、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广告运用

第十三章 民族文化资本化的实质与意义
一、人类学与经济学的中心论题及话语差异
二、民族文化资本化的社会涵义
三、民族文化资本化论题的一般理论意义

第十四章 民族文化产业中的主体构建
一、主体类型及其结构性差异
二、民族文化产品与主体的演化
三、主体权益与文化保护

第十五章 文化安全的内涵及其社会性表达
一、文化安全的内涵及其历史性基础
二、文化安全的社会性表达
三、文化认同与文化贸易

第十六章 文化生产的双重控制
一、文化生产的社会控制
二、文化生产的资本控制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