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65012
  • 作      者:
    张晓明,惠鸣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晓明,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研究员。《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先进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主持人;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文化发展纲要》起草小组专家组成员;国家法改委和世界银行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市法改委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哲学、经济伦理学、文化哲学、文化产业理论。发表论文专著若干。代表作有:《伟大的共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研究》、《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加入WTO队中国文化产业又什么影响》、《关于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的几点看法》等。
  
  惠鸣,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特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文化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文化产业、文化政策、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文化哲学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执行主持人。曾参加“先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国家动漫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等项目研究。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6—2014)、《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2009)总课题组成员。出版专著《文化强国:理念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主编、参与编写教材及专著数部。文化蓝皮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执行主编。
展开
内容介绍
  《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点分析了文化市场的交易对象(产品和服务)、交易主体(生产者和消费者)、交易中介(各种专业化机构)以及交易环境四个基本环节,探讨了文化市场与一般市场相区别的特殊属性,希望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个文化市场的分析框架,并用这个分析框架来解答目前我国文化市场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文化市场深化改革的路径选择。
展开
精彩书摘
  《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全球化。第四媒体受众全球化。出版及广电媒体的传播范围常受限于民族国家,不同国家之间的媒体间很少相通和开展竞争,网络媒体的传播则不受地域限制,受众遍及全世界。第四媒体这种受众全球化的特征,将全球带入了所谓“综合国力竞争”的新时代,全球化有利于地方性媒体参与全球公平竞争,但是也在市场竞争中使得一些国家和地方的媒体退出了历史舞台。国外有研究认为,网络推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对民族国家和地方的文化多样性构成了威胁,因此出现了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矛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4年发布了《创意经济报告(2013)(特刊)》,特别提出要“拓展本土发展路径”,显示出国际社会对全球化与文化发展的高度关注。
  专业化。第四媒体整体传播模式趋向专业化。专业化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大众化而言的。传统媒体数量十分有限,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受众只能在有限的媒体设定的有限菜单范围内作有限的选择,因此必然是大众化的。第四媒体网站数目众多,内容丰富且分工精细,网民选择范围极为宽泛。除极少数网站人流如潮外,网民们更多时间停留在志趣相投但访者不多的各类个性化网站上。众多网站分流了人群,在整体上形成专业化传播。专业化的媒体网站通过联合或被极少数大型综合性网站收购而成为其组件来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多媒体化。第四媒体传播手段多媒体化。多媒体化是指第四媒体能集报纸、广播、电视三者之长于一体,实现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报道手段的有机结合。报道同一新闻事件,报纸用文字、图片,广播用声音,电视主要用图像,而第四媒体三者皆用。多媒体化融合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报道手段,使受众在网上同时拥有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的诸般乐趣。
  实时性。实时性是指第四媒体可以随时发布新闻。第四媒体的新闻来源广泛,网民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第四媒体制作、发布新闻简便,同样可以现场直播。因此,第四媒体的时效性胜过传统媒体,尤其以报道突发性事件见长。北约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和台湾地区发生大地震,都是第四媒体率先向我国大陆播报。实时性使第四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首选媒体。
  交互性。交互性是指第四媒体能实现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传统媒体虽然通过问卷调查和读者来信来电等方式与受众沟通,但本质上是新闻机构对受众的单向传播。第四媒体通过开设电子论坛(BBS)、公布记者电子邮件和在每篇报道之后设置评论区等手段,给公众提供一个交换批评和评论的场所,使网民能够直接参与新闻报道。这不仅做到了媒体与网民之间的沟通,还实现了受众对受众的传播。交互性使第四媒体真正成为大众共同发言的媒体。
  广容性。广容性是指第四媒体发布信息的容量不受限制。就传统媒体而言,报纸苦于版面有限,广播、电视限于时段固定,不得不对许多材料忍痛割爱。第四媒体则一改传统媒体线性述事的方式,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将无限丰富的材料立体式地发布。受众点击感兴趣的链接,就可看到相关条目的详细内容。事实上,在第四媒体众多网站的激烈竞争中,不少网站常常因资料齐全而取胜。
  易检性。易检性是指第四媒体具有过刊查询和资料检索功能。广播、电视错过时间,通常就很难再听到、看到同一内容;想查看报纸以前的报道,也不是很容易的事。第四媒体突破了这种时间限制,网民在网上可以随时按日期查看一家第四媒体的过刊,也可以很方便地输入关键词进行资料检索。
  互联网的上述特点导致其成为“传媒汇流”的主导者。
  ……
展开
目录
前言 从打造文化市场主体到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第一章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一般属性
二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特殊属性
三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特点
四 当前我国文化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五 充分认识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复杂性

第二章 现代文化市场发展的历史演变
一 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发展阶段,以非市场的脱离大众的精英文化为标志,主要特点是“供养制”
二 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发展阶段,属于文化市场的初级阶段,主要特点是分工和专业化
三 以服务业为基础的发展阶段,属于文化市场的全面扩张期,主要特点是进入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阶段
四 以知识性服务业为基础的发展阶段,属于文化市场的成熟和转型期,主要特点是进入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
五 以艺术和文化知识服务业为基础的发展阶段,走向“后文化市场”,主要特点是寻找全球本土化路径

第三章 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全球化背景
一 新一轮全球化的三个理解:词义、性质与特点
二 走向全球化之路:媒体发展的四个阶段
三 新一轮全球化的产业格局:传媒汇流
四 新一轮全球化的体制创新:放松管制

第四章 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
一 我国文化产业兴起是改革开放的必然
二 我国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是市场不断开放的结果
三 展望今后5~10年的市场机遇,中国文化产业正在进入重大的发展机遇期
四 以体制机制创新确立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五章 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一 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的提出
二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依据
四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一场发展与改革交织的深刻实践

第六章 我国文化市场的兴起与双轨制的形成(1979~1991)
一 商业广告的出现:我国文化市场的破晓记
二 双轨制:文化领域多方探索的市场化之路
三 从压制到规范:文化市场艰难的建构过程

第七章 我国文化市场的逐步开放与壮大阶段(1992~2002)
一 从十四大到十六大: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明确与文化市场建设观念的突破
二 开放市场准入:建设文化市场体系的根本性举措
三 开放市场定价机制:为分散化资源配置开辟道路
四 互联网的冲击:新业态和新产业推动文化市场加速开放
五 集团化改革:以行政化整合构建市场主体
六 文化经济政策的新转向
七 市场监管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第八章 我国文化市场的整体建构阶段(2003~2014)
一 新文化发展观: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思想基础
二 全面改革文化体制试点:目标、任务与关键环节
三 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部署:统一市场体系下的“双轮驱动”战略
四 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描述:文化市场主体是如何构建的
五 从打造市场主体到建设市场环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六 政府职能转变与文化市场宏观管理体制的优化
七 文化产业的“政策红利”:一个值得讨论的市场建构基础性命题
八 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发展
结语:对全面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目标的展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